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德森 《规划师》1999,15(1):103-104,76
沈阳市辖九区一市三县,总面积13,008平方公里.总人口670万人。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区域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沈阳市城市性质和城市地位决定了城市规划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沈阳市提高规划水平,重塑沈阳城市形象刨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市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提高规划水平的切入点,把重塑沈阳城市形象作为主攻目标,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和布局的调控能力,增加城市建设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高水平地规划设计展示沈阳城市建设新形象的各种建设项目,发挥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于我国宏观区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国际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顶级"城市,体现出中心性、国际性两大特征。在新时期,为了进一步参与全球化分工,推进区域相对均衡和安全发展,需要从国际化门户、创新中心、市场中心、网络中心等四个方面来综合统筹国家中心城市的布局。为此提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西安、沈阳等为国家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3.
《城市住宅》2013,(Z1):166-167
今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将在沈阳召开。沈阳以承办此届盛会为契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沈阳将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以增强中心城市的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提高城市品位和影响力。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沈阳将以中心城区服务业集聚区重大服务业项目和服务业领军企业为载体.积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需求,陕西省大力推进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集聚周边城市产业优势与功能的"大西安都市圈"建设.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作为推动"大西安都市圈"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如何构建合理的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及现存问题,在制定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构建标准和定位主体...  相似文献   

5.
南通地处东海之滨、长江口北翼,与上海隔江相望,是大上海都市圈北翼中心城市.新的南通发展定位和空间及交通战略应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交通强国目标,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为指导,以国际视野,积极谋划和争取将南通规划建设为长三角北翼海陆空"三港合一"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担当起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的使命和重任.  相似文献   

6.
北京构建宜居城市:公众参与及其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指出了北京的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其中,"宜居城市"概念的正式提出,引起了"什么是宜居城市?怎样建设宜居城市?"等城市问题在国内的探讨热潮,各大城市更是纷纷将建设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人类活动引发碳排放的重要方面,如何在国家及城市制定的减碳目标与行动纲领的基础上,对城市发展的模式与策略进行反思及调整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以一个成功实现减碳目标的城市开发项目——斯德哥尔摩哈默比湖城为例,详细解析其基于低碳目标的规划与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准确研判我国城市发展新形势,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十四五"乃至今...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心城市是全球化的产物,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征。首先,根据学术界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不同观点,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特征和功能做了详细的理论综述。然后,分析了国家中心城市的评价方法,主要概括为三种:单指标评价、功能评价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评价体系。最后,针对我国目前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情况,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和沈阳已开展的实践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0.
<正>2004年以来,城市综合体开发成为沈阳中心区更新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城市综合体建设,沈阳金廊等中心区有效扩展了空间容量、提升了现代功能和城市景观。与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相似,沈阳大规模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也带来了商务空置率居高不下、商业经营效益不佳、空间产出效率低等问题。面对社会、媒体的质疑,有必要对沈阳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进行客观评价,并予以积极引导。城市综合体基础研究城市综合体概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正式合作模式最早在西方国家的"城市政体理论"中提出.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城市经营和建设实践中,对非正式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成渝经济圈"第一次在国家战略规划中提出.在此背景下,成都和重庆分别制定了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成都提出了建设世界级田园城市的城市发展总体目标,重庆提出了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城市战略发展目标.成都和重庆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建设生态和宜居城市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强调的是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构建生态宜居,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环境.而城市公园建设正是这两个目标都要强调的环节,也是地方城市更新建设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广州的城市定位从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步提升为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空间格局从依珠江单中心格局发展为跨江通海的多中心网络型格局。新的历史时期,对标全球城市,广州需要在主动承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上,集聚高端要素,不断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为此,在认识和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广州提出了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的"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并从城市空间结构、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建设、城市风貌、生态格局等方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国际竞争力,探索实践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城市"国际会议上发表的专家报告认为,在21世纪世界的未来发展取决于城市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不同地区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居住、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协调,是解决城市未来发展问题的核心.加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合作,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报告特别强调完善城市管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主要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4.
王宁 《城乡建设》2007,(5):25-26
近年来,平顶山市围绕建设"宜于人居、宜于创业"的生态型现代化大城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强力实施中心城市"东扩西进"战略,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46平方公里拓展到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7.2%,高出全省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公园城市是针对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城市建设新理念,本文旨在剖析公园城市的价值目标,明确公园城市的建设目的,借鉴景观生态理论构建"斑块—廊道—基质—中心城区"的景观结构模式,建立广西公园城市的建设架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广西在绿色斑块、绿色廊道、生态基质和中心城区方面建设公园城市的实施策略,为今后广西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创智城市行动是建设"美丽杭州"十大行动之一,是实现美丽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是杭州落实国家战略和实现转型发展的核心抓手。行动以建设美丽杭州"创新智慧之都"为目标,以国家对杭州的要求和创新发展的时代机遇为背景,在分析归纳创智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已有成效基础上,围绕营造多元创新空间、吸引留住创新人才和整合利用创新资源等三个方面,提出创智城市行动的具体任务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地将"智慧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及运营标准推广到全国智慧城市试点,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于2014年在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建成国家智慧城市体验中心。该体验中心将为智慧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示范,并将作为制订、发布"智慧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标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和全国智慧城市体验中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大多数南方丘陵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中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和空间形态特色的丧失等问题,提出建设绿色城市中心的设想,从规划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效益三个层面分析绿色城市中心区和传统城市中心区的区别。并以湖南省安仁县行政中心区规划设计为例,遵循"规划结合自然"的原则,从规划思路、自然生态环境、空间框架构建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创造绿色城市中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念混论及发展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进步3个方面出发,结合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国家各部委制定的指标体系和一些特色指标,建立了一套彰显滨湖特色且发扬滨湖优势的科学、合理与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生态城市发展程度,使城市管理决策部门明晰生态城市建设的方向,掌握城市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处,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规划背景 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目标是:经过5~10年的努力,把上海初步建成世界级的国际航运中心之一,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并使上海更好地服务全国.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是尽快建成具有15m水深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根据江总书记指示的"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思想,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芦潮港新城将成为集装箱枢纽港的陆域腹地和主要集疏运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