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工频电场、磁场标准对比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工频电场、磁场标准的建设情况,对国外的标准进行了探讨,并与我国现行推荐标准进行了对比;对国内500kV输电线路进行了实测分析;对减小工频电场、磁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特高压输电的电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特高压输电,电磁环境问题是影响其可行性的关键之一,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是非常必要的。文章论述了特高压输电的电磁环境影响问题,分析了直流电磁场、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等,重点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影响、国内外相应的限值标准及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描述,供业内人士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220 kV变电站电磁环境实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佛山市区21座220 kV变电站的电磁环境进行了普查,归纳分析了典型结构的220 kV变电站工频电磁场水平。测量结果表明,220 kV变电站工频电磁场强度完全符合相关环保标准要求,站界电磁场强度距标准限值还有相当大裕度,不会对周边居民及站内长期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重庆地区500kV变电站内工频电磁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重庆地区500 kV变电站内的工频电磁场分布及特点。针对重庆地区日益增多的500 kV高压变电站,研究了该类型变电站内工频电磁环境对职业暴露的影响,对重庆地区500 kV高压变电站内各区域和设备周围的工频电、磁场进行了细致测量并归纳总结了测量结果,对电磁场较强的重点区域进行了分析。根据测量得到的电磁场分布情况,从职业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了500 kV高压变电站内的安全生产应注意事项。在500 kV高压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新变电站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新设备的选型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电力企业实施绿色环保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巩延果 《广西电力》2012,35(4):67-69
结合目前电力行业工频电磁场的检测判定标准,对广东省2座500 kV变电站站内工频电磁场进行检测分析,得出站内存在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结论。从保护变电站运行人员和公众免受低频电磁场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工频预热阴极荧光灯和高频预热阴极荧光灯都属于氧化物阴极荧光灯。针对氧化物阴极荧光灯生产中的工频方法进行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多旋翼无人机凭借其移动灵活、机身精巧等优点在变电站巡检中具有很大优势和应用前景。为解决变电站无人机巡检的安全距离确定问题,本文选用典型机型经纬M300 RTK和御2行业进阶版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无人机的测控性能安全距离试验和放电观测试验,对无人机在工频电场和磁场环境下测控性能进行耐受测试,通过电场和磁场仿真,得到了无人机的工频电场和磁场耐受上限,对无人机放电过程、电晕放电干扰进行分析,结合试验和仿真数据提出无人机作业安全距离的判据和确定方法,可为变电站无人机巡检距离控制和路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现场运行中,由于误操作和误合闸造成对停机状态下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全电压非全相工频冲击事故,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与探讨,指出了其危害性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首次进行的750 kV输变电示范工程官东I线1 500 MV·A满负荷条件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测试情况.测试结果表明,该示范工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满足设计指标和国家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0.
50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现状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云  彭继文 《湖南电力》2005,25(3):19-21
对湖南省4座500kV变电所和5条500kV输变电线路工频电磁场强度进行了现场监测,初步弄清了湖南省500kV高压输变电工程工频电磁辐射的现状,并就其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马爱清  王洁  毕永翔 《中国电力》2022,55(6):128-136
为确保交流500 kV和直流±800 kV并行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和电磁暂态模型对混合线路中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进行相关研究。通过体表电场、转移电流以及暂态能量3个方面对安全防护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作业人员体表电场随交流线路相位的变化而变化,作业人员越靠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交流输电线路对体表电场影响越明显;相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独立架设,混合线路中带电作业人员体表电场、转移电流幅值有明显升高,暂态能量值升高相对较小;建议混合线路中作业人员身穿合适的屏蔽服和屏蔽手套在距离导线0.4~0.5 m位置时进行电位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超高压输电线路穿越较复杂地区时的工频电场,利用表面电荷法的思想,给出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并进行了验证。综合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弧垂,建立了复杂地势三角坡和凸面的三维模型,并仿真分析了其周围工频电场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三角坡和凸面对输电线路下的工频电场影响较明显;2随着三角坡坡角的增大场强值畸变越大,且使临近三角坡坡脚处场强值减少越大;3不同的输电线排列方式下,复杂地势周围的工频电场畸变不同,倒三角排列下其值畸变大于其他排列。该仿真结果可为复杂地势下输电线路的架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场生态效应问题,通过对工频磁电场特性、生态效应及改善措施的分析,建立模型,计算电场中人体感应电流、人体内部电场强度及人体离子移动幅度.结果表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为4 kV/m时,通过人体的总感应电流为60μA,人体内部电场强度为0.176×10-3V/m,人体头部离子移动幅度为...  相似文献   

