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声波法测油井动液面中,由于受到油套环空中各种噪声的影响,得到的液面反射信号异常复杂,使真实的液面反射波位置湮没在液面反射信号中无法辨识。分析了影响声波法测油井动液面的噪声产生原因,利用油套环空中的背景噪声,将谱减法用于声波法测油井动液面的信号处理中,处理后原来反射声波信号中不容易辨识的液面反射波位置可以清楚地显现出来。结果显示,利用谱减法处理油井动液面信号可以消除背景噪声的影响,提高对液面反射波位置的辨识能力,可以得到准确的液面深度值。  相似文献   

2.
高利兵 《石油仪器》2010,24(6):69-70,73
根据高分辨感应测井仪井下信息处理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TMS320F2812的信号处理系统。采用DSP芯片TMS320F2812实现井下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将数据通过串行异步通信接口传到PC机,由PC机的串口调试工具对接收信号进行显示和具体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DSP进行控制。文章对硬件和软件设计及其进行了详细描述,该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具有高速数据采集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龙  许晶  朱艳山 《石油仪器》2010,24(5):87-89
文章首先介绍了解析信号及其采集的基本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利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实现解析信号采集的实现方法,最后使用该系统对一个已知余弦信号进行采集,对该解析信号采集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采集的解析信号数据在Excel中绘制的采集效果波形。  相似文献   

4.
介绍以TMS320C542为核心处理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微弱信号检测。该系统优化硬件调理电路设计,保证采集数据的精度要求。利用DSP实现时域信号的取样积累平均算法,改善信噪比,有效恢复淹没于强背景噪声中的微弱信号。  相似文献   

5.
在声波法测油井中动态液面信号过程油套环空会产生各种噪声,使采集到的声波信号有效波受到干扰甚至湮没于噪声中不易被辨识提取,需采取有效措施将噪声尽可能地滤除。信号处理中采用形态滤波方法对声波测油井中的动态液面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形态滤波的特点在于能够根据有效信号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滤波提取,其中结构元素的恰当选取非常关键。通过对实际声波法测油井数据形态滤波,噪声被较大程度地抑制,有效信号在形态上具有较高的保真度;通过对滤波前后的信号作频谱对比,滤波后信号的频谱更为平滑。  相似文献   

6.
基于TMS320F2812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自动检测系统中数据的采集速率,设计了一种基于TI公司生产的DSP芯片TMS320F2812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可对科学实验中仪器所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进行实时的采集和记录。文章从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设计进行了阐述。本数据采集系统可应用于石油测井、石油化工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井漏后液面的位置难以准确判断的问题,研制出一套声波液位测量装置。该装置利用声波测量技术,能够在发生井漏后对井下环空液面进行实时监控,并以图像形象地显示液面位置,同时计算出液面的下降速度,及早发现井漏和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利于及早恢复安全正常钻进作业。现场试验表明,由于受钻井现场试验条件的限制,实际试验中最大的测量范围为32~2567m,利用该装置测量的液面数据与实际液面数据吻合,测深误差≤1.5%。  相似文献   

8.
张家田  梁亚萍  严正国 《石油仪器》2010,24(2):77-78,81
三维感应测井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地层结构探测系统,它可以识别地层的三维特性,是人们认识地层特性,进行油、气储层评价的有效方法。本系统采用DSP芯片TMS320F2812和ADS7815作为信号采集和处理的核心,文章介绍了芯片的性能和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硬件电路设计,给出了信号处理器DSP和PC机间的通信流程。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基于TMS320VC5402的测井信号采集处理板的软硬件设计,并且以曼彻斯特码为例详细介绍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来实现信号的采集和处理的过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软件完成测井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处理,能够配接多种传输方式的井下仪,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采用这种通用的信号采集板可以简化地面系统的采集箱体,减小系统体积,提高集成度,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原有液面深度测试仪存在的问题,也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在胜坨油田试验应用了氮气计算机液面测井仪.该测井仪采用了先进测试手段及高档微机数据处理的测试分析系统,使测试和诊断合为一体,准确地测量油井深度,解决了电泵井测试液面时需要保护电缆的问题.也解决了套管气量大以及安装有防盗房油井液面测试的安全问题,具有安全性好、准确性高、兼容性好、测试成本低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GBF型螺杆泵存在的问题,对其地面驱动装置的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在传动系统方面,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取代传统的三相异步电机,用动态扭矩传感器对螺杆承受扭矩实时监测,并根据实际工况要求设计了减速器。在控制系统方面,整个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采用TI公司高性能的TMS320C2812型DSP作为系统的主控制器,通过调节PWM波占空比实现了电机的无级变速,采用增量式PI对电机闭环控制;通过软件措施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和软停,并能够预防螺杆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烧泵和堵转等问题。基于Labview仿真平台对PI参数调节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滕玉林  王晓兰  陈善义 《焊管》2011,34(11):10-13
结合软开关技术实现原理,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分析研究了焊接电源移相全桥脉宽调制零电压零电流(PS-FB-ZVZCS-PWM)软开关电路,给出了电路模型和关键元件的设计参数.在数字化弧焊电源控制系统中,采用TMS320F2812 DSP芯片作为CPU,实现了对焊接电源的实时控制,由于其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为弧...  相似文献   

