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状况调查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杭州市政府有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延伸公交服务,推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乘模式,吸引小汽车出行者改变出行方式,以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现以一年来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运行状况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杭州市城市中心区、商务区和一般居住区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及运行情况的调研,对杭州市提出的公共自行车解决1km内出行问题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匮乏,机动化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绿色环保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成为缓解城市交通供需不平衡问题,提高城市宜居度的重要途径。公共自行车站点服务水平是公共自行车系统研究的重要部分,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对公共自行车的接受程度。文章在筛选公共自行车站点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探究各影响因素间的结构层次关系,分析各层次对公共自行车站点服务水平的影响机制,为促进公共自行车站点服务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研究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背景和意义,结合国内外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现状,分析了晋中市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从站点位置及间距、使用对象、租赁卡形式和收费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建议,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是全国第一个在全市范围内布设免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城市。截止到武汉自行车系统建设一周年,已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800多个,投放自行车2万多辆,其发展规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实证调研着重从使用特征、布局方式和出行环境角度研究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实施效果,对于系统的结构模式、站点的布设和道路环境的营建提出按需配置,与游憩绿带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用事业》2016,(2):31-32
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刘树斌所长在其《关于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定位的思考》一文中提及,在许多城市经历了“雾霾”、“拥堵”等的纷扰之后,发展“绿色交通”已成为社会共识,公共自行车颇受重视,在个别城市甚至有被当成绿色交通“灵丹妙药”的倾向。但所有城市都要发展公共自行车吗?公共自行车首先是自行车,一个城市如果长期排斥甚至摒弃了自行车,突然打着“绿色交通”的旗号兴办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已经丧失了自行车“土壤”的“城市生态”环境中,公共自行车能生存多久呢?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8)
城市公共自行车站点设置的合适与否在城市交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解释结构模型(JSM)分析公共自行车站点设置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层级,并借助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每个因素对整体的影响大小,从而确定每个因素的评价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在城市公共自行车站点设置上,人的因素需要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世界掀起一股发展公共自行车的热潮,却尚未形成成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方法,这需要对已有的规划经验和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在其基础上形成理论方法并完善。法国的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规划和实践经验。本文简略回顾法国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历程;以巴黎和里昂为例,梳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布局方法 ;实证研究里昂公共自行车系统,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得到站点数量、车桩数量与人口、土地使用、交通设施等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发现交通设施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布局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江浦组团为案例地,结合刷卡大数据与城市空间小数据分析公共自行车出行时空特征并建立引力模型探究起讫站点周边空间因素对出行的共同影响。文章发现:新城的公共自行车出行以通勤为主要目的,高频出行多分布在较高用地混合度地区和关键空间节点周边,站点周边的地铁站、社区、就业地、餐饮服务设施的布局密度促进出行,而用地混合度、路网密度和除餐饮外的商业设施布局密度则抑制出行。结合新城紧凑的用地特征和通勤为主的出行特征,提出站点应布置在社区、地铁站等关键空间节点周边,同时避开用地混合度过高、支路稠密、交通流量较大或沿街商业设施密集的路段,为新城等共享单车市场难以覆盖区域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火热,但系统运营和使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急需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社会公益性设施,不仅具有多种交通功能和环保功能,还具有维护社会公正、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公共健康和推动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社会功能的内涵、促发机制及实现障碍,探讨其规划的关键内容,并从站点布局与设施优化、系统规模预测、系统功能拓展和复合、骑行交往空间规划及城市骑行文化塑造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6,(8)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火热,但系统运营和使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急需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社会公益性设施,不仅具有多种交通功能和环保功能,还具有维护社会公正、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公共健康和推动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社会功能的内涵、促发机制及实现障碍,探讨其规划的关键内容,并从站点布局与设施优化、系统规模预测、系统功能拓展和复合、骑行交往空间规划及城市骑行文化塑造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机非混行"带来的交通问题和保障自行车交通的合理发展,通过对以往规划和实践的反思,基于"机非分流"的思路,提出应用分区分级的规划方法开展大城市自行车路网规划的研究,并对分区的划分和交通策略进行了探讨。通过与传统自行车路网规划方法的比较,提出按功能分类将自行车道路分为四级:市级自行车通道、区级自行车干道、区内自行车集散道和绿色自行车休闲道;重新定位自行车各级道路功能,并分析各级路网上的路权分配、相应的指标设置。在构建独立的自行车路网的同时,重点考虑了自行车路网规划对城市路网规划与老城交通改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valuing some of what are thought to be benefits of bicycle trails and lanes. First, an adaptive stated preference survey is used to measure how much travel time individuals are willing to spend to obtain particular features of on- and off-street bicycle faciliti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icycle commuters in Minneapolis and St. Paul prefer bicycle lanes on existing streets over off-street bicycle trails, and also prefer them over streets that have no onstreet parking but lack designated bicycle lanes. Second, I used home sales data to learn the effect of bicycle trail proximity on home value. Though proximity to bicycle facilities is valued differently for different types, it actually significantly reduced home value in suburban locations. Suburban home values were most reduced by proximity to roadside trails, which also reduced home values significantly in the cities. Proximity to other types of bicycle facilities in the citie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home values.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的逐步推进,如何实现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信息的管理、分析及发布越来越成为制约公共自行车系统进一步推广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提出了基于WebGIS的公共自行车信息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以及最终实现效果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行车交通在未来城市交通中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敏  朱沛荣 《山西建筑》2010,36(23):11-12
以深圳市为例,探讨了自行车道在深圳发展得不理想的原因,阐述了自行车交通的优势,分析了自行车交通在未来的城市交通战略中的角色,指出发展自行车交通将成为重要的城市交通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5.
赵志强  容仲坚 《山西建筑》2010,36(18):43-44
在详细研究自行车交通的特点、影响自行车存在和使用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城市中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北京市为例,提出了引导大城市自行车合理发展和使用的相关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严谦 《山西建筑》2011,37(17):134-135
通过对国内外自行车通道的发展趋势及经验的调研,从多个层面对城市自行车通道网络系统的设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深圳市某片区自行车通道实例的分析研究,证实了自行车通道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居民出行便利性、降低小汽车出行率。  相似文献   

17.
孙杉 《江苏建筑》2011,(3):15-17
阐述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概念和国内外建设经验,特别是国内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并在对比和总结的基础上,从3个层面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内外城市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倡导发展自行车交通,以实现"绿色交通"的目的,提出了我国城市自行车交通合理适度的发展策略及措施,并结合城市自行车交通路网系统规划,提出了自行车交通组织规划、设计与管理的优化理论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低碳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自行车交通是城市低碳交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重庆作为山地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受到局限。该文通过对重庆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选择主城区大学城作为案例对重庆市自行车系统实施方案进行研究,最后对自行车实施效果进行低碳分析。  相似文献   

20.
In the light of the emergent ‘bicycle renaissance’ in the U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ationale basis of bicycle role model, Portland's promotion of bicycling. By conceptualizing bicycle promotion as a ‘travelling idea’,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key rationales and discourses structuring how bicycle policies are translated into the City of Portland. The study finds that strong neoliberal rationales such as competitiveness, cost-effectiveness, and value for money are pivotal in Portland's legitimization of spending on bicycle promotion, with sustainability and equity concerns being comparatively neglected. It is argued that this approach raises serious questions about the bicycle's potential as an egalitarian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 and urges potential ‘bicycle cities’ and advocates to be aware of the incommensurability of the creative class strategy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go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