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反转录PCR(RT-PCR)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DL08中提取内切葡聚糖酶基因(GeneBank No.KJ437592),PCR测序表明该基因全长999个核苷酸,编码332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质量为36.75 kDa,等电点(pI)为4.38,命名eg1。结构域分析表明,该蛋白包括18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和C末端1个糖基水解酶家族5的催化结构域。重组内切葡聚糖酶蛋白通过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酶学性质研究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底物时重组酶最适作用pH为5.0,最适作用温度为45℃。通过薄层层析法检测重组内切葡聚糖酶酶解1%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产物,主要为连续寡糖。这些特性为纤维素酶酶解纤维素生产生物化学品和可再生生物燃料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从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E001中克隆了编码阿魏酸酯酶A的成熟肽cDNA(Ausfae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AusfaeA,将其经SacⅠ线性化后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通过抗G418筛选获得高拷贝重组子GS115/AusfaeA,用甲醇诱导表达重组阿魏酸酯酶(reAusFaeA)。SDS-PAGE显示,纯化后的reAusFaeA为单一条带,其表观相对分子质量为36 000;以阿魏酸甲酯为底物,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酶的酶活为29.4 U/mg;reAusFae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并在45℃以下稳定;最适反应pH为5.0,在pH 4.0~6.0范围内稳定;多数测定的金属离子及EDTA对该酶的活性影响不大。结果表明在P.pastoris中成功实现了AusfaeA的异源表达,该重组酶优良的酶学性质表明其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中属于氨肽酶M18家族的新成员天冬酰胺氨肽酶(AAP)基因,经反转录克隆获得该基因,实现了其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表达,同时研究了重组AAP的酶学性质及其在大豆蛋白水解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重组AAP的分子质量约54.0 kDa,在较广的pH范围内有活性(pH 6.0~9.5),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7.0,Zn~(2+)和Ca~(2+)对该酶起促进作用,EDTA能够显著抑制该酶的酶活。以Asp-pNA为底物时,K_m为0.42 mmol/L,V_(max)为21.57μmol/(mL·min),该酶具有水解N末端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底物特异性。重组AAP可显著降低大豆多肽的苦味,提高水解度,具有在食品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周雄川  李冬生  陈雄  王志 《中国酿造》2013,32(10):35-39
以提高中性蛋白酶和内切葡聚糖酶酶活为目的,优化了米曲霉Y6的制曲工艺。在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的米曲霉Y6中性蛋白酶的最佳制曲工艺参数为温度30℃,接种量1.0×107个孢子/g干基,培养时间42h,含水量80%,其酶活达到3637U/g;内切葡聚糖酶的最佳制曲工艺参数为温度为30℃,接种量0.25×107个孢子/g干基,培养时间48h,含水量100%,其酶活达到810U/g。  相似文献   

5.
以内切葡聚糖苷酶的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和响应面法对黑曲霉产内切葡聚糖苷酶的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并研究内切葡聚糖苷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分为小麦秸秆16.29 g/500 mL,硫酸铵2.24 g/500 mL,微晶纤维素+麦芽糖2.16 g/500 mL,在该条件下内切葡聚糖苷酶酶活力4.257 U...  相似文献   

