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1,(3)
<正>中国共产党地下党领导下的"一二·九"运动,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面向国际进行了宣传。珍藏在清华大学档案馆的两份外文宣传单,就是生动的例证。这两份宣传单收录于当年国立清华大学留下的原始档案《国立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救国委员会主编的一二·九、一二·一六等抗日救亡刊物》卷。宣传单包括《罢课宣言》和《学生之声》两篇内容,各有英文版1页和法文版1页,共4页。其中英文《罢课宣言》落款注明:"北平国立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1935年12月16日发布。"  相似文献   

2.
更正     
《建筑》2014,(8)
<正>《建筑》2013年第11期企业栏目文章《BIM在昆明新机场航站楼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营中的应用》(P39~P44),供稿单位署名应为"昆明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文中有关技术成果研发单位应为"清华大学"。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3.
《辽宁建材》2006,(5):18-18
梁开明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材料研究院环境材料研究一室首席专家,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工程分会委员《,超硬材料》杂志编委。简历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金属材料专业,1981年3月获清华大学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0年5月获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材料物理博士学位,曾任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客座教授,1993年晋升教授,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1992~2000年任清华大…  相似文献   

4.
张德沛 《建筑创作》2006,88(10):160-162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从军队退伍后考入了西南联大先修班.1946年随学校返回北京。我选择清华大学建筑系有两个原因其一,我喜欢建筑专业,其二.我是梁启超的崇拜者。他不屈不挠.反对帝制的革新精神令我敬仰。得知清华大学新建建筑系的系主任梁思成先生是梁任公的长子.而且当时被誉为“国宝”。他热爱祖国建筑.留学美国回国后拖着半残之躯.与他身患重病的夫人、一代才女林徽因先生,一同风尘仆仆地奔走于祖国大地南北,跋涉山川.对祖国城乡传统建筑进行艰苦的测绘和研究。他们热爱祖国.寻密探奥.坚持不懈地研究祖国建筑文化的精神令我敬佩万分.使我在昆明就意无反顾地选择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里所编辑的学生名录里得知.西南联大分到清华大学的本科生有888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国立大学时期(1928 年 8 月—1937 年 7 月) 的清华校园设计理念和空间建设结果为研究对象,以在任校长和主要建筑师为界,将国立清华大学时期分为“罗家伦与杨廷宝时期”和“梅贻琦与沈理源时期”两阶段,论述两个阶段的办学目标、校园建设观念、相应的设计策略及建设成果。校长与建筑师分别从办学和空间角度出发, 形成合作和碰撞。行政方与设计方的互动为探究国立清华大学校园演变提供了具体和动态的视角,促使今天更深入地理解国立大学时期清华校园从 1930 年“罗家伦与杨廷宝时期”规划宏图的诞生和初步实施,到“梅贻琦与沈理源时期”基于现实对既有规划的偏离和调和,这一颇具争议的重大“转向”背后的一贯性。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0月17日18点17分,我国预应力钢结构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陆赐麟老师在北京普祥中医肿瘤医院逝世,享年88岁。陆赐麟教授,1929年2月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绍兴。195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后,入清华大学土木系读研究生。1955年在清华大学钢木结构教研室任讲师。1956年去前苏联深造,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研究生院,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80-1990年在北京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1)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保存中国的教育精华,国内多所高校内迁云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是当时最著名的内迁高校之一。它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的。虽然时局动荡,内忧外患,但西南联大却创造出了教育史上的奇迹,这正是不朽的西南联大精神影响的结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弘扬和发展,对我们当下学校发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筑》2018,(18)
正1978年12月23日,在离开中国大陆43年之后重访大陆的国际知名建筑师贝聿铭,在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一个教室里演讲,介绍他设计的一些作品,包括当年刚刚落成的华盛顿国立美术馆东馆。1979年3月15日,《世界建筑》杂志试刊第1期面世,介绍了欧、北美、亚三大洲20世纪70年代里的10多个新建筑。这两件事可看作中国建筑界对外开放之初的两个"小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9.
曾昭奋 《世界建筑》2005,(6):105-105
1978年12月23日,在离开中国大陆43年之后重访大陆的国际知名建筑师贝聿铭,在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一个教室里演讲,介绍他设计的一些作品,包括当年刚刚落成的华盛顿国立美术馆东馆。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张军先生,国家注册一级建筑师,云南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88年毕业进入同济大学就读城市规划设计,1991年毕业后至云南省设计院工作,曾任云南省设计院创作中心主任、建筑分院院长、副总建筑师,其设计的昆明海埂会议中心项目获2015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优秀设计二等奖。近日,《建筑设计管理》委托郭莉莉对张军先生进行了一次专访,希望透过此次专访,带领广大读者品味建筑设计之"滇"风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