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TD-SCDMA演进与多载波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TD-SCDMA系统的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更好地支持高速数据业务及大规模组网能力,TD-SCDMA开始向多载波方向进行增强和演进.本文首先介绍了TD-SCDMA未来演进和发展趋势,提出了TD-SCDMA演进的四阶段;然后重点讨论了多载波TD-SCDMA技术特征,分别对不引入HSDPA的多载波TD-SCDMA和引入HSDPA的多载波TD-SCDMA进行了介绍,并对多载波TD-SCDMA系统的容量和性能进行了评估;最后总结了多载波TD-SCDMA技术的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2.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共享方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现有通信系统的信号源、分布系统及空间传输损耗的讨论,本文分析了TD-SCDMA与现有室内分布系统共享的可能性.根据2G室内分布系统的现状和TD-SCDMA技术特点,提出了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末端合路的建设方案,实现TD-SCDMA系统与现有的2G/3G室内分布系统的共享.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TD-SCDMA系统的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更好地支持高速数据业务及大规模组网能力, TD-SCDMA开始向多载波方向进行增强和演进。本文首先介绍了TD-SCDMA未来演进和发展趋势,提出了TD-SCDMA演进的四阶段;然后重点讨论了多载波TD-SCDMA技术特征,分别对不引入HSDPA的多载波TD-SCDMA和引入HSDPA的多载波TD-SCDMA进行了介绍,并对多载波TD-SCDMA系统的容量和性能进行了评估;最后总结了多载波TD-SCDMA技术的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4.
针对TD-SCDMA系统中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技术,对物理层模型、上下行信令流程、关键技术以及UE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及演进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部署TD-SCDMA网络的重要内容-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展开了讨论,对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的不同技术方案和对抗干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这些分析结果,为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杨涌  谢显中 《通信技术》2007,40(8):59-61
讨论了PHS网络存在的特点及现状,详细分析和阐述了TD-S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并对PHS向TD-SCDMA的演进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分析了在演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扰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3G标准TD-SCDMA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系统介绍了3G标准TD-SCDMA,详细地阐述了TD-SCDMA的主要技术,全面分析了TD-SCDMA系统的技术、成本和质量优势,提出了中国发展TD-SCDMA的战略,并且综述了TD-SCDMA在中国的发展,指出TD-SCDMA在中国必将有大作为.  相似文献   

8.
引言:本文首先对TD-SCDMA系统的发展、关键技术及网络优势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对TD-SCDMA系统中用户设备UE主要无线测试参数信息进行了详细描述及定义,并分析了各测试参数。1.TD-SCDMA系统介绍TD-SCDMA是由我国大唐公司提交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2000年5月5日,TD-SCDMA在土耳其召开的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联全会上被正式确定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后,又被广大的设备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厂商所接受,它使TD-SCDMA技术的正式使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戴凌龙 《电信科学》2007,23(3):27-31
省电技术是移动终端设计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的研究多数是针对待机模式下的省电技术.本文结合TD-SCDMA系统及终端的技术特点,深入研究并实现了TD-SCDMA多媒体终端在工作模式下的省电关键技术,这对于推动TD-SCDMA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技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有通信系统的信号源、分布系统及空间传输损耗的讨论,本文分析了TD-SCDMA与现有室内分布系统共享时存在的功率匹配问题。结合2G室内分布系统的现状和TD-SCDMA技术特点,分析了微型、小型、中型和大型4种典型2G分布系统的TD-SCDMA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李定志  李贵勇 《通信技术》2007,40(8):49-50,71
文章阐述了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HSUPA的特点,并结合TD-SCDMA系统,分析了HSUPA技术应用于TD-SCDMA网络的性能,以及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文章还介绍了HSUPA能够承载的多媒体业务,展望了TD-SCDMA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TD-SCDMA系统特点分析及发展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睿  郭刚 《信息技术》2006,30(10):171-174
TD—SCDMA是我国提出的3G技术标准,同时也是被ITU所确定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简要介绍了TD—SCDMA系统所应用的联合检测、智能天线、动态信道分配、上行同步技术及接力切换等关键物理层技术。着重阐述了对于标准演进后的增强型技术HSDPA,HSUPA的技术特点及进展,并对TD—SCDMA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对未来TD—SCDMA产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张航 《现代电子技术》2008,31(5):66-68,70
作为3G的增强型技术的HSDPA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WCDMA系统网络规划中HSDPA的规划方法研究的较多。由于TD-SCDMA标准出现较晚,对应其引入HSDPA后的规划还不太成熟。本文分别阐述了两系统的网络规划的基本方法,分析探讨了其中的异同,从而更好地指导下一步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  相似文献   

14.
于正永  董进  王可 《信息技术》2011,35(4):33-36
3G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推广与建设。TD-SCDMA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3G国际标准之一。阐述了TD-SCDMA体系架构、基站工程勘察设计流程及其概预算文件的编制等方面内容,并且给出了案例的分析过程和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现网TD-SCDMA系统的数据业务模型HSDPA时隙配置为2:4,要求R4载波也同样时隙配置,由于R4载波均为DCH信道,主要承载CS业务,该业务具有上下行对称的特征,因此,对于R4载波下行会有2个时隙闲置,导致信道资源浪费。TD-SCDMA系统R4与HSDPA共载波技术解决了HSDPA载波资源不足且另外的R4载波码道还有空余的问题,可以提高TD-SCDMA系统资源利用率。本文探讨了该技术的原理,介绍了现网的测试情况,分析了引入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为TD-SCDMA网络后续载波时隙配置原则提供了很好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移动网络中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TD-SCDMA在Release 7中引入了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技术.现介绍了TD-HSUPA的原理,阐述了TD-HSUPA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主要比较了在TD-SCDMA和WCDMA两种系统中HSUPA技术应用的差异并分析了原因.对TD-SCDMA下一步演进技术HSPA 和LET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智能天线与联合检测对TD-SCDMA网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芬  陈岩 《信息通信》2007,20(3):34-37
智能天线(SA)和联合检测(JD)都已经被纳入3G系统的关键技术体系中,但只有TD-SCDMA第一次在CDMA通信系统中实现了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技术的有机结合.文章拟从干扰的角度分析智能天线与联合检测的使用对TD-SCDMA网络性能的影响,得出TD-SCDMA系统的码道受限特性,并提出初步的码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8.
省电技术是移动通信终端设计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首先概述了TD-SCDMA终端的总体结构,接着对TD-SCDMA终端的耗电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动态管理技术研究了基于数字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单元的省电技术,有效地延长了终端的工作时间。这对于推动TD-SCDMA终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技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SCDMA和北京信威的诞生说起,介绍了在CDMA之后的SCDMA技术、系统设计理念和性能优势.同时说明了TD-SCDMA在SCDMA基础上的改进和其形成标准前夕的风风雨雨,还从纯技术的角度指出TD-SCDMA标准在融合过程中的缺陷.最后,探讨了TD-SCDMA的同源技术SCDMA的演进方向,即McWiLL技术,并说明其创新点为TD-SCDMA的顺利演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3G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描述了全球3G市场发展、标准体系、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同时重点介绍了TD-SCDMA技术的发展情况.最后就3G网络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