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基于ARM的视频采集与传输技术研究及设计,通过达芬奇技术与互联网及传输技术相结合,实现多通道视频数据的采集和远程传输与显示。系统采用TVP5158芯片对多通道模拟视频信号进行采集,利用数字视频处理器TMS320DM6467解决多通道图像的格式转换及H.264压缩编码处理,并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视频数据的解码和实时显示,从而实现视频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系统可实现1-4通道实时视频采集,可应用于智能家居监控、厂房监控、视频会议、自动化控制以及自动泊车等。  相似文献   

2.
H.264虽然是一个划时代的数字视频压缩标准,但是随着数字视频产业链的高速发展,H.264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尤其在高清视频快速发展下,由于H.264标准核心压缩算法的完全固化,并不能够通过调整或扩充来更好地满足当前高清数字视频应用。与H.264相比,H.265的最大本领是可以在维持画质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让数据传输带宽减少至H.264的一半。同时其还支持最高为7680×4320的分辨率,因此,即使是2160P甚至更高级别的超高清视频同样可以通过H.265格式进行编码。此项技术的提升,有效解决了高清视频窄带传输的问题,为使用有限的卫星带宽资源传输高清图像画面提供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S3C2440硬件平台,在Linux 2.6.32内核操作系统下采用V4L2架构进行视频采集与处理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移植开源的H.264视频编解码器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并采用RTP流媒体传输协议传输给客户端,完成对现场的网络视频监控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采集到的图像清晰,显示比较流畅,经H.264编码的视频帧数据量小,网络传输异常情况下的视频存储正常,可以适用于不同场合尤其是对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4.
冯苗  郭庆平  胡军 《有线电视技术》2006,13(12):92-94,96
本文介绍了基于嵌入式Linux和ARM9$3C2410平台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使用USB摄像头获取实时视频,采用H.264标准对原始视频进行压缩编码,通过JRTPLIB实时流媒体编程技术实现视频数据的网络传输.用户在客户端使用浏览器即可查看远程视频图像。  相似文献   

5.
林晓焕  杨方彪 《通信技术》2012,45(7):110-112
近年来,视频监控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将是其发展的方向。对以ARM9芯片S3C2440A为核心处理器的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对Linux操作系统进行了裁剪和移植,阐述了文件系统的构建过程。移植了H.264编码库。对视频采集/传输的应用程序进行了分析。实现了USB摄像头的视频采集,并采用H.264进行视频压缩,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将压缩后的的视频通过以太网传输到客户端。  相似文献   

6.
李朝晖  李冬梅  张琦   《电子器件》2007,30(2):587-589
视频数据的采集是实时视频编码系统中的主要任务之一,视频数据的采集机制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性能.在研究了实时视频采集、编码和传输系统的特点后,针对Blackfin媒体信号处理器的硬件资源,提出了采集、编码、传输并行处理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实用、高效的视频数据采集机制.该机制已成功地应用于笔者基于Blackfin533开发的H.263和MPEG-4实时视频编码系统中,以及基于Blackfin561开发的H.264编码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围绕视频传输要求高效、可靠和网络友好的三个焦点问题,深入研究H.264标准编码层压缩性能的提升、网络适配层的无缝集成和编/解码器的容错性能;以基于包交换的IP视频信息包为例,重点分析H.264对因特网RTP/UDP/IP协议的映射过程;阐述H.264在视频移动通信、视频流服务、数字电视广播与存储领域的典型应用特点;指出H.264对视频源压缩、信道有效利用、缓解视频传输瓶颈的影响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选用S3C6410处理器为硬件平台,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对采集到的实时图像进行H264视频编码,通过3G中的分支-wi—fi传输,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无线视频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量视频数据信息传输中延时、卡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TMS320DM6467处理器为硬件核心, Windows操作系统为软件核心的视频压缩与传输系统。系统采用CCD摄像头以及解码器TVP5150完成视频的采集,运用H.264视频编码技术实现了视频的实时压缩,利用RTP协议将采集、压缩编码完成后的视频数据通过局域网发送至上位机,对VLC配置后可接收传输的视频流。在保证视频清晰度的条件下,系统测试结果显示:视频实时性高,网络传输视频的速度满足视频监控的需求,可以获得大于150倍的压缩比。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当前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CDMA1x无线网络,采用DSP实现H.264编码协议的无线远程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结合嵌入式Linux构成一个数据采集编码处理终端,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按照H.264标准进行编码,得到的码流可以通过CDMA1x无线信道传输.接收端的解码显示图像格式为CIF或QOF视频,采用帧频的方式显示,在有限的带宽内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数字电视H.264编码技术分析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视频系统是在发送端经过信源编码处理,得到压缩编码后的视频、音频码流,随后进行信源编码,需要辅助数据与控制数据的支持进行分析,本文对数字电视系统三种编码方法:1)帧内预测编码;2)帧间预测编码;3)熵编码进行分析,得到H.264编码的优势的论述,通过H.264在视频上的应用调查,阐述H.264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H.264视频压缩标准和CDMA2000技术标准的嵌入式3G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硬软件模块设计,重点阐述了视频采集、编码的过程和RTP/RTCP协议下H.264视频流的实时传输.客户端通过RTP数据包的接收、去封装和H.264码流的解码和显示,可以...  相似文献   

