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山东建材》2013,(5):16
人们通常把地表以下看成是实体,但也可将其看作为一种待开发的空间。人们在地面获取建筑空间的方式是"围合",在地下则可以通过"挖掘"形成居住与生活空间;因此,地下也是空间,是土地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2.
外部空间中边缘空间的形态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空间是外部空间中人们乐于停留和使用的一类特殊空间.从边缘空间的形成方式与空间要素出发,分析了边缘空间的各种空间构成形式:平面要素的限定、平面与垂直要素组合限定,包括了"一"字形、"Ⅱ"形、"L"形、"U"形、四面围合形等.研究发现,不同构成形式具有不同特点与空间效应,有各自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以街道、建筑、广场为主所构筑起来的城市空间,通过一个个的点(节点)线(路径)、面(场所)所限定的,交织着的方格网式的平行线之间的沿街上面以及建筑群体所围合的城市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用地的扩大,建筑层数的加高,道路的延伸、加宽,而机动车辆、自行车却更加拥塞着街道,侵占着人行道,极大地制约着人们在城市空间活动的自由度。一方面城市规划停留在宏观方面,一些下达的设计要点,局限放圈地皮、划红线、标高度、定密度,一方面建筑的“自我表现”,无视放自身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东搬西抄、争奇斗艳,每一个“自我…  相似文献   

4.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由建筑等围合或限定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通过这个空间把周围的各个独立的组成部分结合成整体。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形态中的节点,突出的代表了城市的特征,本文主要对城市广场的类型、场地的处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引言: 空间构成最基本的元素是面。面组成空间,空间受各个方向的面的限制,这种限定,并非简单的围合,各个面的不同大小、方向的变化,促进了空间的多样化。面是灵活划分空间的主要因素,墙是视觉处理和空间划分中最突出的  相似文献   

6.
徐宁 《风景园林》2016,(3):115-123
城市公共空间是与城市交通系统同等重要的城市基础性组织及全局性控制要素。城市公共空间格局研究主要关注公共空间的配置及其机理,对把握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构成及其演进规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在长期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理论前沿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田野调查、环境行为实证研究和形态学量化分析,探析了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所遵循的普遍规律性原则,即结构适配、场所固结、层级连续和界面约束原理: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总是与城市结构相适配;有若干独特地点从整个连续系统中凸显出来;形成层级连续系统;并具有明确的限定约束界面。  相似文献   

7.
空间的灵性     
每一个空间都和人一样,有气质、激情,甚至是有灵性的。对于一个从事设计的人来说,他的工作室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空间这么简单,它更是一种表白、一种态度、一种格调。设计师姚金豆用借景来表现这位于西湖边他自己的DOORKEY设计工作室空间的气质,用色彩来缔造空间的情绪,更用细节打造空间的格调。这是他最自由发挥的一件设计作品,因为这里表现的不仅是空间的灵性,更有作为设计师的他自己所要表白的格调和品位。用借景表现空间的气质现代的办公理念不光要整洁,还要通透。视线不是一进门就一目所及全部,而是透过玻璃、塑料磨砂板的隔断,空间就…  相似文献   

8.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处于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的围合界面形式对广场空间的影响 ,以及自然要素的处理、广场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过渡与转换原则和手法 .旨在从建筑设计出发 ,探讨建筑形态对广场空间的影响 ,提高广场设计的质量 ,同时也要求以城市设计的观点来设计建筑 ,只有这样 ,广场与建筑方可相得益彰 .  相似文献   

9.
自从城市广场存在以来,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生活现象。城市广场有一定的功能或主题,围绕该主题设置的标志物(纪念碑、雕塑、建筑物等)、空间的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要素。城市广场的形态不仅是各组成要素的总和,还应包括与城市广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空间的维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多样化发展,产生一系列新的过渡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如围闭式城市空间、交通性城市空间等。本文结合实例,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公共空间联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界面——从城市空间环境看建筑形态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鹏举 《新建筑》1997,(1):9-12
“界面”是从城市形体环境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特殊要素,在城市空间环境塑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分析了“界面”的意义和设计原则后认为,用“界面”意识来指导建筑设计,即换一种角度来看待和处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或许会有助于创造城市空间的整体秩序。  相似文献   

12.
如何理解像伦敦这样的城市?本文将亨利·勒菲弗(Henri Lefebvre)的思想与《不可知的城市》[1]中的实例结合,用以分析研究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如作为社会产物的空间、体现记忆中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历史建筑、社会特征(如性别、阶级、种族划分和性等)、对城市的切身经历、对资本社会和统治阶级特权的反抗以及所表达的建筑和艺术形式。伦敦这一城市所显示的是一个建造过程,包括博物馆、商业中心、纪念性建筑、酒吧、临时的艺术品和住宅等,以及其中各种各样的空间活动。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可以说对伦敦的理解不仅仅是包含一系列的有限的物质,而是还涉及一些不断进化的和可能的未知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个文化类的讨论会上,有位广东学者不经意地说出了一句题外话:东方明珠不过是"上海的睾丸"……与会者当时可能都将他的话理解为揶揄或嘲讽,我却以为这是对上海最好的恭维.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设计》2006,(3):48-55
本案位于天津大学青年湖畔,建筑面积6370平方米。在方形场地的限定下,设计结合场所环境及创作构思,将用地划分为南北两个楔形庭院,中间安排研究院主体建筑,其远眺视线直延伸至北侧湖面。院落四周用开凿巨大空洞的墙板围合,地面结合绿化、铺面、水体,构成一个“蕴涵文化气息、生气盎然”的室外空间。  相似文献   

15.
1 住区的平面构成与空间限定 金桥新村E区(见图1)商品住宅的规划初衷是创造一个高层低密度住区,平面布局以图案化为构成特色,同时形成序列性空间层次。规划设计依托统一多变的建筑形态,在基地内南北向疏密有致地布置了3组相对独立的弧形围合住宅组团,形成了住区初级的构成元素(住区三元素),沿基地西侧南北向布置了3栋点式高层住宅,通过系列化重复手  相似文献   

16.
周毅刚  袁粤 《新建筑》2003,(6):48-53
把中国可继承的城市空间形态限定在以明、清、民国三代为主的范围内,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的理论标准出发,对明、清城市空间形态作了基本分析和定位,对半殖民地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做了简要总结;在对世界城市发展方向作了分析之后,提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继承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演变的过程中,传统的城市尺度被放大,传统的城市形态被改变,从过去的小型街区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超级街区。城市空间也从被限定在传统的街巷之间,到自由地泛滥在现代建筑周围。大量的独立的强调自我的单体建筑已经充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广场的建筑学及社会学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广场围合的必要性,以成都天府广场为例,从广场边围的高度及形态、基面等角度分析了围合性对广场品质的影响,从而证明了空间围合在城市广场空间品质塑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姜洪庆 《新建筑》2010,(2):111-115
人类的生存空间应在大自然的框架下,顺着它的生灭结构作出有秩序的因果循环。西方社会经历了人与神的关系演绎,最终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空间观"。中国人则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上从一开始就直觉地顿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为之建立起一整套"宇宙空间观"。运用原型批评理论的相关知识,研究传统建成空间的价值判断与空间要素构建等基本问题,并对保护与传承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张华如 《安徽建筑》2001,8(1):32-32
一、城市离不开建筑 地球原本并没有所谓的“建筑”,只是随着动物的进化,开始有了原始的人类,人类想要一个居所用来保护自己而非埋葬自己。森林中有树枝、有树叶,把 4个较粗大的树枝立起来,形成四边形,并分别又立起相对的两排树枝,顶部相互搭接,然后在顶上覆盖上密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