13.
将TI公司的最新推出的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VC33作为测井信息处理的中央单元,在GGY测井仪中用于双感应、球形聚焦信号的相敏检波以及高速采集和处理,提高了感应仪器的数字化。文章给出了硬件设计和软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慧 《石油仪器》1998,12(4):35-38
介绍了美国TI公司的第三代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30管脚信号、关键特点以及它的内部结构。对保证其高性能所实现的主要创新结构-高度并行性做了详细说明。另外,介绍了TMS 320C30开发板与PC机构成的主从系统的结构原理,并举例说明了主从系统的软件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5.
周静  尚海燕 《石油仪器》1999,13(6):38-41
测井作业时,由于现场要实时解释多种测井数据,地面PC机的CPU非常紧张,为此设计了一种串行测井数据的PC机接收卡。采用89C51单片机作为PC机的前级CPU,分担同步的解码、串/并联转换及一些数据处理工作,将并行数据送入PC机。当有注信号到来时,单片机立即进入深度服务程序,发送包括深度信息的一帧完整的数据信息到PC机,完成测井数据的实时解码与传输。软件解工实时进行误码判断,更加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压力波气侵检测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相方  管丛笑 《石油学报》1997,18(3):128-133
压力波在气-液两相流中传播速度模型被分析和研究表明:压力波在气液两相流中传播速度远低于在纯液与纯气中传播速度.在一定的井深及泥浆性能等情况下,对于一定的地层进气量,在环空中将出现对应的气液两相流型及对应的气体上升速度.根据压力波在环空中传播时间变化情况,通过求解气液两相流偏微分方程组,可以在地层气体侵入井眼不久即可检测出气侵高度及气体含量.本方法比传统方法发现气侵的时间早得多.  相似文献   

17.
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立体地震成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从三维声波方程出发,通过引入参考速度,推导出折射项和绕射项方程,并对绕射项进行优化展开,得到适应任意变速情况下的VSP数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程及其差分格式;讨论了有限差分法的误差补偿、波场成像条件;基于波场传播的线性叠加原理,在一定成像条件下,提出了把地面地震记录、VSP记录及井间地震记录偏移到同一成像空间的完整的地震地像方法--立体地震成像。立体地震成像实质是:地面地震数据、VSP数据及井中反射地震数据的成像过程可以统一成一个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过程,同时,每种数据的成像结果也可以单独输出。模型试算结果表明,在立体地震成像过程中,每一种观测方式对目标地质体的照明范围不同,它们对目标地质体的成像互为补充与加强,使得目标地质体的成像更加精细。  相似文献   

18.
刘益成 《石油物探》1996,35(1):56-70
本文利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分析了地震信号的时一频特征,由时一频特征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地震信号高频分量相对于低频分量之比越来越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地震信号瞬时动态范围的定义和物理解释,进而指出,在地震采集仪器中,为了获得深层的高频信号,必须采用动态范围高达24位的新型过采样Σ-△A/D转换器。  相似文献   

19.
涡轮搅拌桨反应器混合过程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CFD方法计算单层涡轮反应器搅拌槽内流体混合过程的速度场和浓度场,研究物料在搅拌槽内的混合过程,以及不同监测点对混合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槽内物料的混合主要受槽内流体的流动形式所影响;混合时间的长短与监测点位置有关;在搅拌桨的桨叶附近进行监测所得到的混合时间较短,在液面附近进行监测所得的混合时间较长。在实际生产和试验中,应注意对监测点位置的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