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8)
资管管理行业是金融发挥其资金融通功能的核心环节。近年来,随着居民和企业财富的不断积累,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虽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在前期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风险,在国家推动金融行业治理的统一安排下,监管部门推出《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行业进行统一规范和监管。资管新规的核心要点包括打破刚性兑付、实施穿透式监管、对金融产品实施净值化管理、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规范资金池业务等。本文在分析资管新规核心要点的基础上,对资管新规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0)
近几年,随着银信合作业务的不断拓展,国内的金融产品种类逐渐丰富,同时,银信合作还为投资者拓宽了投融资渠道。不过,也正是因为各种业务规模的发展,银信合作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风险和隐患,这些隐患加大了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风险防范的难度。《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正式发布,银信合作的监管重点逐渐转向去通道、去杠杆、去嵌套、限制非标投资四个方向。在资管新规下银信合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需要进行业务调整来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所以本文主要研究资管新规下银信合作业务的限制以及未来银信合作的可行性和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金融去杠杆近半年来屡被国家管理层提及,已成为共识。今年年初货币市场"缩短放长",融资利率中枢抬升的情况下,4月份以来,银监会发布10道金牌,针对银行间同业和理财等业务监管(例如6号和46号文),发布更具操作性的细则。例如,同业和理财纳入流动性风险,同业负债不得超过总负债的1/3,控制同业和理财多层嵌套和加杠杆融资。在资产端,坚持"穿透式监管",打击银行借助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通道,绕开监管为地产和融资平台等非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5)
在银信合作和票据信托被监管机构叫停、银行出表需求增加及券商资管业务松绑的大背景下,银证票据通道业务的开展及其大幅扩张直接促成了当前券商资管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同时,由于涉嫌违规操作、触碰监管红线,银证票据通道业务已经引起了业内的广泛争议及监管机构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
"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为商业银行提高资金周转率、分散流动性风险、改善盈利水平等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但其前提是要防控好其中的潜在信用风险。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相关研究的归纳梳理,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收益稳定、信用风险较低的投资途径。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小银行会面临入池资产筛选标准不统一、资产池现金回收收入波动性大、信用等级不高等问题。鉴此,本文提出了引导信贷资金均衡分配、严格控制基础资产质量、加强贷后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6)
上市公司内部人持股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股权管理和穿透式监管的主要抓手之一,也是上市金融机构股权管理规则的基础。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防范内幕交易、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增强市场透明度,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对持股披露义务主体、披露标的证券和应披露权益范围的穿透认定三个方面。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内部人持股披露制度存在规则文件法律效力层级较低、形式认定原则对披露主体的覆盖范围不足、披露标的不全面制约持股权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等问题,导致监管"看不穿""看不全",增加了风险识别预判难度。美国自1934年《证券交易法》颁行以来,在证券法层面确立了内部人持股披露制度,建立了分别以"受益所有人""权益证券""经济利益"标准为核心、以实质监管为理念的内部人身份、持股标的及持股权益范围穿透识别和披露规则体系。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改革完善上市公司内部人持股披露制度,通过修订《证券法》提升相关监管规则的效力层级,并细化内部人身份、持股标的证券和持股权益范围的穿透识别规则。  相似文献   

7.
正作者简介:《资管新时代:投资者适当性理论与实践》作者是平安集团副首席风险执行官杨峻,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首席风险执行官,上海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曾任职浦发银行20年,有着丰富的银行实务与管理经验。内容简介本书首先阐述资管新规的监管逻辑,投资者适当性的痛点与解决思路;对投资者适当性的本源进行探讨,重点阐述投资者适当性的理论基础及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9)
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投资意愿的增强和监管的开放,投资者迫切需要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在此背景下大资管应运而生。刚性兑付是银行理财业务一直存在的现象,而2017年"一行三会一局"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管意见》),使得商业银行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转型后如何应对刚性兑付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刚性兑付的成因及影响和大资管时代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商业银行应对刚性兑付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7)
资管新规要求信托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净值化管理,根据产品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配,信托公司不能做出保本保收益的承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信托产品净值化管理有助于打破刚性兑付,给信托公司的长远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长期以来,信托产品主要投向非标领域,净值化改造中遇到较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监管机构和信托业协会建立相关流转市场、统一估值标准。  相似文献   

10.
近期,越来越多的公私募基金和券商资管开始发行定增产品.定增基金俨然成为继保本基金之后回避市场波动风险、寻找稳定收益的又一避险利器. 在股市风险得到较充分释放之后,定向增发的投资机会开始显现. 定向增发又称为非公开增发,上市公司如果想补充流动资资金,收购资产,或引进战略投资者,往往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