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丝脉冲MIG/MAG焊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星林  黄石生  吴开源  王振民 《电焊机》2007,37(10):11-13,18
对国内外近十多年来双丝脉冲MIG/MAG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其焊接具有熔敷速度快、飞溅小、焊接质量高等优点以及控制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双丝脉冲焊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张晓枫  李桓  杨立军  高莹 《焊接学报》2014,35(11):23-26,62
通过搭建激光-双丝脉冲MIG复合焊接系统,利用高速摄像与电信号采集系统对激光-双丝脉冲MIG复合焊接在不同激光功率下的电压电流信号及高速摄像信号进行同步采集,研究激光功率对焊接过程的电弧形态、熔滴过渡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激光等离子体与电弧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电弧形态和熔滴受力状态发生改变.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激光对电弧的吸引能力增强,促进熔滴过渡的等离子流力竖直向下的分力减小,熔滴过渡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高效化是当前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向,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逆变脉冲电源,建立了双丝气体保护脉冲焊系统.采用了相位相差180°的脉冲电流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在合适的参数条件下焊接过程稳定,焊缝成形美观,并实现了高速焊接.  相似文献   

4.
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对微机控制多功能脉冲MIG/MAG焊接系统的控制系统及软件进行设计,对软件系统的主程序和子程序流程进行了分析,软件系统结构的建立为多功能焊接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保障,真正实现了焊机的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5.
高速列车6005A-T6铝合金型材激光-双丝MIG复合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利用双丝MIG焊和激光-双丝MIG复合焊进行了高速列车6005A-T6铝合金型材的焊接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焊接方法的焊缝成形、焊接变形、接头力学性能及其接头微观组织.结果表明,激光-双丝MIG复合焊接6005A-T6铝合金型材时的焊接速度可达4.5 m/min,焊接过程具有较好的搭桥能力,对接间隙达到1.4 mm时,仍可以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当焊接速度大于或等于4 m/min时,复合焊接头的焊接变形量仅为常规双丝MIG焊的40%左右,其抗拉强度达到了母材强度的83%,比常规双丝MIG焊接头的抗拉强度提高了9%左右.  相似文献   

6.
单电源双丝脉冲MIG焊交替燃弧的电弧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搭建了单电源并联并列式双丝脉冲MIG焊接工艺试验系统,在试验过程中采集了双路焊接电流及电压信号,并对焊接过程中的电弧行为与熔滴过渡过程进行了同步拍摄.应用上述试验系统,在实现稳定焊接过程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焊丝间距,电弧电压两个因素对单电源并联并列式双丝脉冲MIG焊交替燃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丝间距增加,电弧电压增大,交替燃弧频率减小,交替现象显著.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行为方式是交替燃弧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自适应Synergic脉冲MIG(MAG)焊微机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双丝脉冲MIG焊的双脉冲焊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优化双丝脉冲MIG焊的焊缝成形质量,提出双丝脉冲MIG焊的双脉冲焊接方法,构建基于DSP的双丝脉冲MIG焊的双脉冲数字化交替相位协同控制系统,对双丝脉冲MIG焊的单脉冲和双脉冲焊接进行平板堆焊试验.结果表明,双丝脉冲MIG焊双脉冲焊接系统实现了稳定的双脉冲焊接过程,焊缝成形良好.对单脉冲和双脉冲焊接所得焊缝的横截面宏观金相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脉冲对焊接熔池有很强的搅拌作用,双脉冲焊接所得焊缝晶粒比单脉冲焊缝晶粒更小,说明双脉冲具有细化晶粒的效果,证明在双丝脉冲MIG焊中应用双脉冲有一定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激光与MIG/MAG复合热源焊接工艺发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振  秦国梁  林尚扬 《焊接》2005,(9):9-13
对激光与MIG/MAG复合热源焊接的优点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作了介绍,着重概括总结了影响激光与MIG/MAG复合焊接的主要工艺因素。  相似文献   

