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果胶酯酶制备低酯果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高酯果胶脱酯工艺的最佳条件;利用果胶酯酶对商品高酯果胶进行脱酯,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确定酶用量、脱酯温度、pH及脱酯时间对脱酯效果的影响.利用果胶酯酶进行脱酯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果胶酯酶0.06 g,脱酯温度45℃,脱酯pH 7,脱酯时间70 min,所得果胶甲氧基含量为4.96%.利用酶法制备低酯果工艺简单,脱酯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果胶酯酶(PE或PME)能催化果胶脱酯生成低酯果胶和果胶酸,属于一类果胶酶,广泛应用于食品特别是果品加工工业中。以新鲜柠檬为原料,采用NaCl-冷冻离心-盐析的方法提取柠檬果实中的果胶酯酶,pH-stat法对果胶酯酶进行活性分析。研究温度、pH、相对储藏度等因素对柠檬类果实果胶酯酶的活性影响,并探索该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进而研究该酶的热稳定性;对柠檬果实中果胶含量进行测定。实验表明:58℃,pH=6.90时柠檬中的果胶酯酶的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3.
何玉兰  王斌  潘力 《食品科学》2019,40(18):83-88
利用黑曲霉自身强启动子(葡萄糖淀粉酶启动子,PglaA)实现了酸性果胶裂解酶PelD在黑曲霉中的过量表达,重组酸性果胶裂解酶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重组酸性果胶裂解酶在摇瓶发酵条件下最高酶活力达到8?822.6?U/mL;经一步纯化后,该重组酶的比活力为8?522.7?U/mg,回收率为79.4%;该重组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5.0,在pH?3.0~6.5范围内40?℃保温2?h仍能保持50%以上的相对酶活力,在酸性pH值下稳定性良好;最适反应温度为50?℃,该重组酶在30~50?℃的范围内非常稳定;在1?mmol/L浓度下,Ca2+、Mg2+、Cu2+、Zn2+、Ni2+、Mn2+、Ba2+对该重组酶具有激活作用,其中Zn2+、Ni2+、Ba2+激活作用较为显著,而十二烷基硫酸钠表现为抑制作用;底物特异性分析表明该酶能够特异性地降解高度甲酯化果胶,其对柑橘果胶(酯化度≥85%)酶活力高达31?248.0?U/mL;此外,重组酶对橙汁、苹果汁和葡萄汁具有良好的澄清效果,其中橙汁的透光度提高了16.9?倍,苹果汁的透光度提高了10.5?倍,葡萄汁的透光度提高了4.7?倍。  相似文献   

4.
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新鲜橙皮为原料,在盐酸水解乙醇沉淀提取果胶之前,激活并利用果皮中固有的果胶酯酶进行果胶的酶法脱酯,制备低甲氧基果胶,以产品的甲氧基含量和果胶得率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新鲜橙皮内源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果皮浆液量0.15%的内源性果胶酯酶激活剂碳酸钠,控制温度45℃,pH8.0进行脱酯,时间60min;果胶提取温度90℃,时间60min,pH2.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果胶甲氧基含量为5.93%,符合低甲氧基果胶标准,果胶得率为2.46%。  相似文献   

5.
β-半乳糖苷酶是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降解乳制品中的乳糖,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该研究对实验室保藏菌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20 g/L半乳糖、20 g/L玉米浆干粉、40℃、初始pH 6.5、150 r/min的条件下,粗酶液的酶活力为26.3 U/mL,表明该菌株具有利用廉价碳氮源高效生产β-半乳糖苷酶的潜力。通过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比活力为124.09 U/mg的纯化酶。纯化后酶的最适温度40℃,最适pH 6,Km为5.28 mmol/L,kcat为4.74 s-1。此外,发现该酶受Mg2+的促进,在20~40℃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40℃下30 min仍能保持95.6%的活力。因此,马克斯克鲁维酵母β-半乳糖苷酶比乳酸克鲁维酵母的热稳定性更好,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脱淀粉麦麸作为底物测定小麦阿魏酸酯酶的酶活,探讨了小麦阿魏酸酯酶的部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阿魏酸酯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酶活为0.126 U/g;最适反应p H为6.0,酶活为0.125 U/g;在25~35℃保存120 min比较稳定,存活率在97.9%以上;60℃保温120 min,酶的存活率仅为4.6%,基本失活;65、70、75℃保存时,分别在80、20、10 min的时候,酶失活;阿魏酸酯酶在p H5.5~p H6.0条件下保存最稳定。Ca2+对酶活力有显著的激活作用;Hg+和EDTA对酶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果胶酯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明胶作载体和戊二醛作交联剂制备固定化果胶酯酶,并对其固定化条件、酶学性质和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明胶浓度为15%、戊二醛为5%、固定化酶量0.15mL(稀释6.7倍),缓冲液pH4.0时制备的固定化酶的酶活和回收率较高,分别是48.725U和68.81%;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45℃,最适pH4.0,Km值0.017%,pH2.8~6.0稳定;果胶酯酶固定化后温度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都明显增强,50℃下保温3h,酶活保留86%;4℃贮存16d,酶活保留90.15%。反复利用6次,酶活仍保存80.99%,半衰期为11.7d。固定化酶作用于高酯果胶不同时间后得到甲氧基含量呈下降趋势的低酯果胶。  相似文献   

