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
2019年1季度,股市出现了一轮较为有力的估值修复行情,流动性也大幅改善。更值得注意的是,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恢复改善至少领先了现货市场行情半年时间。本文在系统梳理这半年里股票市场资金运行和宏观政策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沪深港通北上资金等推动市场筑底的主要力量,并通过统计和实证分析印证了股市调整期股指期货成交持仓的持续改善对股票现货市场不断积累筑底力量的积极作用。本文的发现补充了现有研究关于股指期货功能积极作用的最新证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5):93-94
党中央从国家和党的事业全局出发,作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决策部署,这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辅相成,金融制度改革需要深化,金融服务的实体经济能力需要增强,直接融资比重需要提高,从而促进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
期货合约引入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备受争议,且现阶段金融周期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也备受关注。故本文以沪深300股票指数及对应的期货合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EGARCH模型,探究股指期货的引入能否有效抑制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在金融周期波动下,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并从期货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解释股指期货对于现货市场的作用机理。最终得出结论: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可以有效抑制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而在金融周期的剧烈波动下,股指期货的引入会反向加大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股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可以有效抑制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而投机交易则增大现货市场的不稳定性,并且在金融周期波动较低时,期货市场交易对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9)
股指期货是世界上交易量和流动性最好的金融衍生产品和证券市场最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是证券公司、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资金管理的避险工具,目前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重大的金融创新,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本文将从期货的概念、期货市场的发展以及对国内外股指期货发展现状的分析,来研究我国股指期货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2)
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风险。在当前分业监管模式下,如何强化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的协调,防止影子银行过度扩张以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全国118家商业银行2005~2018年的微观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探究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发展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并深入探讨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宽松型货币政策会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影子银行业务,而资本监管会对此效应产生抵消作用,且其抵消作用在货币紧缩周期更为显著。鉴此,本文提出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优化宏观审慎工具间的协调配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
2018年12月3日,相关资产管理人士期盼已久的股指期货市场之门真正重新开启。由于2015年年中股市的异常波动,此后三年多来,在严格管控措施下,不仅股指期货的功能受到紧紧束缚,而且A股市场并没有脱离大幅波动的特征。不仅在我国,1987年10月美国股灾期间,股指期货对于股票市场走势的作用同样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激烈争论。美国SEC和CFTC两大监管机构、CME聘请的独立调查委员会(米勒等)先后完成了针对股灾的研究分析报告。这三方重量级研究报告,都深入分析和论证了股指期货在股灾期间所起的作用。虽然三方报告都直接或间接地否定了股指期货的"瀑布效应"是股灾发生的原因,但由于三方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入程度不同,对股指期货市场作用的具体观点仍有一定的差别。本文综合比较了三方报告的分析和结论,并提出几点启示,以期能够提高我国各界相关人士对股指期货的正确认识,正确评价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
基于国债期货市场2013年9月到2014年12月的5分钟和每日交易数据,从流动性、套利机会、价格发现功能三个维度,全面评估了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当前市场存在着从期货向现货的信息传导,已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但市场的流动性水平依然不高,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套利机会。最后建议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应有序、审慎引导商业银行等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交易,推动国债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
在对国债收益率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别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显示,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的短端影响均强于长端;国债收益率在货币市场上的传导效果"优良",而在资本市场上的传导效果"微弱"。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应关注短期收益率与长期收益率的关系,将着眼点放在整条国债收益率曲线上,并从发行环节和交易环节多途径提高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流动性,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7)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市场结构分割明显,调控工具结构配合不协调,期限结构不合理,市场参与主体结构单一,成为国债收益率曲线成熟生成的结构性瓶颈障碍。需要构建协调互动的国债统一市场结构体系,形成调控工具结构相互配合的政策协调体系,优化国债发行期限结构系列,推进市场参与主体结构多元化,形成国债收益率曲线健全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
"双支柱"调控框架中货币政策侧重稳定物价,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宏观审慎政策侧重逆周期调节以防范系统性风险,目标并不尽一致。针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在一个经济周期里两种政策可能会产生冲突:复苏阶段产生I型冲突,即扩张的货币政策与扩流入的宏观审慎政策两者可能存在冲突;经济高涨阶段产生II型冲突,即紧缩的货币政策与控流入的宏观审慎政策两者可能存在冲突。运用我国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近些年以来存在4次可能产生冲突的时机:2010年3季度至2012年2季度、2014年3季度、2015年1季度和2018年2季度。最后提出通过识别风险、加强政策目标设计与协调、降低协调成本三大措施,促进双支柱在跨境资本流动领域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