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ROF在无线宽带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建国  徐力  郭华志  何良 《光通信研究》2007,33(1):15-17,36
文章从光载无线通信(ROF)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ROF在未来无线宽带移动通信中的多种应用方式,包括ROF技术在多体制无线接入重载中的应用以及ROF在无线移动网络中实现基站与光网络节点设备的互联等.总结了ROF的技术优势,提出了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力光载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载无线技术结合光纤通信和无线移动通信的技术优势,可以较好地解决带宽、灵活性和电磁干扰问题.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展开,对通信带宽、稳定性和接入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基于电力EPON的光载无线宽带接入技术,重点是系统上下行传输协议.用现有的电力EPON网络汇聚无线节点,结合光和无线两者的优势,为终端用户提供空中接口服务,可以在满足电力通信需求的同时减少成本.通过现场实际应用测试证明了该技术的性能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混合光无线宽带接入网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无线接入”是近年来才被广泛重视的研究问题,将光和无线两者结合的优势就是光无线接人最大的特点,即实现宽带灵活的信息接入。凡是以实现光和无线通信无缝对接为目标的技术都可以被纳入这一范畴。这包括混合光无线接入,自由空间光通信,光载无线等众多范围。混合光无线接入产生了混合光无线宽带接入网,本文对混合光无线宽带接入网的结构及光载无线技术在混合光无线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超宽带光载无线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超宽带光载无线(RoF)系统是未来低成本、高性能超宽带无线接入网络的重要解决方案,前人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文章设计了基于全光矢量调制技术的光载无线(RoF)系统,使信号的频谱效率进一步提高;基于毫米波相移键控调制的全双工光载无线系统,可以大大简化基站的结构和光纤的铺设;多业务混合传送的光载无线系统,可以同时承载有线和多个无线信号的业务。文章还展示了一种基于RoF的高清视频传输平台。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动态可重构的智能光载无线网络可以融合光纤和无线接入系统,通过引入新的网络架构、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系统链路以及关键器件等系列新技术,满足通信网对高效、宽带以及灵活等特性的需求。基于动态可重构的智能光载无线技术,文章在网络层提出适合智能光载无线技术的网络架构;在MAC层提出使光载无线MAC层的性能得到提升、保障联合资源的动态可管控的专用设计;在系统层提出在光域对射频信号进行处理、传输与控制的相关技术。文章还在器件方面提出利用特殊结构改善滤波、天线等性能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种适合高速铁路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架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是需要覆盖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的新热点场景,这使得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成为研究重点。根据高速铁路的特定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载无线通信技术的新型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架构,阐述了相对应的媒体接入控制方案,并对其移动性管理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王侯军  闫连山  叶佳  潘炜  邹喜华  罗斌  李沛轩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4):422001-0422001(5)
鉴于长距离隧道内复杂的无线传输环境,传统通信技术不能满足旅客高质量的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光载无线(RoF)分布式隧道通信系统。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不同业务在光域的物理隔离,协同分布式天线技术,在隧道内部提供高频无线接入,提升系统带宽的同时解决了隧道内部信号急剧衰减的问题。通过实验搭建了全双工的光载无线试验平台,实现了用光学的方法产生和传输载频为24 GHz的16/64QAM矢量信号,并且通过测量上下行链路的EVM值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首先提出一种基于RoF(光载无线)技术在高铁车厢内实施分布式宽带无线接入的方案,该方案具有低发射功率、分布式微小区覆盖和多接入点等特点;随后,利用FDTD(有限差分时域)算法软件建立了一套高铁车厢电磁环境分析模型,对宽带接入环境下车厢内的电磁辐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RoF分布式方案和传统无线接入系统发现,RoF无线接入系统能够在产生更小功耗的同时降低车厢内耦合电场强度4~6dB,从而有效降低了对车载设备的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移动通信需求的持续增长,“绿色通信”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文章提出一种使用谐波生成毫米波的技术,同时结合ROF(光载无线)技术实现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系统,该系统使用毫米波微微蜂窝接入网技术为室内移动终端提供接入服务.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上述系统进行了能量效率分析,通过与WLAN(无线局域网)接入方式的能量效率分析对...  相似文献   

10.
