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丹江口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发展新区是拓展丹江口中心城空间的重要途径。丹江口市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辐射带动能力,这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经济实力,也取决于自身的发展空间。从现在来看,丹江口市中心城区用地偏小,无法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整合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因此新区建设成为丹江口市新阶段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未来丹江口市实现持续发展和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撑。在城市规划新区并建设配套设施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手段,为此,需要政府积极做好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尽可能规划出完善、合理的城市新区,严格按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充分发挥政府规划的积极引导作用。本文从新区概念入手,结合城市规划工作实际,分析如何做好丹江口新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温州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新的引擎与动力,需要机制体制的创新与突破,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借鉴国家级新区经验,建设温州"瓯江新区",以提升中心城市发展;对"瓯江新区"空间整合与提升、产业培育与升级展开分析,突出产业平台的构建和城市功能的强化,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同时,从规划引领、机制突破、框架构建、市场运作等方面探讨困境突破方法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互促发展、良性互动的理想形态。该文运用产城融合发展定性评价体系,对璧山工业园区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规划与建设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璧山工业园区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或能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并就产业新区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5)
随着"重产业,轻城市"或"重城市,轻产业"的产业、城市发展问题的不断凸显,"产城互动"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产城互动"发展模式和贵安新区有关问题的探究,证明贵安新区实施"产城互动"发展模式的必然性,并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在城市和产业区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产城分离、职住不平衡等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本文基于产城融合理论及内涵,探索实现产城融合新路径,并结合成都天府新区的相关规划,具体阐述产城融合单元的具体实践,分析了成都天府新区在组合城市的内涵基础上以单元来构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评价其合理性与不足,旨在为后期产城融合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区域经济、交通等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台州急需新的战略空间来满足规模扩大的需求,因此台州城市的发展必须走"产城"互动发展的路子。本文从台州的实际出发,把产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探索产业与城市融合途径,挖掘产城联动发展的内在纽带,形成产业与人口不断升级的良性循环,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7.
以开发区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为背景,基于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和城镇发展基础,从产业经济布局与城镇规划融合、信息科技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新区建设融合等三方面,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人集聚发展,将开发区向综合型城市功能区转型。  相似文献   

8.
<正>产城融合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高度关联发展的典型体现,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在特定发展阶段下,产业、城市(城镇)及人口三者围绕城市(城镇)功能互动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城市(城镇)、人之间有活力的均衡协调及可持续性发展。一、产城融合发展的基本现状随着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总体布局的不断完善,广西产城融合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在产业布局方面:一是新增工业基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空间进入快速拓展时期,而目前很多城市新区功能构成过于单一,带来交通、环境、安全等诸多城市问题,在此背景下,新区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借鉴苏州、上海、成都等地的发展经验,对产城融合的内涵进行探讨,提出功能复合、配套完善与布局融合是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功能复合在山地地区和平原地区探讨的空间尺度不同,山地地区在组团内实现功能复合,平原地区20-30km2为功能复合的基本单元,并随单元主导的产业类型不同而略有不同;配套完善体现在城市新区级、产城一体单元级和社区级三个层面,每个层面配套不同类型的设施;空间融合根据单个企业占地规模与集群规模大小等因素划分为三种类型,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产城融合的空间组织模式.与此同时,从产业区转变为产城融合的城市新区具有一定的实施路径,首先产业先行,其次为产业人员配套居住、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最后随着产业区实力提升,在城市滨水地段、轨道交通站点等地区打造新区中心,通过分步骤有秩序的推进,实现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城市生活、生态、生产空间提出新的要求,产城融合是转型升级背景下,相对于过去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它把城市与产业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本研究通过探索产城融合的内涵及发展路径,针对嘉兴市存在的传统产业门类、产业空间低效、产城不协调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的产城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产城融合是在开发区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导致的共同需求。研究界定了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梳理了产业园区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和三种不同起步类型,阐述了产城融合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三大要素,并在产业园区一般四层次规划的基础上构建产城融合规划的五大模块空间建设的规划体系,通过建立产业和城市的网络空间单元耦合机制,试图为产业园区向功能齐全的产业新城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引导介入。  相似文献   

12.