13.
H.264视频编码的嵌入式系统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  郭宝龙 《电子科技》2006,(4):11-15,19
H.264是ITU-T组织针对实时视频通讯应用制定的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开发H.264的嵌入式视频系统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深入研究H.264标准和嵌入式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TI公司的TMS320C6416DSP为核心处理器的嵌入式视频编码系统,系统主要包括视频解码,视频转换,采集视频缓冲区管理,编码及码流输出等.对于系统实现中所涉及的视频转换,内存管理机制,代码优化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雄勇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8):128-129,136
为了解决标准清晰度监控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TMS320DM365的高清视频压缩系统。采用ITU-T的H.264(DM365内嵌硬件压缩器)视频压缩算法,高清模拟视频信号通过专用视频解码芯片TVP7002转换成数字视频信号,在DM365中进行数据压缩,内嵌ARM把数据打包后传到internet,通过PC机软件解码,进行视频播放。实践证明,本编码方案很好的完成了数据压缩及传输,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程相昱  刘昱  段继忠  汪少初 《电视技术》2012,36(1):23-25,51
随着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逐步进入实际应用,在H.264/AVC转换编码过程中加入图标、字幕等应用具有广泛的需求。针对此需求,提供了一种快速的图标插入转换编码方案,采用无再损编码技术,高效地重用了输入码流中编码参数,提高转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高效、优质地实现了在标清H.264码流中的图标插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雄勇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9):173-174,177
设计了一套基于TMS320DM6446的视频压缩系统.主芯片采用TI公司的TMS320DM6446,模拟视频信号送入解码器TVP5150后,解码为符合ITU-R BT.656标准的数字视频信号,BT.656数字视频信号被送往TMS320DM6446,TMS320DM6446内嵌DSP实现视频信号的H.264压缩.内嵌A...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M11架构的微控制器S3C6410以及Linux操作系统成功实现数字视频传输.通过采用V4L2提供的接口函数,实现视频的采集;使用S3C6410自带的硬件编码模块实现视频编码;然后对H.264视频流进行RTP格式的打包;采用JRTPLIB提供的库函数,对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实时发送;最后使用VLC播放器解读SDP文件实现了实时播放,以验证传输系统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核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能力,设计并实现实时超高清分辨率(3 840×2 160)的H.264/AVC视频编码系统。该系统在原始像素输入端实现高效的内存管理,超高清编码器采用帧级、条带级、指令级的并行方案,码流输出端则采用FIFO缓冲器对RTP包的传输速度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编码系统能实时对超高清视频源进行并行编码,通过RTP封装格式传输至IP网络,用户可使用视频播放器接收并回放。  相似文献   

19.
基于MPEG-4、H.264 High Profile及H.264 Main Profile等3种视频压缩编码方法,对HDTV(高清晰度电视)视频压缩标准中的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测试,分别从编码对象的率失真曲线、编码速度和High Profile在不同量化步长下的主观图像质量对3种压缩编码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测试结果表明:H.264 High Profile编码复杂度比MPEG-4提高了6倍~9倍,比H.264 Main Profile提高了20%~50%;从最佳编码性能角度考虑,H.264 High Profile是最适合于标清和高清晰度序列的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20.
An explicit slice-based mode type selection scheme for use in H.264/AVC has recently been developed, which reduces the burstiness effect of standard frame-based H.264/AVC by breaking up the Group of Picture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slice-based encoded video streams are characterized using the token bucket traffic model and compared to standard frame-based encoded streams. Both lossless, loss bounded and delay bounded token bucket models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high quantiles are found for the amount of loss. Loss above the amount given by the high quantiles will happen only with a very small probability. It is shown that the reduced burstiness for the slice-based video encoding leads to lower token bucket parameters compared to frame-based video encoding for a stream without scene changes, and a larger reduction in the token bucket parameters compared to the frame-based video encoding when a small amount of delay or loss is allowed for the stream with scene changes. Next, reshuffling of the frames of the video streams with scene changes is employ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long-range dependence on the token bucket parameters. Only small effects are found from reshuffling the scenes, but reshuffling of the frames inside the scenes leads to lower token bucket parameters. Finally, an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for the token bucket model using simp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ice-based stream i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