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灵灵 《陕西水利》2011,(6):129-131
在水功能区划和水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陕西省北洛河干流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北洛河流域综合管理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4,(12):69-70
根据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现状水质、纳污状况,对水功能区水质2015年、2020年、2030年达标率目标进行了分解,在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了重要水功能区污染物承载能力。以实现分阶段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目标,提出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2015年、2020年、2030年COD限制排放总量分别为39.90万、30.48万、25.87万t/a,氨氮限制排放总量分别为4.42万、2.94万、2.07万t/a。分析表明:黄河干流限制排污量占相应水平年重要水功能区限制排污量的40%左右,湟水、汾河、渭河、伊洛河、沁河、大汶河等主要支流限制排污总量占重要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42%左右,其他河流限制排污总量占18%左右。  相似文献   

3.
新兴江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的支流,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和农业灌溉主渠道,也是沿岸城市的靓丽风景线。通过对新兴江主干流和重要支流已经区划的河流水功能区进行分析,选用合理的纳污能力计算模型,计算新兴江水域各河流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为各河流制定排污总量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了避免模型选择不当导致过分夸大或缩小水体纳污能力,进而造成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局面.本文基于一维稳态条件下的水质模型,推求水域纳污能力的3种模型,即段首控制模型、标准模型和欧盟模型.以渭河干流陕西段水功能区为例,计算不同功能区在不同设计水文条件下COD和氨氮的纳污能力,并对不同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采用纳污能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区间作为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此种方法更可靠,能更好的为决策者服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长江上游干流区奉节段及县境内涉及主要河流和水库水功能区的相关水文水资源调查,并对水功能区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入河排污口调查和监测,分析计算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确定各类型水功能区的限制排污总量,提出限制排放总量意见、保护对策措施与建议。为长江上游干流区以及奉节县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水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省水功能区划》为依据,对河北省水功能区现状水质和入河废污水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以COD和NH3-N为控制指标,根据确定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出3种不同水文条件下河北省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即,安全纳污能力、75%保证率和50%保证率枯水期纳污能力。并结合河北省政府制定的节能减排与水污染治理规划,对在不同水文条件下计算出的纳污能力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MIKE11模型计算河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依据松花江整体水质数学模型,阐述了应用模型计算纳污能力特点、计算条件。提出了松花江流域纳污能力的计算方法。并以第二松花江干流松江大桥至通气河口段一第二松花江吉林市工业用水区为例,计算出此段功能区氨氮的纳污能力。  相似文献   