14.
The strength of the 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intensity and magnetic field of the 500-kV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equivalent charge method and the Ampere’s Law,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factors of the fields were evaluated. By optimizing the phase sequence, the frequency electric intensity and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can be reduced. Within a distance of 25 m from the center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the 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intensity and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fall off sharply with the distance increase. Finally, the best phase sequence and the minimum ground clearance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s were obtai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east impact on envionment.  相似文献   

15.
超高压线路工频电场超限值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针对日益增多的超高压线路引起的环境问题,研究了超高压线路工频电场超限值对策。通过对现有的和采用屏蔽措施后的地面电场强度分布、屋顶场强分布分别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和模拟试验,确定出架设屏蔽线和接地围栏两种屏蔽方案;根据屏蔽方案在现场采取屏蔽措施,在500kV线路下边相外架设1根屏蔽线,高度11m,水平距离距边相2m,试验结果表明屏蔽后场场强降低了35%。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场生态效应问题,对其工频电场特性、生态效应及改善措施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对电场中人体感应电流、人体内部电场强度及人体离子移动幅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为4 kV/m时,通过人体脚部的总感应电流为60μA,人体内部电场强度为0.176×10^-3V/m,人体头部离子移动幅度为8.01×10^-12m。  相似文献   

17.
500kV超高压输电线下山坡周围工频电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输电线下电场的计算中,普遍将输电线下地面视为平地,而忽略了不规则地面对输电线下电场计算的影响。为此建立了山坡周围工频电场的计算模型,基于模拟电荷法分析了平地及山坡表面的电场分布,并分析了影响山坡周围电场分布的因素。研究表明,山坡对输电线下电场分布有明显影响,电场在靠近山坡坡脚处逐渐减小,在随着山坡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在坡顶处电场发生畸变。山坡的角度、高度、输电线与山坡的相对位置及输电线的剖分密度对其周围电场计算都会产生影响,角度越大,高度越高,在山坡顶部电场的畸变越明显。输电线与山坡之间的夹角越大,在坡脚处电场减弱的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750 kV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DEGS软件包,对750 kV交流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研究。以三相双回架空线路为模型,分析了导线对地高度、相序布置、分裂导线的根数、分裂间距、分裂导线子导线直径等因素变化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线路周围电磁环境的措施;根据工频电场的限值划定线路走廊的宽度;并分别比较了大雨、湿导线和晴天时输电线路周围的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仿真结果表明影响750 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可听噪声和工频电场。  相似文献   

19.
人体处于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时,输电线路的交变电磁场将在人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当感应电流密度超过一定限值后,人体由于吸收电磁场能量而发热并对神经细胞组织造成刺激或损伤,影响人体健康。采用三维涡流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1000 kV输电线路下方工频交变磁场在人体中的感应电流,分析了人体感应电流密度的分布特点,以及影响人体磁场感应电流大小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 1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磁场作用下,人体内感应电流密度远小于人体电流密度安全限值10 mA/m2。得出了磁场感应值不是1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小对地高度的控制条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徐禄文 《电力建设》2011,32(9):42-46
通过对典型线路跨越建筑物时工频电场强度的计算与分析,研究了DL/T5092--1999(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跨越建筑物高度限值下的电场状况,对部分塔型跨越高度和工频电场进行了优化计算,可为新建线路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