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王浆中6种糖的含量。方法 样品经适量水溶解后, 加入乙酸锌、亚铁氰化钾溶液各2.5 mL,涡旋混匀, 用水定容至50 mL,8000 r/min, 4 ℃离心3 min。滤液过0.45 μm液水相膜,采用ZORBAX Carbohydrate Anlys. Col(4.6 mm×150 mm, 5 μm)色谱柱,流动相: 乙腈-水=70:30 (V:V),等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本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葡萄糖1.05~3.0 g/100 mL、果糖0.84~2.4 g/100 mL、蔗糖0.05~0.56 g/100 mL、麦芽糖0.05~0.56 g/100 mL、吡喃葡糖基蔗糖0.005~0.05 g/100 mL、麦芽三糖0.05~0.56 g/100 mL,相关系数分别为葡萄糖1.0000、果糖0.9999、蔗糖0.9997、麦芽糖0.9999、吡喃葡糖基蔗糖0.9990、麦芽三糖0.9998,6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2 g/100 g。蜂王浆中糖的回收率为97.0%~101.0%,精密度为2.6%~9.1%。利用该方法测定15个蜂王浆样品,蜂王浆中果糖含量为3.3%~7.5%,葡萄糖含量为3.5%~8.6%,蔗糖含量为0.2%~1.9%,麦芽糖含量为0.2%~0.7%,吡喃葡糖基蔗糖含量为0.3%,麦芽三糖含量为0.2%。结论 该法前处理简单、测定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作为标准方法对蜂王浆中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吡喃葡糖基蔗糖和麦芽三糖的快速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2.
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溶剂萃取和大孔树脂对油菜蜂花粉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富集黄酮,然后对不同极性组分进行抑制α-葡萄糖苷酶实验,并利用红外光谱(IR)和液-质联用(LC-MS)对体外降糖活性最高的组分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酮类物质在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中起主要作用;AB-8大孔树脂纯化得到的PEFS-3组分总黄酮含量为68.77%,IC50为72.16μg/m L,远小于阿卡波糖的IC50(1124.86μg/m L),表明其抑制效果强于阿卡波糖;PEFS-3组分中共鉴定出5种主要物质,其中4种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4’-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第5种推断为亥茅酚苷或黄烷醇,具体结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油茶籽种仁中2个主要黄酮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Ⅰ)和山奈酚-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Ⅱ)的提取工艺;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建立了2个主要黄酮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以80%甲醇按照料液比1∶50(g/m L)在80℃条件下回流提取60 min,2个黄酮苷的得率最高,11个品种油茶籽种仁中黄酮苷Ⅰ质量分数为1.28%~2.98%,黄酮苷Ⅱ质量分数为1.42%~2.37%。该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不同品种油茶籽种仁中主要黄酮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黄精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黄精的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相中分离到3个甾体皂苷,经1H-NMR13C-NMR、135DEPT测定分析,鉴定出这3个化合物分别是薯蓣皂苷元-3-0-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葡萄糖苷,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葡萄糖苷.其中皂苷I和Ⅲ在黄精中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研究油菜蜂花粉黄酮的组成,采用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脱脂和柱层析分离方法对油菜蜂花粉黄酮进行研究,得3个黄酮类化合物,经1 H-NMR、13 C-NMR,分别鉴定出3个黄酮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为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与HPLC-MS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油茶籽种仁中2个主要黄酮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Ⅰ)和山奈酚-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Ⅱ)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并用于“长林”系列油茶品种间黄酮类成分含量评价;优化油茶籽种仁中2个主要黄酮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 (4.6mm×250mm,5μm) 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比较甲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黄酮苷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以80%甲醇按照料液比1:50(g/mL),在80℃条件下回流提取60min,2个黄酮苷的得率最高,11个品种油茶籽种仁中黄酮苷Ⅰ质量分数为1.28%~2.98%,黄酮苷Ⅱ质量分数为1.42%~2.37%。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不同品种油茶籽种仁中主要黄酮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刺五加花色苷的提取条件,并对该花色苷的组成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的种类、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提取液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刺五加果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Triple-TOF/MS)对刺五加花色苷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刺五加果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8︰1 mL/g,果胶酶的添加量4.2‰,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3.0 h,在此条件下刺五加果的花色苷含量达到6.00 mg/g。经过UPLC-Triple-TOF/MS分析其中主要花色苷为矢车菊素3-O-(2-O-β-D-吡喃木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结论 利用果胶酶法来制备刺五加花色苷是可行的,所得刺五加花色苷为矢车菊素3-O-(2-O-β-D-吡喃木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6):208-212
采用红曲老醋浸泡大豆,对大豆自身的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E.C.3.2.1.21,BG)促进大豆中异黄酮的转化进行研究。用合成底物p-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测定大豆BG酶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大豆BG酶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浸泡4 h时酶活达到最高为0.74 U/g。在内源BG酶解和酸解的共同作用下,结合型异黄酮的糖苷逐渐被水解,其中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和β-葡萄糖苷型含量显著下降,分别降低47.39%和36.27%;苷元含量显著上升,增加12倍。食醋浸泡有利于提高大豆的生物效价。  相似文献   

9.
