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复合萃取剂在微分散萃取湿法磷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名义孔径为20μm的烧结网作为分散介质,以水/磷酸/TBP+异丙醚和水/磷酸/TBP+煤油作为体系,研究了相比、磷酸质量分数、流量对萃取率及单级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磷酸/TBP+异丙醚体系的萃取率与单级效率优于水/磷酸/TBP+煤油体系。相比对萃取率及单级效率的影响较大;磷酸质量分数对萃取率的影响较大,对单级效率的影响较小;而流量对二者的影响均较小。以TBP+异丙醚为复合萃取剂,在流量为1000mL/min,磷酸质量分数为50%,相比为4∶1时,萃取率可达44.40%,单级效率83.32%,反萃率80.21%。 相似文献
4.
为改进湿法磷酸净化中桨式搅拌器,在水/磷酸/TBP+煤油体系中,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4种搅拌器的萃取效果和功率消耗。结果表明,影响磷酸萃取率的因素由主到次为:搅拌器类型、反应时间、搅拌转速、相比、桨槽比;影响单位体积功率消耗的因素由主到次为:搅拌器类型、桨槽比、搅拌转速、相比、反应时间。通过综合平衡法获得的优化方案为:大三角搅拌桨,桨槽比1∶3,搅拌转速300 r/min,相比为4∶1,反应时间为8 min。在此条件下,磷酸萃取率为41.21%,单位体积功耗为0.26 kW/m3。 相似文献
5.
6.
7.
采用筛网孔径为75 μm的微分散轮盘萃取塔净化湿法磷酸,在TBP+煤油/磷酸/水为体系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浓度为55%的湿法磷酸的萃取及反萃特性,考察了不同转速、总体积通量和相比对萃取率和反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萃取率随转速及相比的增大而增大,随总体积通量的增大而减小,最优萃取条件:转速为250 r/min,总体积通量为56.62 L/(m2?min),相比为4,磷酸萃取率可达55%;反萃率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相比及总体积通量的增大而减小,最优反萃条件:转速为300 r/min,总体积通量为56.62 L/(m2?min),相比为6,磷酸反萃率可达85 %。通过量纲为1化拟合出体积传质系数经验计算式为KXa=1.53×10?3p?0.28135Fr0.344493W/D,与实验规律吻合,可以为工业放大设计和优化提供了较好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9.
介绍湿法磷酸快速萃取技术在小磷酸(<3.0万t/aP2O5)装置上的应用,分别介绍2种技改工艺的工艺流程、需增设备,技改前后主要工艺控制指标与技经指标;该技术可使磷酸生产能力由1.5万tP2O5/a增加至4.5万tP2O5/a,真空冷却工艺比增大排风量工艺年节省电费约33万元(0.45元/kW·h);增大排风量工艺年可副产800t氟硅酸钠,获利约32万元(按每吨利润400元计)。工厂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1种技改工艺。 相似文献
10.
在设计的新型微孔分散轮盘塔中,采用微孔分散技术对萃取过程进行强化传质,以磷酸/水/TBP+煤油为实验体系,研究了该萃取设备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特性。考察了孔径为75μm的微孔网分散轮盘在不同相比、转速、停留时间下对萃取率和反萃取率的影响,并在不同转速下与普通转盘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分散轮盘比普通转盘有较好的分散效果,其中转速对其有明显影响;萃取的适宜条件为转速250 r min 1,相比4:1,停留时间10 min,磷酸萃取率可达54.92%;当转速250 r min 1,相比为6,停留时间15 min,磷酸反萃率可达85.33%。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采用乳化液膜法对湿法磷酸中铁的分离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载体对除铁率影响最大,溶剂和反萃取剂的影响相对较小;较优的液膜物质组成为:N205为表面活性剂,CH3(C8H17)3NC l为流动载体,环己烷为膜溶剂,盐酸为反萃取剂。在实验条件下,随表面活性剂量和载体量的增大,除铁率都是先增加后降低;当盐酸浓度小于3 mol/L时,除铁率是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但是当盐酸浓度太大时,由于液膜的破碎率上升,导致除铁率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磷酸二氢钾在当前的磷酸盐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其应用涉及到工业、农业、医药以及食品等多个行业。以尽可能低成本的原材料与更简易的工艺流程来生产具备更高品质特性的磷酸二氢钾为时下所需。以湿法磷酸与氯化钾为原料,进行了有机溶剂萃取法制备磷酸二氢钾的工艺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在溶配过程中氯化钾与磷酸物质的量比对氟离子脱除率的影响;氯化钾与磷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萃取相比对萃取率及杂质脱除率的影响;不同洗涤相比对五氧化二磷洗涤率的影响;反萃取以及磷酸二氢钾浓缩结晶的相关工艺。通过实验确定湿法磷酸萃取制取高品质磷酸二氢钾适宜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30 min,氯化钾与磷酸物质的量比为1.0,洗涤相比为12。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磷酸二氢钾产品纯度高达97%,达到磷酸二氢钾农用级优等品标准的要求,同时五氧化二磷回收率可达到96%。 相似文献
15.
磷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生产磷酸及磷酸盐的方法主要采用湿法,但湿法磷酸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在利用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的过程中,大量金属离子杂质以不溶性磷酸盐的形式沉淀出来,其中不溶性五氧化二磷的回收利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采用碱解工艺设计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液固比、n(Na2O)/n(P2O5)、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氢氧化钠分解湿法磷酸萃余渣(难溶性金属磷酸盐)效果的影响,并选出适宜的反应条件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二次回归正交实验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液固比为30 mL/g、n(Na2O)/n(P2O5)为3.31、反应温度为82 ℃、反应时间为4.05 h。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五氧化二磷的回收率可达到92.48%,反应碱液可进一步作为生产磷酸三钠的原料而加以利用。该研究得到了一种利用湿法磷酸萃余渣的合理方案,并给出了相关参数,为该方案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对萃余渣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膜分散方法研究了湿法磷酸的萃取特性,以水/磷酸/TBP+煤油为实验体系,以不同名义孔径的不锈钢纤维烧结膜为分散介质,在自制的萃取器中研究了流量、膜孔径、煤油含量、相比、磷酸浓度、萃取室体积和停留时间对单级萃取效率的影响,找出适宜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流量增加,单级萃取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减小膜孔名义直径,增加磷酸浓度,单级效率升高;适度增加萃取室体积,延长停留时间,对萃取有利;萃取剂中混加煤油,萃取效率下降。在分散相流量为1000 mL/min、采用10 μm的不锈钢烧结膜、煤油体积分数为20%、相比1∶1、磷酸质量分数在30%~70%、萃取室体积为30 mL的情况下,单级效率可以达到96%。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了以工业级湿法磷酸净化酸为原料,采用间歇式冷却结晶的方式,制备出食品级及高纯磷酸晶体。通过实验主要考察了搅拌速率、降温速率、助长剂用量、养晶时间对磷酸结晶提纯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搅拌转速为400 r/min、降温速率为4 ℃/h、助长剂用量为0.15%~0.2%、养晶时间为1.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产品达到了GB 3149—2004《食品添加剂 磷酸》食品级磷酸及以上的质量要求,并且产品附加值高。该方法为工业级湿法磷酸净化酸生产高品质磷酸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