三网融合对物理层网络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线接入的固有优势是可以实现超大容量接入,无线接入的突出特点是便捷,为了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有线与无线需要有机融合.对无线接入,要实现大容量必须提高无线载频的频率;对有线接入,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传统的城域网与接入网合为一体,所以,未来的三网融合网络的物理网络架构必须具备长距离、广覆盖的特性.针对上述需求,本文提出了新型的面向三网融合的光载射频接入系统架构,阐述了光载射频接入系统的关键技术点和创新点.该方案实现电视、电话、宽带等信号在有线电视网络中一线传输,满足用户对海量电视、语音、数据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微波光子学注重微波与光子在概念、器件和系统的结合,典型研究包括微波信号的光产生、处理和转换,微波信号在光链路中的分配和传输等。其研究成果促进了新技术的出现,如光载无线(RoF)通信、有线电视(CATV)的副载波复用和光纤传输、相控阵雷达的光控波束形成网络以及微波频域的测量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在高频的微波光子学研究的领域中,光载无线(RoF)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热点。近年来,支撑RoF技术的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关键技术有毫米波副载波光学产生技术和接收技术,其中包括外调制器方法、射频上转换法、光学外差法、毫米波调制光脉冲发生器等等。这些技术的突破将促进RoF技术市场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吴冰冰 《通信技术》2012,(10):50-51,54
光纤承载射频(ROF,Radio over Fiber)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它能有效的将光和微波技术结合在一起,具有大容量、低成本、易安装等优点。在移动通信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得到更丰富的传输带宽、无缝的覆盖范围和低功耗的传输效能。如果将ROF技术与现有网络技术融合起来,可以达到共享昂贵器件、集中控制、降低成本、动态分配网络容量的目的,也可以使移动通信的成本更低,集成化更高。主要介绍ROF技术的特点、ROF的关键技术、着重介绍ROF技术在网络融合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光通信与无线通信的融合是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即将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物理层核心技术。OFDM光载无线(0FDM—RoF)接合了无线通信和光通信的优点,具有高速率、高容量、高频谱利用率的优势。OFDM—RoF系统有光纤色散、光纤非线性、调制非线性等问题,可以利用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降低算法降低光纤非线性、调制非线性;利用循环前缀、信道估计消除色散影响;利用数字相位共轭、偏载波填充、非线性预补偿、降低序列相关性降低光纤非线性。  相似文献   

15.
光载射频(ROF)通信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智能交通控制、室内信号的覆盖等众多领域。毫米波生成技术作为ROF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于外部调制技术、光外差技术和上变频技术的新方案不断地涌现。从ROF的原理着手,研究了整个系统中毫米波生成的几种常见方法,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简单介绍了ROF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光载波抑制一差分相移键控(OCS-DPSK)调制格式,可以实现光载无线(RoF)系统的3个关键功能:分发下行RoF信号、产生远端本振信号和上行数据的重调制,从而实现成本最优的RoF接入网络。文章作者实验演示了基于单个单臂马赫-曾德调制器产生OCS-DPSK控调制格式的全双工RoF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17.
WRAN无线区域网络(Wireless Regional Area Networks)是基于认知无线电的一种新型无线传输技术,介绍了WRAN中用来保证广播电视等授权的正常使用的保护机制,同时探讨了WRAN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光载无线通信(RoF)系统的传输限制因素,文章提出并实验证明两种传输距离长性能高的RoF系统。一种是采用抑制奇数边带的基于外部调制的40GHz的RoF系统;另一种是采用载波抑制(OCS)的外部调制的40GHz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RoF系统。理论与实验证明这两个系统不仅抗色散能力强,而且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19.
将光通信技术的成本低、带宽大、损耗小、抗电磁干扰的优势和无线毫米波通信系统结合起来而产生的毫米波光载无线(MM—RoF)系统,具有带宽大、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损耗小、抗电磁干扰及传输质量高等优点。MM—RoF可解决传统微波传输系统在毫米波段存在的损耗大、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同时可克服毫米波电子器件的电子“瓶颈”问题,非常有发展潜力。多格式多业务的MM—RoF技术将是MM—RoF系统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