新区作为城市扩张的必然产物,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河北省邢台市邢东新区为例,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对其核心区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分析邢东新区核心区的战略困境,明确其城市新核、产业引擎、战略绿芯、枢纽门户的战略定位,确定空间发展采取组团放射发展模式和“双核引领、轴线驱动、一带串联”的规划设计。本文为在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模式下进行空间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的发展形势下,区域经济成为寿光市发展的主题,空间引导思路随即产生变化,由单一的依托中心城区向区域联动转换。《寿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分析了区域发展态势和县域经济转型下的空间需求,提出了"海陆联动"的发展战略,在市域层面谋划支撑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城一区"空间结构。寿光市的全域空间规划思路对处在大都市区内部的县级单元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充分认识产业空间集聚和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准确把握工业化发展所处的阶段,是进行城市规划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前提。通过上海市临港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和建设用地变化分析,研究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发展互动的规律、问题和原因,探讨实现产-城融合的规划策略。引入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PEI分析,临港地区PEI偏低,反映出当前临港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导入速度相对过慢,产业发展没有带来相应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远没有达到产-城良性互动的阶段。产-城割裂问题是临港地区所处工业化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建议在产业发展规划、公共服务配套、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新的发展形势下,区域经济成为寿光市发展的主题,空间引导思路随即产生变化,由单一的依托中心城区向区域联动转换.《寿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分析了区域发展态势和县域经济转型下的空间需求,提出了“海陆联动”的发展战略,在市域层面谋划支撑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城一区”空间结构.寿光市的全域空间规划思路对处在大都市区内部的县级单元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临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空铁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赋予空港城及其港前区新的发展动能。多航站楼+会展驱动的港-产-城融合模式已逐步成为中心城市枢纽机场建设的新趋势,利用机场枢纽打造新的增长极亦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探索方向。由于机场限高的影响,其城市空间向高度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已成为航空港港前区高效集约建设发展的重要策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临空商务区业态功能、交通组织及地下空间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广州空港新城地下空间概念规划为例,在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交通组织、设计策略、产业组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研究及创新,以期为国际或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港前区及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是探索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以及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其发展路径体现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物联网IoT等信息技术的交融与互动。本文以雄安规划建设BIM管理平台为例,探讨CIM如何基于BIM、GIS以及IoT等聚焦城市全生命周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以及城市空间价值的倍增效应,探索在新区与建成区不同环境之下BIM以及多源空间数据的治理重点,并强调更为开放的人机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赵建才 《中州建设》2010,(18):48-49
近年来,郑州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在中原城市群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在交通、通讯、产业等方面加快融城步伐,在财政支持、社会发展、产业辐射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着力构建中心城市、卫星城市、重点镇、小城镇、中心村五级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同时,按照功能、产业、生态、空间、体制复合的新型城市理念,启动了郑州新区规划和建设,推动人口向城镇和农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努力构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三产协调、组团发展的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9)
我国城镇化建设目前已经达到了新的阶段,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产城融合是一个新提出的理念,各城市对该理念的运用都处在实验的阶段,尚没有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明确的操作模式和路径,并且许多城市在运用产城融合理念的过程中都产生了许多城市发展问题。本文通过数据与资料分析提出常州武进区利用特色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产业发展,建设生态绿化融合产城空间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以及提高土地利用合理性及利用率,加大城市建设中特色产业利用力度,进一步拓展城乡建设融资渠道,建立城区和产区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陈珺  石晓冬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Z1):1143-1146,1153
北京的新城是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地区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在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同时,如何规划建设健康新城,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作者尝试以亦庄新城为例,在新城中心地区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方式,促进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协同发展,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城提供一种选择方式.借鉴国内外新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经验,进一步探讨北京新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前景与可能的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