10.
MIG(MAG)脉冲焊熔滴的过渡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微机控制脉冲电源,配合高速摄影,研究了脉冲MIG焊各种熔滴过渡形式的过渡行为及其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个脉冲可以过渡多滴,一滴,或多个脉冲过渡一滴,不同熔滴过渡形式,熔滴的体积,速度及冲量参量都不一样,对焊接过程及焊缝成形也有影响,只有一脉冲一滴在基值电流期间过渡是最佳的熔滴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1.
对超窄间隙MAG/MIG焊进行学术界定,指出实现超窄间隙MAG/MIG焊必须的四大关键技术,即超窄间隙焊枪技术、智能跟踪技术、气体保护技术和熔滴过渡技术.分析了该技术的主要技术优势是焊态焊接接头的强韧性能更优,焊接应力更低;主要经济优势是焊接生产率相对已有窄间隙焊接技术大幅度提高,焊接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2.
高效MIG/MAG焊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效化MIG/MAG焊技术受到了焊接工作者的广泛重视,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以满足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要求是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因此开展高效化焊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高效MIG/MAG焊方法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高效MIG/MAG焊时易发生的缺陷及产生原因,论述了Twin及Tandem双丝MIG/MAG焊、DE-GMA焊、激光-MIG复合焊、T.I.M.E焊、磁控大电流MAG焊等高效化MIC/MAG焊方法的结构、原理和特点,指出了高效MIG/MAG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多丝MIG/MAG脉冲焊接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丝焊是高效化焊接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利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与单片机技术制造了以单片机为核心、可进行最多四丝焊接的多丝脉冲MIG/MAG焊接的焊接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按照脉冲焊接的要求,生成频率、占空比、相位差、峰值、基值都可调的脉冲控制信号,并通过光电耦合器将信号送入电焊机,实现可控的多丝脉冲焊接.介绍了该脉冲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及其所实现的主要功能,并对其进行了验证性试验.该脉冲控制器的研制成功对未来研究多丝焊接过程与电弧形态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变极性 MIG/MAG焊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变极性MIG/MAC焊工艺又称CP(Cold Process)冷焊工艺,主要用于0.2~2 mm的薄板(钢、不锈钢、铝、镀层板、异种金属)和有磁材料的焊接,可以手工焊和自动焊.该方法显著地提高了焊接速度,减少了对母材的热影响和焊接变形.论文介绍了变极性MIG/MAG焊工艺的波形设计、熔滴过渡以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小双丝焊接中电磁力的影响,降低峰基值电流切换时的断弧概率,提出了一种双丝MIG焊对称过渡波形控制工艺方法.在两丝电流相位变化时增加对称过渡阶段,引入前丝过渡电流Is1、双丝过渡阶段时间ts、后丝过渡电流Is2三个控制参数.设计了正交试验并利用极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前丝过渡电流Is1、双丝过渡阶段时间ts、后丝过渡电流Is2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依次减小.验证试验进一步说明对称过渡波形控制方法工作点更宽,使焊接过程更为平稳、柔和,焊缝表面会产生光泽感强的过渡带,较为美观,为双丝波形控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The search fo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modern industries, represented by demands for higher productivity and cost reduction, leads to investment in new technologies. This is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double-wire MIG/MAG process was conceived; the idea was to design a process that combines the versatile features of the MIG/MAG process with the high productivity of the submerged arc process.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rc lengths, at the same current level, on the metal transfer modes and the bead geometry profiles. Using equipment consisting of two linked power sources and a torch with single electrical potential, the series of welds was carried out at three different arc length conditions.

A methodology to obtain different arc lengths at the same current and wire-feed speed levels was proposed and validated. The metal transfer was observed using the shadowgraph technique with a high-speed camera, while the geometry was evaluated from macrographies of weld bead transversal sections. A trend in transfer mode changes was observed from short circuit to spray for the highest arc lengths, and to a much higher attraction between the drops. This change in the transfer mode implies better beads finishing and higher thermal and deposition efficiencies.  相似文献   

17.
YAG/MAG激光电弧复合焊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俐  董春林  吕高尚  胡伦骥 《焊接技术》2004,33(4):21-23,35
利用YAG激光焊头和MAG焊枪旁轴复合进行了1Cr18Ni9Ti不镑钢的激光电弧复合焊工艺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复合焊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有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焊接电流、电弧电压、激光焦点位1、两热源的间距和相对于焊接方向的排列方式等;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所研究的YAG/MAG复合焊具有协同效应。电弧参数测试也表明,当激光与电弧复合的协同效应存在时,复合焊电流高于电弧焊,而电弧电压降低;若电弧采用过大的焊接电流与激光复合,尤其是在较低的焊接速度时,复合焊过程体现不出协同效应.复合焊熔深反而低于激光焊熔深。复合焊激光焦点位置变化对电弧稳定性和熔宽影响小,但获得最大熔深的焦点位王不同于激光焊。激光前置焊比激光后置焊获得的熔深大,两种条件下均在两热源闻距为0.5mm时熔深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