6.
内切β-葡聚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A¨KTA UPC-900快速蛋白液相色谱系统(FPLC)从黑曲霉发酵粉中分离纯化出内切β-葡聚糖苷酶。分离纯化后的酶比活力提高了8.1倍,回收率为7.5%。经SDS-PAGE电泳分析该内切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 400。酶学试验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为4.8,Lineweaver-Burk法求得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分别为6.838×10-3mg/mL、2.906×10-2(mL.min)/mg。并确定了FPLC层析缓冲液的离子强度为4.8 mmol/L时分离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米曲霉As-W6的脂肪酶发酵上清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得到电泳纯的脂肪酶,纯化倍数为86.7倍,回收率为23.2%,相对分子质量为40.8 ku,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脂肪酶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 H分别为40℃和7,在40℃以下和p H68之间有较好的稳定性;Ca2+、Mg2+和丙酮能够明显促进提高脂肪酶的活性,而Cu2+、Fe2+、Mn2+和SDS对其有显著抑制作用;当大豆油作为底物时该脂肪酶的酶活力最高,表明其对大豆油具有显著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硫酸铵沉淀、Q-HP阴离子交换柱和Superdux 75凝胶柱等技术,从酱油大曲中纯化得到一种耐盐蛋白酶,经飞行时间质谱鉴定为钙蛋白酶RIM13,属于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该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6.5;稳定温度为40?℃;稳定pH值为7.0;Mn2+促进蛋白酶活力,Fe3+、Fe2+、Cu2+、Ca2+、K+、Na+抑制蛋白酶活力,以上金属离子对蛋白酶二级结构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米氏常数Km为2.43?g/L,最大反应速率Vm为103.09?mg/(L·min)。在5、10?g/100?mL和15?g/100?mL的NaCl质量浓度条件下,蛋白酶保留的酶活力分别为77.22%、54.39%以及41.15%。该蛋白酶在高盐度环境下保持较高的酶活力,因此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绿色木霉内切葡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EAE-650C弱阴离子交换层析、CM-650M弱阳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层析和Octyl Sepharose CL-4B疏水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从绿色木霉M1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4个电泳纯的内切葡聚糖酶组分(EG1、EG2、EG3和EG4),比活力分别为41.83,139.96,117.72,126.50 U/mg,分子质量分别为25.4,28.8,56.3,60.5 ku,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0,45,55,60℃,最适反应p H分别为6.0,5.0,4.0,5.0,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9.51,5.06,4.16,4.86 mg/m L。组分EG1、EG3和EG4在30~50℃范围较稳定,组分EG1、EG2和EG4在p H4.0~6.0范围稳定性较好,而组分EG3只在p H5.0的条件下较稳定。Zn2+、Mg2+和K+对组分EG4有激活作用,对组分EG1、EG2和EG3有抑制作用,Ca2+对组分EG1、EG2和EG3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乙酰木聚糖酯酶可以水解乙酰化木聚糖的O-乙酰基,消除木聚糖酶水解木聚糖时该基团产生的空间阻碍作用。以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E001菌株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乙酰木聚糖酯酶成熟肽的编码基因(Auaxe),并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 PIC9KM-Auaxe,SalⅠ线性化后电转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经G418抗性筛选及甲醇诱导表达72 h,获得了重组乙酰木聚糖酯酶(re Au Axe),其酶活性为35.6 U/m L。发酵液经纯化获得电泳纯re Au Axe,其表观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104,比酶活性为390.5 U/mg。纯化后re Au Axe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45℃及以下稳定;其最适反应p H为6.0,在p H 4.5~7.0范围内稳定;所测的多数金属离子及EDTA对其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RT-PCR技术从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XZ-3S中成功克隆出木聚糖酶基因(xynZF-2)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Q700382)。该基因核苷酸序列阅读框全长678bp,编码225个氨基酸,其中成熟肽为107个氨基酸。以重组质粒pUCm-T—xynZF-2为模板,扩增得到编码xynZF-2成熟肽的cDNA片段(624bp)。将其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xynZF-2,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h)BL21(DE3),获得重组工程菌BL21/xynZF-2。经IPTG诱导表达,木聚糖酶的的比酶活最高可达42.33U/mg。重组表达的木聚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5.0,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e^3+对酶的激活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研究对比了两株米曲霉的形态特征以及成曲的蛋白酶酶学性质。结果显示,两株米曲霉的形态差异明显:米曲霉1号菌落较大、发芽和产孢子较快,种曲及成曲颜色偏黄,菌丝较短,孢子较多;而米曲霉2号菌落较小,孢子发芽时间及产孢子时间比1号晚,成曲孢子较1号少,但菌丝长且粗壮,种曲颜色偏绿,成曲颜色偏白,米曲霉2号的产酶能力强。蛋白酶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两株米曲霉成曲的蛋白酶性质有差异,1号和2号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45℃和50℃,最适反应pH分别为6.0和9.0。此外,两株米曲霉的成曲蛋白酶的耐盐性相当,随着盐浓度的增大,酶活力均逐渐降低,在20%氯化钠条件下,酶活力均降至无盐条件下的20%~30%。  相似文献   