8.
叶华  马力  王侃  王翔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7):159-160
研究了柑橘皮中的果胶酯酶的生物学特性。用盐析法从新鲜柑橘皮中提取果胶酯酶粗酶液,用pH-stat法测定果胶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该柑橘皮中的果胶酯酶的最适温度在50℃左右,且对热稳定性好,其最适pH在8左右。  相似文献   

9.
小麦与小麦芽阿魏酸酯酶酶活力的测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魏酸乙酯作为底物,确定了阿魏酸酯酶的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时间100 min;酶液与底物的体积比为0.75;提取液pH值6.2。针对阿魏酸酯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最适温度60℃,30~35℃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强,保温60 min后其活力可保持在80%以上;最适反应pH值5.0,在pH值5.0~5.6范围内对阿魏酸酯酶的破坏力相对较小,保温60 min其活力仍可保持在80%以上;Cu2+和Zn2+对阿魏酸酯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ED-TA则对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5种小麦及其麦芽的阿魏酸酯酶酶活力进行测定:麦芽中的阿魏酸酯酶酶活均高于小麦,其中以烟2415、鲁麦21、郑麦004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0.
自制果胶酯酶处理BCTMP白水中DCS物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液态发酵法让黑曲孝产果胶酯酶,酶活力为467U/ml,果胶酯酶的最佳PH为4.0,温度50°C.用自制果胶酯酶处理含DCS水,CD值最多降低30%,并使得DCS水料径分布改变,浊度降低,电导率增大.最适加入最为150U.100ml,继续增大酶用量会导致CD值回升.最佳时间为60min,继续延长处理时间,CD值、浊度和电导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微杆菌XL1左聚糖酶的产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微杆菌XL1的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左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和水解产物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微杆菌XL1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左聚糖3.4 g/L,酵母粉3.8 g/L,FeSO4·7H2O 0.01 g/L,CaCl2 0.1 g/L,KH2PO41 g/L,MgCl2 0.15 g/L,初始pH值6.0,接种量4%,25℃、180 r/min培养30 h。在此条件下,微杆菌XL1发酵液酶活力达到3.47 U/mL,相比优化前提高了298%。酶学性质分析表明,左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为5.5;在40~50℃、pH 5.0~7.0时酶活力较稳定;Co2+、 Ca2+和Mn2+能显著提高酶活力;Cu2+、 Ni2+、 Zn2+和EDTA对酶有较强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12.
徐伟  姚晓静  付大伟 《食品科学》2014,35(23):245-248
采用超声波破碎法、镍离子亲合层析柱法,纯化重组菌Escherichia coli BL21/pET-pel表达的胞内重组果胶酶,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pelelectrophoresis,SDSPAGE)检测,研究纯化的重组果胶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重组果胶酶纯化倍数为1.71,回收率为88.5%,分子质量约为44 kD。最适pH值为9.0~9.5,在pH 7.0~10.0之间催化性质较稳定;最适作用温度范围为45~55 ℃,在60 ℃下保温30 min还剩余40%的酶活力;在离子浓度为1 mmol/L时,Ca2+和Co2+对该酶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Fe2+则对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果胶酯酶的产量,以果胶酯酶活力与生物量为指标,对塔宾曲霉CICC 2651产果胶酯酶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硫酸铵0.5%,果胶3%,Na2SO4 0.04%,MgSO4·7H2O 0.04%,K2HPO4 0.2%,培养温度30 ℃,初始pH为4.5,接种量5%,装液量40 mL。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果胶酯酶活力达到1.53±0.09 U/mL,比初始条件提高了77.9%。通过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塔宾曲霉CICC 2651发酵产果胶酯酶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水解酶产生菌A2的最适产酶条件:装液量20mL/250mL,转速150r/min,接种量9%,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16h,酶的最适作用pH和温度分别为7、45℃。