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肌理和传统特色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南京南捕厅街区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为例.通过分析院落构成特色、提炼传统民居肌理的空间模式、梳理街巷组合、塑造历史性的枢纽节点等思考.探讨了城市肌理整台与城市特色复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项目设计中,以咬台方体的体量组合方式来应对外部城市空间的特点以及项目本身复杂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组织建筑内部的展览空间序列,并且根据建筑物的标志性需求和展览空间的采光特点探索了外墙肌理的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3.
编织城市肌理整合公共空间 --苏州河北翟路公共绿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保、园林景观和游憩休闲是城市公共绿地的基本功能。然而,全新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对公共绿地有了更多新的要求,强调在城市概念下重新审视和深入挖掘公共绿地的功能。公共绿地要充分运用其所独有的柔性、流动和渗透的特质,将其自身有机地融入城市结构,成为织补和整合被现代城市建设无序开发所肢解的城市肌理和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4.
5.
倪绚  朱晓飞 《山西建筑》2012,38(13):21-23
对城市开放空间及其肌理进行了分析,从设计原则、肌理设计涉及的元素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肌理设计元素组织空间构图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开放空间的肌理设计与引导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没有正统规划理论的指导,中国传统村镇空间形成了与都市空间不同的线性肌理。研究中国传统村镇空间肌理能够了解村镇居民的基本需求,从而延续传统,满足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7.
城市空间肌理作为城市形态、尤其是城市空间形态的表征,它既是城市发展的结果,又可以作为人们干预城市发展方向、介入城市环境形成进程的手段。对城市空间肌理的控制对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城市文脉延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空间肌理的控制要素,并探讨对其要素的控制方法,以期望对城市空间肌理的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彭六保 《江苏建筑》2010,(2):16-17,24
文章以南京金陵饭店扩建项目设计方案为例,探讨在城市中心重要建筑扩建过程中的设计思路,明确新旧关系并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强调重点,并通过整合设计最终实现建筑整体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陈君  朱一帆 《建筑技艺》2022,28(3):112-113
项目以“山水之间”为总体设计原则,对学校内外空间统一整理,形成山水渗透的格局,充分利用基地优越的自然景观条件,延续建筑与环境,共同营造出全新的城市关系。  相似文献   

10.
米满宁  张振兴 《城市建筑》2014,(12):279-279
光影肌理是构成视觉景观的重要因素,在景观空间中具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文章论述了光影与情感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光源下光影肌理构建的情感空间。探讨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如何运用光影肌理来构建情感空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中心区空间的不断发展,同一城市内的不同中心区的内部空间和构成元素也产生了明显不同的空间发展特征。这种空间分异特征不仅在街区尺度、肌理密度、道路宽度等街巷要素上有所体现,也反映在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尺度等建筑要素上。在对空间肌理分异现象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从街巷和建筑两方面构建了反映中心体系空间肌理分异特征的6项指标,基于实地的空间调研以重庆市的5个中心区为案例进行了相关的指标计算。结合指标分析发现组团零星型的中心体系模式导致了各中心区职能及空间规模的趋同,而发展时序、发展规模及地形要素则是导致中心区肌理发展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前空间的整合设计出发,探讨了一种从文化角度进行设计的思路。为了表现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前空间独特的地理文化特征以及校园文化风貌,在整合设计时注重结合现有校园文化环境,并将周边的地理环境融合到校前空间的整合设计之中。通过这次设计实践,总结出校前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应该从整体文化环境出发,充分考虑校前空间所处的文化特征和城市需求,将文化特征表现在校前空间的整合设计之中,为以后的校前空间整合设计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苏勇  胡纹  林仲煜 《城市规划》2005,29(4):89-92
从199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大多数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规模和速度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沿海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普遍缺乏大规模高速度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和管理经验,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一方面带来了经济  相似文献   

14.
陈坦  朱清扬  常江 《华中建筑》2020,38(11):71-75
以山水视角探寻城市空间的演变与发展,是塑造城市特色、摆脱城市趋同性的重要途径。徐州丰富的山水资源深刻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营建,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徐州水系、山体与城市发展的演变,从古城选址、水系变迁、山体格局等方面入手,总结徐州山、水、城空间格局从相离到共生的发展趋势,并对当前城市生态格局进行梳理,为缓解当前城市发展矛盾,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山水文化是山水之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与古代中国人最为根本的空间观念—"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出一辙。赣州独特的山水格局孕育了以客家文化为主体的小盆地农耕经济和堪舆文化背景下的山水景观,对古城选址、空间发展、景观营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对新时期赣州的城市空间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山水文化的利用将是赣州城市空间发展永恒的主题,将不断引导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经济、教育观念的巨大发展,校园的形态也在发展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工业大学南B校区概念规划的分析与设计,得出一种适应当代校园发展的新型设计理念,并以整体设计思想为基础提出了校园设计的“脉络肌理”理念,以及具体阐述了此理念在校园设计中的运用与特点及其结构系统对校园空间的影响和塑造。  相似文献   

17.
《华中建筑》2021,39(4)
该文以区域建筑观解读城市空间肌理的角色与价值,系统梳理了东西方城市空间肌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归纳了空间肌理时空演进过程中的规律与特征。从空间形态角度解析了空间肌理多维生长的进化过程,总结了外部因素影响下空间肌理应激适应的变化规律,对比了多元主体引导下的空间肌理主动控制的组织机制。从城市时空背景的异同中探索了空间肌理形态构成与演变的内在联系,为"后城镇化时代"城市空间肌理优化提质、保护更新与特征塑造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以广州地铁从化培训中心改扩建设计方案为例,探讨改扩建中的整合设计思路,明确新旧关系并解决新旧矛盾,强调重点,并通过整合设计最终实现建筑整体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潘永峰  袁朝晖 《华中建筑》2008,26(10):199-201
该文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为背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地下商业空间出入口与市政公共空间出入口的整合、设计原则及在空间导向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早期城市发展规律和当今典型城市特点的总结分析,在南昌昌东大道总部经济带的设计中,提出"山水相依"的城市设计理念,力图生动地勾绘出一幅都市山水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