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果说“陶院现象”的得名带给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景德镇陶瓷学院,以下简称为“陶瓷大学”或“陶瓷学院”)人被外界肯定的欣喜,那么“陶院现象”: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教育成就展不仅是更加自信的景德镇陶瓷大学人关于学校历史沿革和育人成果的总结,也是对学术脉络进行自我梳理的初步呈现。如姚永康先生在回忆中所述,“陶院现象”一词的首次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钱绍武教授对陶瓷学院培养出多位在高校及艺术界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所发出的感慨之言,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现象的出现,每天都在发生,都有新的变化,但是值得传颂和发扬光大的现象不多,在艺术上称之为现象的更少,“陶院现象”作为一个艺术现象,是历史的必然,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逻辑的现象,它所呈现出的艺术形态和文化特质值得持续跟踪、追溯和记录梳理。因此,在各式各样创作展览活跃的今天,“陶院现象”——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教育成就展格外引人注目。景德镇陶瓷大学通过举办此次展览和研讨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陶院现象”不一样的分量,引起了不同身份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陶院现象”的先生们追忆往昔,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11月16日,“陶院现象”——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教育成就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开幕。在21世纪以来的所有艺术展览中,像“陶院现象”展这样令人欢欣鼓舞的展览并不多见。它不仅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景德镇陶瓷学院,以下简称为“陶瓷大学”或“陶瓷学院”)美术系发展历史的回顾,也是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发展历程的一个侧影。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说明其不仅具有了显著的文化体现,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影响,同时,它本身具备了鲜明的、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质。  相似文献   

4.
陶瓷时讯     
正2016年4月18日,陶院更名景德镇陶瓷大学,这是江西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件大喜事,景德镇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喜事。景德镇陶瓷大学遵循"诚朴恕毅"的校训精神,秉承"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的办学宗旨,植根行业、服务地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江西经济建设和我国陶瓷事业发展培养输出了大批陶瓷专门人才,被誉为中国的"陶瓷黄埔",形成了独特的  相似文献   

5.
<正>景德镇是国际瓷都,在陶瓷项目上应以国际水平来要求,景德镇陶瓷大学也应是世界一流的。千年景德镇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如今的景德镇更是上了一层楼,她不仅保留、发展了与实用相结合的工艺品,同时还大力推动了“从工艺品走向纯艺术,从民间艺术走向民族艺术”这一超历史的发展。这里就离不开陶瓷大学的巨大贡献,尤其这四十余年来,陶瓷大学无论在培养精英方面还是在陶艺创新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督陶官,不仅是景德镇陶瓷历史中的一个人物群体,更是独具魅力的陶瓷文化现象,是景德镇官窑文化的一个缩影……”6月10日下午,一场以督陶官文化与景德镇为主题的研讨会在我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
4月9日下午,市瓷局组织市文广局、陶瓷馆、陶协、陶院陶瓷考古研究所、市官窑研究所、珐琅彩研究所、古彩研究所、明清陶瓷研究院、国瓷研究所、佳洋陶瓷、宝瓷林瓷业、相关仿古陶瓷大师及江西日报、景德镇日报、景德镇电视台、景德镇在线、了了亭等相关媒体召开景德镇官窑历史及仿古瓷制作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就仿古瓷本身而言,作为陶瓷艺术的一种,同样具有陈设和收藏价值,只要标明仿自"某某朝代某某作品",制作越精良,仿制越到位,收藏价值就越高。这是因  相似文献   

