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州日报     
油企傲视全球是“政策性暴利” 中石化日前公布了中期业绩:成品油价格政策的改变一举将中石化送出炼油亏损的泥潭,其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1.9亿元,净利增长332.6%。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油企居然取得同比增长3倍的做人业绩,着实令人称奇。与之赫赫业绩相比,那些名声很大的国外同行们,则应羞愧得无地自容才是。  相似文献   

2.
受宏观经济形势,天然气和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出台等因素影响,上半年三大石油公司业绩整体向好,下半年有望继续好转。随着8月25日晚间中石化上半年业绩报告的出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2013年半年报悉数亮相。从业绩报告中可以看出,三大石油公司中期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中石化以24.1%居增幅榜之首,而中石油依然以655.22亿元的净利润稳坐头把交椅。业内人士认为,得益于成品油、天然气新定价机制的推出,预计下半年三  相似文献   

3.
<正>三桶油中,只有体量最小的中海油在去年实现了净利润增长。种种因素造成炼油、销售板块出现大幅亏损。3月27日晚间,中海油披露了2014年年报,关于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去年业绩的各种猜想终于画下一个句号。虽然相当一部分媒体聚焦在"三桶油"的赚钱能力上,但似乎"亏损"和"利润下降"才是关键词。根据年报显示,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净利润均下滑,其中中石化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了近5年来的  相似文献   

4.
<正>"十二五"规划各项指标的全面完成,要靠石油行业的创造性工作。展望"十三五"期间的更大发展,更要靠石油行业的创新实践。夏去秋来,上市公司半年业绩报告陆续出笼。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净利润1330多亿元的骄人业绩,再次领跑资本市场。尽管媒体在报道"三桶油"平均每天净赚约7亿元时,言语间不无揶揄之意,但作为一个行业,石油石化仍无愧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凡事就怕比较。同样是上半年业绩报告,33家上市钢企,10家出现亏损,  相似文献   

5.
中国油企的"出海潮"大有汹涌澎湃之势,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巨头轮番上台表演后,有着"中国第四大石油巨头"称号的中化集团终于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6.
截至10月28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悉数出炉。整体上讲,三大石油公司前三季度的业绩均出现明显好转。其中,中石化三季度净利润达到182.49亿元,明显比今年前两个季度有所好转。中石油三季度净利润环比也有所好转。在H股上市的中海油三季度公布的运营数据也显示,三季度的油气产量出现明显回升。从纵向来看,三大石油公司前三季度的盈利状况与去年相比还是有所下滑,但从横向来比,第三季度三大公司的生  相似文献   

7.
<正>5月4日,"三桶油"同时迎来自己的新掌门。更早些时候,三大石油公司先后公布的2014年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中石化的净利润结束连续5年的增长,同比下滑29.4%。中石油净利润同比下降17.3%。以海外业务为主的中海油情况稍好,但也同比下降3.9%、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天公作美人努力,"三桶油"一改前几年颓势,业绩全面提升。预计2018年好年景依旧。随着国际油价回暖,"三桶油"春暖花开。年报显示,2017年,中海油净利同比暴增37倍,中石油时隔两年后营收再上两万亿元台阶,中石化炼油和化工板块经营收益双创历史新高。据统计,"三桶油"2017年净利润合计约986亿元,日赚约2.7亿元,同比增长80%。  相似文献   

9.
用业绩说话     
正石化油服用脱胎换骨的业绩,证明"中国上市企业百强"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3月25日,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石化油服或石油工程公司)召开了2020年业绩发布会。石化油服董事长、党委书记陈锡坤宣布:"2020年,公司全年新签合同额698亿元,经营收入681亿元、利润总额3.5亿元、净利润0.8亿元……"一组组经营数据的发布,  相似文献   

10.
近期,两大石油公司一季度业绩公布。面对同样的市场环境,两大石油公司因为公司盈利结构不同出现利润一个增加一个下降的分化局面。截至4月25日,两大石油公司均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中石油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1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减少8%,环比增加27%;中石化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4%,环比下跌36%。  相似文献   

11.
中石油并购加拿大页岩气谈判的失败提醒油企,页岩气"走出去"需谨慎慢行。面对利益之争,应全方位考虑资源、技术及国际能源政治关系,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12.
近期,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三季度业绩报告出台之后,有媒体质疑两大公司"少缴特别收益金300亿元"。该媒体分析原因,认为是两大石油公司"变更了基准油",并对这一行为提出了疑问。其实,2007年下半年,中石化就将油田挂靠的国际原油品种(又称基准油)从"辛塔"调整到了"杜里",中石油则是在2008年5月将挂靠  相似文献   

13.
无论处境如何艰难,总的来看,民营油企生存潜力依然很大,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4.
正"两亏一盈",三大石油公司终于熬过了上半年艰难期,下半年依旧不轻松。8月30日,随着中国石化发布2020年半年报,"三桶油"全部交出年中成绩单。其中,中石化、中石油总共净亏损超528亿元。尽管中海油业绩也遭遇下滑,却成为唯一保持盈利的公司。  相似文献   

15.
微博     
<正>新浪微博http://weibo.com/husenlin油价下跌中国油企应提高风险防御能力胡森林:中国油企既承担着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责任,又承担着在经济增长放缓形势下"保增长"的使命。因此,油价下跌对中国石油公司的打击是双重的:经营效益下滑,以  相似文献   

16.
媒体之声     
<正>中石化"汽油事件"考验公众维权路径2010年4月22日近日有报道称,中石化"锰超标98倍汽油事件"截至目前已经影响到上万辆汽车。面对上万受损车主,中石化采取有的赔偿、有的不赔偿的选择性做法,更会让人感受到尽可能推脱责任依然是所谓"危机公关"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吴清 《中国石油》2013,(17):40-41
随着8月25日晚间中石化上半年业绩报告的出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2013年半年报悉数亮相。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冬供"将成为一种常态。而其后存在的隐忧必须正视。"有惊无险",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公司副总经理侯创业曾这样形容冬供期间的供应结果。这或许并不是一家之言。对于"三桶油"来说,每一个参与到冬供任务的石油人也许都能感受到个中滋味。这种"庆幸",隐含着担忧。最近几年来,一个被人们造出来的词始终与冬季天然气供应如影相随,那就是——气荒。"中国的‘气荒'主要是需求过快增长引发的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油企在海外又有新斩获.与之前单枪匹马进军海外不同,这次中国油企选择了联手.7月17日,中石化和中海油联合收购了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在安哥拉32区块20%的权益,交易额为13亿美元.无独有偶,据称,前不久中石油和中海油联手向西班牙石油巨头雷普索尔-YPF公司提出收购其阿根廷子公司YPF的要约.  相似文献   

20.
孙艳莉 《中国石油》2009,(17):40-41
中国油企的“出海潮”大有汹涌澎湃之势,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巨头轮番上台表演后,有着“中国第四大石油巨头”称号的中化集团终于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