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互穿聚合物网络(IPN)3个方面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改性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核壳乳液聚合法,并对水性丙烯酸酯涂料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及涂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游波  钱峰 《涂料技术》2000,(4):24-29
本文论述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和涂料的制备方法,对不同单体组合体系合成的乳液和涂料性能进行了对比,还研究了有机硅功能单体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BA为壳,MMA为核,MAA、HEMA和有机硅氧烷为官能性单体,合成了内硬外软的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官能性单体、核-壳单体结构、乳化剂、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陈桐  张雪 《贵州化工》2008,33(2):31-33
介绍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改性法,并对硅丙乳液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几种实施方法、结构特点及技术现状。论述了硅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并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未来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涂料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通过实验确定合成工艺参数,制得性能优异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用其配制的涂料耐沾污性好,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异辛酯为壳,MMA为核,MAA、K-12和有机硅偶联剂为官能性单体,合成了内硬外软的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官能性单体、核-壳单体结构、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乳液聚合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异辛酯为壳,MMA为核,MMA和有机硅偶联剂(A-151)为官能性单体,合成了内硬外软的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官能性单体、核-壳单体结构、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酯接枝共聚改性聚氨酯乳液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采用原位接枝聚合制备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用电子显微镜测定了乳液粒子的大小和形态。DSC和TG谱图特征,以及耐水性和耐溶剂性研究证实丙烯酸酯在聚氨酯链上接枝共聚。改性聚氨酯乳液的热稳定性、耐水性和耐溶剂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珺鹏  牛松  赵振河 《粘接》2010,31(3):46-50
摘要:采用乳液聚合方式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类涂料印花粘合剂,讨论各种因素对乳液聚合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粘合剂具有良好的性能,整理后的织物摩擦牢度、皂洗牢度、手感等各项指标优良。  相似文献   

12.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耐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等为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高有机硅含量的有机硅/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构,利用热重分析测试了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结果表明,丙烯酸酯聚合物上成功地引入了有机硅链节,且耐热性能得到很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成核单体,丙烯酸丁酯(MAA)、甲基丙烯酸甲酯(BA)、丙烯酸(A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成壳单体的核壳结构乳液。采用马尔文纳米粒度仪等研究了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与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之间的关系,粒径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液粒径与温度的关系,通过透射电镜对乳液微粒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乳液的粒径随着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乳液粒径在30~60℃时较为稳定,当引发剂过硫酸铵质量分数为0.55%,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分数为2%时,制得的乳液粒径在120 nm左右,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薛瑜军  许峰  肖燕平 《有机硅材料》2005,19(3):24-26,54
将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有机硅单体在13~19℃下乳化、水解、缩聚,得到有机硅低聚物;然后,与丙烯酸、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乙酯等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成乳胶膜的玻璃化温度为5~15℃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将其涂覆在玻璃纤维套管上,套管的耐电压性、耐高低温性能与涂覆丙烯酸酯乳液的玻璃纤维套管相比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TiO2/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TiO2)粒子表面进行预处理,使其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并在其表面接枝上可反应的有机官能团。通过改性纳米TiO2表面上的原位聚合反应,制备了纳米TiO2/硅丙复合乳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乳液中存在两种结构的乳胶粒子:一种是以聚丙烯酸酯为核、有机硅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硅丙乳胶粒子;另一种是以纳米TiO2为核、有机聚合物为壳的纳米TiO2/聚合物复合结构乳胶粒子。乳胶粒子的结构形态可由乳化剂的用量控制。该复合乳液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在较短时间内对细菌的杀灭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常用的改性方法,论述了乳胶液的稳定性、结构、性能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交联单体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乳化剂(OP-10)为阴/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采用核/壳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然后在壳层聚合时寸加入HEMA,并用乙烯基有机硅进行改性,制得硅丙乳液。结果表明:当m(SDS):m(OP-10)=3:2、w(复合乳化剂)=3.4%、w(引发剂)=0.82%、w(HEMA)=3.5%、聚合温度为80℃以及聚合中期加入6.8%乙烯基硅油至壳单体中时,硅丙乳液及其胶膜的稳定性、耐水性和力学性能俱佳。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秀凤  方阅明 《上海涂料》2001,39(3):9-12,21
本文以多阶段种子乳液法合成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讨论了有机硅的加料方式、用量对乳液及漆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功能单体、催化剂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采用预乳液连续滴加单体的聚合工艺,制成了一种具有较好持粘力、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探讨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单体组成等因素对聚合反应及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歧化松香对丙烯酸异辛酯、醋酸乙烯酯等单体的共聚乳液体系进行改性,制备核壳共聚乳液。首先考察了乳化剂的用量及其配比、单体的加料速度等对预乳液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引发剂以及歧化松香对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SDS/OP-10)的用量3%-4%;SDS/OP-10的质量比为1:3;引发剂的用量0.4%;歧化松香用量为6%时,获得了综合性能优良的标签用压敏胶,尤其是初粘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