由于蜂蜜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此在我国长期被视为药食同源食品。蜜蜂在采集酿造花蜜过程中,会不断向花蜜中添加各种物质,从而加快花蜜向蜂蜜的转变。蜂蜜中含有淀粉酶、蔗糖转化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萄糖苷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酯酶等多种酶,它们大多来源于蜜蜂咽下腺分泌,也有少量来源于植物的花蜜或花粉。蜂蜜中的酶在蜂蜜酿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花蜜转变为蜂蜜的关键物质,同时也是蜂蜜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对蜂蜜中主要的几种酶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蜂蜜品质(新鲜度、糖浆掺假和热加工等)监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以期为酶活指标在蜂蜜质量控制中的进一步应用和蜂蜜品质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贤  顾振宇 《食品与机械》2015,31(6):88-91,104
旨在通过分析不同酿造程度蜂蜜的理化指标和糖组分,找出蜂蜜在成熟过程中糖分的变化规律,从而获得评价蜂蜜品质的特征性指标。分别测定不同酿造程度蜂蜜的水分含量、锤度、酸度、pH值、电导率,并采用HPLC—ELSD法定量分析在蜂巢内酿造不同时间的5种蜂蜜的糖组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可知,不同酿造程度的蜂蜜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由主成分分析可知,果糖、海藻糖、葡萄糖、麦芽酮糖、吡喃葡萄糖基蔗糖是引起不同酿造程度蜂蜜差异性的主导因素。因此,海藻糖、麦芽酮糖、吡喃葡萄糖基蔗糖可以作为鉴别不同酿造程度蜂蜜的特征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的化学成分。方法溶剂提取后,利用正相硅胶色谱,反向制备色谱,ODS柱色谱等手段对该植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电子轰击质谱(E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分离鉴定为β-谷甾醇(Ⅰ),槲皮素(Ⅱ),胡萝卜苷(Ⅲ),豆甾醇(Ⅳ),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Ⅴ),熊果酸(Ⅵ),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糖苷(Ⅶ),葡萄糖(Ⅷ),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Ⅸ),山奈酚(Ⅹ)。结论化合物Ⅱ,Ⅹ为种首发,化合物Ⅵ,Ⅷ为属首发。  相似文献   

12.
以α-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为原料,合成了2,3,4,6-四-O-异丁酰基-α-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Ⅰ)、2,3,4,6-四-O-异戊酰基-α-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Ⅱ)、2,3,4,6-四-O-3′-甲基戊酰基-α-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Ⅲ),并根据1H NMR和HRMS进行了糖酯结构确证。结果表明:①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②葡萄糖苷与酰氯的物质的量比为1∶4.4或1∶4.6,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 h,目标糖酯的合成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引言 异麦芽酮糖(6—O-α-D-吡喃葡糖基-D-果糖,Isomaltulose)是一种还原性糖,在天然蜂蜜和甜菜汁中少量存在,具有与蔗糖最为类似的物理性质和口感。它及其糖醇具有低能量、低吸收、防龋齿性能,可供糖尿病人群和减肥人士食用,食用安全性高(被美国FDA给予食品安全最高等级“GRAS(公认安全)”,对其每日摄入量不作限制),不会令人产生腹胀、肠鸣等不良反应。更值得一提的是拥有极低的吸湿性,用它做的硬糖不会像用普通糖或其他糖替代品一样变黏,甚至可以被松散地包装。  相似文献   

14.