8.
林少婷 《中国陶瓷》2007,43(7):26-28
简要回顾了在改革开发20多年的时间内,景德镇陶瓷产业与景德镇金融行业之间的发展关系,并从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金融行业支持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对策。 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称都之源。陶瓷产业给景德镇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和荣耀,也奠定了“中国瓷都”的历史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国内其它产瓷区相比,我们在不少的领域都落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金融行业应如何支持景德镇陶瓷产业加快发展,迅速摆脱这种被动局面,重振瓷都雄风,我们将从三个方面作如下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徐巧云 《陶瓷》2024,(2):15-16+67
笔者通过分析“景德镇模式”的发展历程以及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如何得以形成且发展,发现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本文旨在揭示“景德镇模式”如何推动了陶瓷艺术的繁荣与创新,陶瓷艺术又如何给“景德镇模式”带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珠山八友”将国画艺术与文学艺术引入陶瓷装饰,并注重陶瓷画及其它工艺特点,注重作品题材与艺术形式上的开拓与创新,将景德镇陶瓷绘画推上一个新的艺术高峰,给景德镇陶瓷装饰带来深刻影响。由于“珠山八友”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因此,谈景德镇陶瓷艺术,就必须讨论“珠山八友”。只有讨论到“珠山八友”,则关于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探讨才有深度,才得以全面、完整。  相似文献   

11.
近日,"探索孤旅"钟小华、陈国富陶瓷艺术展在美院艺术陶瓷馆开展,市文广局、市文联、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省陶研所、陶院、景德镇学院、市陶研所、陶瓷艺术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余仰贤、戴荣华、赖德全、李文跃等陶瓷艺术家及众多陶瓷艺术爱好者参观了展览。王锡良大师还当场为钟小华题字:千窑一宝,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12.
《陶瓷学报》2021,(1):175-180
为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精神,努力开拓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学术交流新平台、引领陶瓷科技进步,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共同主办,《陶瓷学报》期刊社、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承办的“陶瓷...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6月10日上午,"陶瓷的人文世界"首届陶瓷与文化论坛开幕仪式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国际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作为陶瓷界内的黄埔军校——景德镇陶瓷大学举办陶瓷与文化论坛,它主张跳脱陶瓷的视角看陶瓷,丰富拓展了陶瓷的人文世界,揭示了陶瓷与文化之间历史辩证关系,以陶瓷为载体畅想文化在时间空间上的沉淀和表现形式。继而反作用力于器物造物的审美观感。此次论坛在探讨陶瓷所呈现人文价值的同时,对现代陶瓷艺术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陶瓷创意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景德镇充分利用历史上形成的“多元性”陶瓷技术基础,并积极发挥当下陶瓷艺术行业中各种专业人才的潜能和智慧,将景德镇艺术陶瓷创新和生产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询历史文案、采访记录等方法,梳理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创办历程,试着挖掘探索景德镇陶业教育的脉络,以历史性的眼光审视景德镇陶瓷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陶瓷》2007,17(3):I0016-I0016
程云 出身于景德镇陶瓷美术世家,祖父程大有开创刷花人物瓷画,有“刷花大王”之称享誉海内外,程云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班。任教于景德镇学院艺术系,副教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陈雨前 《中国陶瓷》2005,41(3):85-86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著作。它系统地考察和论述了陶瓷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论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构成体系与范畴,深入地探讨了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论述了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名人和景德镇陶瓷文献等,基本涉及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结合史籍和最新出土的实物,对“新平冶陶,始于汉世”的记载进行了考辨,并提出了新的见解。本书用文化的观点和从文化的视角,第一次明确地…  相似文献   

18.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著作.它系统地考察和论述了陶瓷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论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构成体系与范畴,深入地探讨了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论述了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  相似文献   

19.
郑富年 《陶瓷学报》2011,32(4):631-635
长期以来,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变革一直与赣文化演变进程紧密相连.陶瓷艺术中的文人意识、宗教特点、造型和装饰艺术大多是由赣文化延伸而来,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中,滋生、发展、成熟和变异,直至会聚成景德镇陶瓷文化独有的面貌,积淀了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因此,反思赣文化和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中内在的关系,了解它们之间的内涵与价值,无论对于学者还是陶瓷艺术家,都有着“借古开今”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景漂"是我国独特的陶瓷文化现象,笔者分析了"景漂"的由来、含义、特征、现状,并透过"景漂"文化现象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景漂"人涉足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他们给景德镇陶瓷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思想、新创意、新技术、新工艺,大大促进了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