8.
渭河干流纳污能力动态计算模型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纳污能力具有动态特征,在不同水文条件或不同水质目标下,应采用不同的模型计算水域的纳污能力。根据渭河干流陕西段水功能区划分和水质目标、排污口分布情况等,提出了国标模型、上游控制模型、下游控制模型,并开发了人机交互的纳污能力动态计算模型系统,当河流水文过程和其他自然条件发生变化时,可以在系统中重新设置实时参数,实现纳污量的实时动态计算。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徐州市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阐述了施行限制纳污红线的必要性以及建立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的核心和关键,对徐州市各功能区的限制纳污能力进行了评价,并计算了各功能区的纳污总量,提出了施行限制纳污红线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检验流域/区域水量水质联合配置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在湟水干流进行实例应用研究。进行了基准年的供需平衡、耗水平衡分析和水质模拟,对当地水质型缺水进行了识别。构建需水方案和工程方案集,以需水中方案和工程方案3为推荐方案。以改进的"三次平衡"思想为指导,模拟现有污染治理水平下,2030年水功能区纳污量;分析了耗水平衡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结果表明,随着本研究方案的实施,各水资源分区生态用水比例均在60%以上;水质型缺水率仅为0.4%;2030年COD和氨氮纳污量分别为4 585.51 t和244.63 t,污染物总量得到控制;各水功能区水质均达标。证实流域/区域水量水质联合配置理论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张晓  罗军刚  解建仓 《水利学报》2017,48(3):317-324
为了给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以及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基于一维稳态条件下的水质模型,建立了考虑取水口和支流的分段求和模型来计算河流纳污能力。该模型以排污口、取水口或支流入口为控制断面将功能区划分为若干河段,确定各河段的流速,逐段计算纳污能力。相对于传统纳污能力计算模型,模型在考虑了支流和取水的基础上,能更灵活地对应功能区水质目标等级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范围内合理选择水质目标浓度,从而避免出现纳污能力过严格或过宽松的情况。将模型应用于渭河干流陕西段,考虑取水口和支流的模型计算结果为73 814.43 t a,相比于断首控制模型的36 159.96 t a和功能区段末模型的85 365.49 t a,考虑取水口和支流的模型计算结果更适中,同时模型可以得出任意两个控制断面之间的纳污能力;模型中考虑了取水口、支流及分段流速等因素,得到的纳污能力也更科学、合理,能为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及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辽宁省的入河污染物数据统计,对水功能区污染物的承载能力计算,提出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控制目标,并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控制目标制定了相应的限制纳污总量控制方案,确保水功能区水体不受污染,使水体达到水功能区水质标准。为实现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标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菏泽市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和警戒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桂真  贾平英  王卫萍  黄东 《治淮》2010,(12):44-46
本文通过对菏泽市水文规律、污染源排放情况、水功能区水质现状的研究评价,计算菏泽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菏泽市限制纳污指标,并对水功能区可能面临的超标风险进行分析,划定菏泽限制纳污警戒线。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河道流量与水温对污染物降解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河道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的方法。利用淮河流域山东省水功能区河段资料,以COD与NH3-N两种污染物为例,研究其降解系数与流量、水温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各污染物的降解系数与流量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大量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到水温对各污染物降解系数的线性修正系数。在此基础上,选取75%和90%两种保证率作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的水文设计条件,分别计算出逐月纳污能力。结果表明:在90%保证率设计流量下,山东省水功能区大多数月份纳污能力计算结果为0,而在75%保证率设计流量下各月纳污能力不为0,说明北方流域更适合取75%保证率设计流量来计算纳污能力。通过计算水功能区逐月的纳污能力,计算出入河污染物削减量,并提出相应的限制排污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COD、NH3-N为控制指标,应用一维感潮河网纳污能力模型计算上海市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结果表明,上海市水功能区COD和NH3-N的纳污能力分别为79.96万t/a和7.56万t/a。以水功能区水质和污染物入河量分析评价结果为基础,制定水功能区分阶段达标目标,并从空间和时间上分解,提出每个水功能区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在现状水功能区水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计算模型,对宁波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进行计算,得到宁波市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并与宁波市现状污染物入河量进行比较,得出宁波市水功能区污染物削减量,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相似文献   

17.
水功能区水质保护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纳污能力。所谓的纳污能力即代表水功能区水体降解、自净污染物或者允许污染物排入的最大能力(纳污量),一般应用数学模型来评估。流域或区域若要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须在水功能区划与水质保护目标业已确定的基础上,结合南沙河具体特征,应用数学模型评估相应功能区水质保护的计算参数和纳污能力(纳污量),为实行纳污总量控制规划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种常用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以及在复州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中的应用,综合确定了符合复州河水功能区实际的水体纳污能力结果,同时给出一种符合北方季节性河流特点的纳污能力估算方法。这对于北方季节性特点明显的河流,尤其是污染源分布均匀(支流汇入均匀)中小河流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扬扬  李斐  王孟 《人民长江》2020,51(5):34-40
基于2016年长江干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数据、主要污染物入河量调查估算和相关规划成果,从水资源分区、水功能区类型角度,系统分析了长江干流水功能区水质类别、达标情况与超标特征、沿程水质变化,以及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入河量与纳污限排的分布特点,据此探讨了影响长江干流水功能区水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6年长江干流水功能区双指标达标率接近95%,而全指标达标率不足65%,超标水功能区主要分布于重庆、湖北、江苏和上海段,以保护区、保留区和饮用、工业用水区数量较多。长江干流以工业用水区、排污控制区单位长度污染物入河量最大、污染程度最高,纳污限排需综合考虑水体自然环境容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目前,COD、氨氮已不是影响长江干流水功能区水质的关键因子,取而代之的是总磷,分析表明总磷沿江呈逐渐升高趋势。分步推进长江干流水功能区总磷评估考核工作,倒逼总磷污染物减排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海河流域纳污能力与限制排污总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河流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与现状纳污情况分析,根据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计算在设计条件下的海河流域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提出流域限制排污总量和落实限制排污总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