β-葡萄糖苷酶属于纤维素酶系中的限速酶。为了研究酶解过程中底物与酶的连接方式和找到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底物,以来源于黑曲霉3.316(Aspergillus niger 3.316)的β-葡萄糖苷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种底物的分子对接了解对接结构,并测定动力学参数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3种底物与β-葡萄糖苷酶复合物均以氢键相连。在3种过渡态复合物中,纤维二糖与酶的复合物结构最稳定,原因可能是纤维二糖与β-葡萄糖苷酶形成了H-π共轭;动力学参数表明,纤维二糖为底物时的催化速率和最大反应速率最大,而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nitrophenyl beta-D-glucopyranoside,pNPG)与β-葡萄糖苷酶的亲和力最强。该研究找到了β-葡萄糖苷酶的合适底物,并发现影响催化效率和催化速率的原因可能是H-π共轭,这为β-葡萄糖苷酶的后期分子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β-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为起始原料,选择性地合成6-0-三苯甲基-β-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再经异丁酰化和去三苯甲基保护基反应得到2,3,4-三-0-异丁酸-β-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酯,然后乙酯化生成6-0-乙酰基-2,3,4-三-0-异丁酰基-β-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最后经无水HBr乙酸溶液处理后水解得到目标产物6-0-乙酰基-2,3,4-三-0-异丁酰基-β-D-吡喃葡萄糖(V).利用IR和1HNMR对每一步合成的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添加和未添加V的卷烟进行了主流烟气中异丁酸含量的GC/MS分析和评吸.结果表明:①V为目标产物;②燃吸过程中V裂解向烟气中释放26.10μg/mg异丁酸;③V具有使卷烟烟气柔和,减少刺激性、杂气,改善余味,增强协调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法夫酵母发酵生产的低聚糖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后经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该低聚糖为相对分子质量504 000的β-D-呋喃果糖(2→6)-α-D-吡喃葡萄糖(2→1)-β-D-呋喃果糖,即新科斯糖.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139-142
油菜蜂花粉粉碎后经体积分数90%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后依次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以及萃余物4个部分。其中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作用,并能显著降低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和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MAO)活力(P<0.05)。从石油醚萃取物得到物质主要为3个亚麻酸类化合物,分别为:α-亚麻酸、α-亚麻酸甘油酯、3'-甲氧基-α-亚麻酸甘油酯,从乙酸乙酯萃取物得到的主要物质为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表明油菜蜂花粉中抗氧化性活性成分主要为亚麻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与乳果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壳聚糖相关的酶及生产。乳果糖又称乳蔗糖,是在蔗糖分子的葡萄糖残基上接一个半乳糖残基构成的三糖,是在蔗糖、乳糖共存下,由节杆菌K-1乳糖苷酶的果糖基转移反应所生产的;异麦芽低聚糖是指含有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异麦芽四糖和泮糖等具有α~1,6键的分支低聚麦芽糖的混合物,异麦芽低聚糖是以淀粉为原料,经α-淀粉酶、β-淀粉酶或真菌α-淀粉酶的糖化作用生成麦芽糖后,在α-葡萄糖苷酶的转移反应下生成的;壳聚糖是甲壳动物和真菌细胞壁中的甲壳素(几丁质)经碱处理脱乙酰基而成的链状阳离子型多糖,壳寡糖是用壳聚糖酶水解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蜂蜜在自然成熟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规律,分别采用阿贝折光仪、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测定了洋槐蜜中水分、单糖及二糖、9种低聚糖及18种多酚含量,并结合分层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不同成熟天数的洋槐蜜进行区分。结果表明:洋槐蜜在成熟过程中,水分、低聚糖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明显。其中水分、蔗果三糖和松三糖的含量分别降低了5.77、0.09和3.47 g/100 g,而麦芽酮糖、松二糖、吡喃基葡蔗糖和异麦芽糖的含量则分别升高了0.85、1.65、2.43和0.25 g/100 g。多酚类物质中芦丁、山奈酚、原儿茶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总体升高,没食子酸、桑色素、阿魏酸、高良姜素、咖啡酸苯乙酯、咖啡酸和柯因的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苯甲酸和对香豆酸的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此外,松三糖含量在洋槐蜜不同成熟天数下显著降低(P<0.05),对羟基苯甲酸和咖啡酸含量在洋槐蜜不同成熟天数下均显著升高(P<0.05),可以作为判定洋槐蜜成熟的潜在特征指标。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低聚糖和多酚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成熟天数下的洋槐蜜。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0):238-244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物质,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研究分析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液料比(mL∶g)30∶1,微波功率260 W,提取时间180 s。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达3.36%。与热回流、超声法、微波法相比,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具有节能,安全的优点。液质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得到的油菜蜂花粉黄酮类物质主要有4种,分别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4'-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