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首先就用来制造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的非晶硅和多晶硅材料作了性能比较,然后描述了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在制造方法上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在80年代,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已从样品的研制阶段迈向了商品化的成熟阶段。而且,AM-LCD 的质量与 CRT 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人们认为,AM-LCD 已跃为平板显示器技术的领先者。本文论述了 AM-LCD 的工作原理及其优越性,介绍了 AM-LCD 的结构与驱动方法,描述了 AM-LCD 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5.
一、概况在传统电视和计算机领域内,以阴极射线管(CRT)为代表的图象显示器件起着重要作用。可是,近来以高分辨率、大画面又小而薄的平板显示器件取代笨重CRT的需求正日益增大。便携式计算机和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动向便是其典型例子。相对于等离子体显示器(PDP)和电致发光显示器(EL)一类的发光型平板显示器件而言,液晶显示器的特点是属于被动型。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最为简单,较易降低成本。八十年代初,液晶显示器以上述特点奠定了基础。八十年代末,其象质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 相似文献
6.
第一台成型的液晶显示媒体出现在1971年,这就是最初的称之为TN-LCD(Twisted Nematic-LCD,扭曲向列LCD),尽管当时仍然是单色的、十分简单的显示工具,但仍在某些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例如电子表、计算器、掌上游戏机等,它们都是采用了类似的技术。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技术开始应用到计算机产品上。1984年,欧美提出了STN-LCD(Super TN-LCD,超扭曲向列LCD),同时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CD,薄膜晶体管LCD)技术也被提出,但仍不成熟。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掌握了STN-LCD的大生产技术,LCD工业…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形势出发,着重介绍了薄膜单晶硅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的优势和和制作过程,指出这种显示器目前有投影显示和小尺寸显示方面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原为英文,由台湾交通大学教授郑晃忠、王屏薇译成中文。为便于国内读者阅读,又由北京大学周萼博士根据原文,按照规范和习惯对译文作了修改。从1996年第2期起,由本刊分期连载。 相似文献
10.
11.
13.
AMLCD的静止图像质量是很高的,然而其运动图像质量看来却比CRT差,本文解释了AMLCD运动图像质量变坏的原因,给出了其后果,并介绍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生产能力的增长和价格的下跌,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s:active-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s)的世界市场仍在继续不断地迅速增长着.AMLCDs总的世界市场将从1999年的113亿美元(5640万台)增长到2005年的237亿美元(1.528亿台).在这个预见周期内,计算机和一些消费产品的需求仍占据着前两位的最大市场份额.计算机所需的市场份额由1999年的86亿美元(占76%)增长到2005年的194亿美元.而消费类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将会由1999年的1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薄膜晶体管矩阵液晶显示器的缺陷分类,成因,研制了TFT-LCD短,断路缺陷检测和全板显示检测的测试析,系统介绍了各种缺陷的激光补技术和TFT-LCD屏的冗余技术,作者在美期间开发出了利用减法激光修补仪进行加法修补的独特工艺。 相似文献
16.
17.
黑白7.5cm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改进a-SiTFT遮光层工艺、液晶盒取向和封接工艺,使黑白7.5cm(3英寸)240(H)×220(V)单元a-SiTFT-LCD的对比度、灰度、视角、串扰等性能获得大的改善,显示图象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华中理工大学和电子部47所三单位联合研制的7.6cm240(H)×220(V)单元a-SiTFT-LCD,简要论述了TFT矩阵板、行列驱动电路、彩色滤色器、液晶盒、离密度柔性引线带、控制引线电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显示器的有效显示面积60mm×45mm,亮度≥50cd/m^2,时比度(最大值)约30:1,视角范围(对比度5:1):水平方向〉±40°,垂直方向〉±30°,灰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低功耗、高成品率、多灰度级、彩色滤色器高性能和宽视角等五个方面概要介绍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近年来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