在最适条件下酶活力为371.2U/mL。55℃保温150min残余酶活53.8%。pH在7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克隆一个来源于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的角质酶基因,该基因全长693 bp,编码231个成熟的氨基酸。克隆的角质酶基因构建到pPIC9K质粒,获得重组表达载体,转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中进行高效表达。经甲醇诱导96 h,测得重组酶酶活为71.68 U/mL,经纯化获得比活力为2490.1 U/mg。对纯化后的角质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其最适反应pH为9.0,在pH5.0~9.0范围内之间重组角质酶的酶活相对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35 ℃,在40 ℃条件下保温1 h酶活力保持70%以上。KCl、Triton X-100、MnCl2、SDS对该酶活有促进作用,NaCl、BaCl2、CuSO4、Tween-20、FeSO4、ZnSO4、NiCl2、EDTA、Tween-80对该酶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福建平潭海域、台湾海峡等地采集海泥、海水样品,从中筛选得到1株产α-淀粉酶的菌株825,经16S rDNA鉴定为芽孢杆菌属。优化其产酶培养基,得到发酵培养基配方:可溶性淀粉2.0%,酵母膏0.5%,蛋白胨1.5%,培养基初始pH 7.0,发酵周期60 h。经优化后,α-淀粉酶活力从46.55 U/m L提高到77.44 U/m L,提高了66.36%。对其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70℃,在30~50℃稳定性较好,保温1 h仍可保持90%以上的酶活力;最适反应pH 7.0,在pH 5.0~9.0的缓冲液中保温1 h,相对酶活保持在70%以上,说明具有较宽的pH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烟色红曲霉酯酶特性及在中国酒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色红曲霉(Monacus fulginosus)M-101菌株经麦麸固态培养生成的酯酶,在特定条件下,酯酶活力达14.6U/g,粗酶试验表明:酯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6.8,耐热性反应在55℃处理1h和45℃处理24h,酶活力基本不变。它可催化合成己酸乙酯,提高酒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发酵产凝乳酶的工艺条件:发酵温度35℃,装液量40%,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84 h。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凝乳酶凝乳活力为558.14 Su/m L。进一步研究了该酶的酶学性质,凝乳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酶活力在25~45℃比较稳定,60℃保持50 min完全失活。在p H5.5时凝乳酶活力最高,在pH 5.5~7.0范围内,随着pH增大,凝乳酶活力逐渐下降,p H 6.5时,凝乳酶活力稳定性最高。Ca~(2+)、Mg~(2+)、Fe~(2+)、Zn~(2+)以及Al~(3+)均对凝乳酶的凝乳活力有促进作用,其中Ca~(2+)对凝乳活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且Ca~(2+)浓度为0.020 mol/L时凝乳酶的凝乳活力达到最大值,而Na~+、K~+和Cu~(2+)对凝乳活力均有抑制作用;凝乳酶Km为2.35 g/L,Vmax=1.18 U/m L。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重组草酸脱羧酶的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经IPTG诱导,每克湿重菌体收获草酸脱羧酶活力820U,经Ni-NTA亲和层析酶液纯化2.07倍,酶活力回收60.38%。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55℃,最适pH值为3.5,添加EDTA及Fe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Mn2+抑制酶活。在pH4.0,温度37℃下Km值为14.53 mmol/l,Vmax为133.33 U/mg。  相似文献   

20.
用刚果红法测定β-1,3-1,4-葡聚糖酶的酶活力,研究重组酿酒酵母(S.cerevisiae)菌株SC-βG分泌表达的重组β-1,3-1,4-葡聚糖酶的部分酶学性质,并与出发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表达的原始酶的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重组酶保持了与原始酶相同的底物专一性。重组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而原始酶为55℃。重组酶的热稳定性也发生了改变,40℃热处理20min只保留63.4%的最初酶活力,但温度再升高时对热处理敏感度降低,70℃的热处理20min仍保留45.9%的最初酶活力;而原始酶50℃时稳定,60℃以上的热处理酶活力损失很大。与原始酶相比,重组酶的最适pH值下降为pH5.0,而原始酶为pH6.5;相比原始酶在pH7.0有最大稳定性,重组酶在pH5.5时有最大稳定性。重组β-1,3-1,4-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与原始酶相比更接近啤酒的实际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