13.
宇佐美曲霉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依据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E001木聚糖酶(XynII)N末端氨基酸残基序列以及曲霉菌密码子的偏爱性和真核生物mRNA在3′端存在Poly(A)等所提供的生物信息,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XynII成熟肽和3′非编码区的cDNA片段,PCR产物直接克隆至pUCmT载体中。DNA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全长733bp,其中3′非编码区178bp,成熟肽编码区555bp,编码184个氨基酸。成熟肽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Aspergillusniger、Emericellanidulans以及Trichodermaviride来源的木聚糖酶相比,同源性分别为89%、46%和36%。又进一步对XynII二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SWISSMODEL预测了XynII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分离自酱油曲中对氯氰菊酯有较强耐受性和较高降解能力的米曲霉J-3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环境条件对其产生降解酶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其产氯氰菊酯降解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固体培养基装载量为15 g/250 mL锥形瓶、初始pH为6.5、氯氰菊酯含量为100μg/g、米曲霉J-3孢子悬液接种量为15%(V/m,浓度为107个/mL)、32.5℃培养120 h时,产生的氯氰菊酯降解酶活力达到27.42 U/mL。  相似文献   

15.
米曲霉产胞外脂肪酶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米曲霉产胞外脂肪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出麦芽糖为最佳碳源,蛋白胨为最佳氮源,平平加O为最佳的表面活性剂。该菌株产脂肪酶的最适培养条件为:麦芽糖0 5 % ,蛋白胨0 5 % ,橄榄油1 0 % ,平平加O 0 0 32 % ,发酵液初始pH值为6。  相似文献   

16.
利用10L发酵罐在摇瓶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放大实验。根据不同菌体形态对代谢产物的影响,在米曲霉菌丝生长到絮状前,终止发酵。指数补料实验结果表明,分批发酵在第14小时菌体干质量达到最大值15.06g/L,比摇瓶发酵提高了33%;指数补料在第16小时菌体干质量达到20.43g/L,比分批发酵提高26%。  相似文献   

17.
高产蛋白酶米曲霉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实验室的米曲霉A.oryzae-Ⅰ_6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高温、亚硝酸单独或复合处理,从800多株突变株中选出了一株蛋白酶活力提高的菌株A.oryzae-V_5,其生长速度更快,产蛋白酶活力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3.12%。  相似文献   

18.
针对2株米曲霉进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比较了制备材料、菌龄、渗透压稳定剂、复合酶配比、酶解时间以及酶解温度对米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株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宜条件稍有差异,其中米曲霉3.951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适宜条件是:以菌丝为制备材料,菌龄为14 h,渗透压稳定剂为0.8 mol/L NaCl,复合酶配比为1.0%纤维素酶、1.0%裂解酶、0.l%蜗牛酶,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为35℃;米曲霉RIB40的适宜条件是:以菌丝制备材料,菌龄为12 h,渗透要稳定剂为0.8 mol/L NaCl,复合酶配比是为1.0%纤维素酶、1.0%裂解酶、0.l%蜗牛酶,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是35℃。在优化条件下米曲霉3.951菌株释放的原生质体达6.43×107个/g,再生率可达23.5%,米曲霉RIB40释放的原生质体可达4.24×107个/g,再生率达22.41%。  相似文献   

19.
米曲霉双菌株组合制曲改善酶系组成与发酵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9株米曲霉的双菌株组合制曲试验,以中性蛋白酶和淀粉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为指标,得到组合为C1B1,C2B2,C2B3的组合菌株,较单菌株制曲缩短了制曲时间,其制曲中性蛋白酶和其他各种酶的活力都较组合的单菌株及As3.042制曲酶活性高。并通过进一步的发酵酱油试验,考察了组合菌种与As3.042制曲发酵酱油的质量。组合菌种发酵所得酱油的全氮、氨基态氮、还原糖、谷氨酸的含量较As3.042最高分别提高了0.372 g/100 mL,0.433 g/100 mL,0.67 g/100 mL,0.183g/100 mL,相对提高分别为52.2%,94.1%,49.6%,50.8%。  相似文献   

20.
Tween80诱导下米曲霉3.5232产胞内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曲霉3.5232在Tween80诱导下,相比于葡萄糖作为碳源的培养条件,米曲霉在细胞壁、细胞膜及细胞质中均可以诱导产生分子质量为27kDa的脂肪酶,而在细胞质中又有分子质量为36kDa的脂肪酶表达。利用硫酸铵沉淀,DEAE Sepahrose FastFlow离子色谱交换及SephadexG.75凝胶色谱的分离方法,从米曲霉细胞质中分离纯化了分子质量为36kDa的脂肪酶。最终纯化倍数为42.45,产率为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