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韩文 《轴承》2001,(8):21-22
对两种滚动体光饰机的光饰技术参数进行确定。光饰后的滚动体不仅可以改善外观质量 ,还可以降低滚动体的表面粗糙度值 ,改善形位公差 ,提高滚动体疲劳寿命。附表 3个  相似文献   

2.
涡流探伤技术具有无破坏性、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的缺陷探测。滚动体质量的提高对于整个轴承寿命以及整个变速箱系统和整车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会大大提高整车安全性。对滚动体线材进行缺陷分析,找出涡流技术与钢丝缺陷之间的关联,采用合适的设备以及参数设定来有效地区分钢丝缺陷。通过汽车行业体系对无损探伤检查的要求,验证设备的有效性。再以客户的反馈意见,间接的验证了设备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高转速复合钻井的需要,对高速滚动牙轮钻头轴承用滚动体新型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单元轴承寿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优选的2种滚动体材料单元轴承寿命指标与现用K钢和国外某公司的H钢单元轴承寿命指标相差较大,H钢与K钢具备一定的抗接触疲劳剥落性能优势,在高转速条件下,都存在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深沟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钢球与内外滚道的滚动接触模型,在疲劳寿命的计算中考虑轴承的运动特性。考虑球轴承中同时承载的滚动体个数随时间变化,提出了一种更为准确的载荷分布计算模型。分析了相同外部载荷作用下,不同游隙、不同转速对轴承内部载荷的影响。针对4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深沟球轴承,分析内圈、外圈和滚动体上一点的接触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得到其载荷序列。考虑内外圈不同运动状态对轴承应力循环次数的影响,对Lundberg-Palmgren(L-P)寿命模型进行了修正,计算了轴承内圈、外圈、滚动体以及轴承整体的寿命。对比不同运动状态下两种模型计算的寿命,在仅有一个套圈旋转时,修正的寿命与初始L-P寿命较为一致,当两个套圈同时旋转时,修正的L-P寿命与常用的L-P寿命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风电齿轮箱轴承的寿命,消除因轴承寿命过低而导致的风电齿轮箱的失效风险,运用Romax软件对齿轮箱轴承强度及寿命进行分析计算,计算轴承滚动体在不同修形方式下的强度及寿命情况。根据分析计算发现,可以通过改变轴承滚动体修形方式来提高齿轮箱轴承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引入滚动体尺寸偏差的球轴承寿命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尺寸偏差引起的固定滚道应力循环状态的变化,提出了滚动轴承等效载荷态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Lundberg-palmgren(L-P)寿命理论及Miner疲劳损伤累积假说,提出了一种修正L-P寿命模型。基于该疲劳寿命计算模型,以6008型普通深沟球轴承为例,考虑到滚动体尺寸偏差的分布形式,对滚动体尺寸偏差、载荷及游隙等因素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相关文献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得出如下结论:1)尺寸偏差值增大,疲劳寿命系数降低;2)随着载荷的增大,尺寸偏差对轴承疲劳寿命影响逐渐减弱;3)存在一个较小的负游隙使得轴承疲劳寿命系数达到最小;4)滚动体尺寸偏差服从呈正态分布时,轴承疲劳寿命系数亦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为作者赴2005年全国滚动体专业技术年会参与研究滚动体发展规划的部分内容,现推荐给读者,希望能够通过对我国滚动体行业技术水平的交流,达到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并为实现“十一五”期问轴承行业“提高轴承寿命与可靠性、滚子轴承减振降噪”的技术攻关日标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而该文对滚动体制造与生产、技术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擂导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三排圆柱滚子转盘轴承在径向、轴向载荷和倾覆力矩联合作用下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通过轴承的径向和轴向静力平衡分析计算得到各排滚子的载荷,进而计算出各个套圈的当量滚动体载荷,由套圈的额定滚动体载荷和当量滚动体载荷计算出各个滚道的额定寿命,最终求出整个轴承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
三、滚动轴承残余寿命评价的研究 1.传统轴承寿命计算公式及其修正 在采用SPM方法和FTA技术对滚动轴承状态进行评估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判断轴承的剩余寿命。这一类问题在流程工业大型齿轮箱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 由Hertz理论推导出传统的线接触疲劳寿命(设计寿命)基本公式 式中:L——滚动轴承寿命;Q_c——滚动体额定动负荷,L=10~6转时;Q——滚动体负荷;c——Hertz压缩常数量、单位接触长度量,常数;h——油膜厚度,取常数;e——轴向负载影响系数,常数。  相似文献   

10.
在高速圆柱滚子轴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普通钢制轴承和陶瓷轴承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转速对接触应力和等效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轴承的疲劳寿命主要取决于滚动体作用于外圈的离心力,减小滚动体离心力是提高此类轴承寿命的最有效途径;在中、低速时,钢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均好于陶瓷轴承.但当转速达到高速时,陶瓷轴承在寿命方面显示出更大的优势.为陶瓷轴承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钟秀虹  豆海峰  龙贻伟  冯亮 《轴承》2021,(2):29-34,41
通过对轴承滚压安装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分析,建立了自润滑关节轴承滚压收口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分析轴承外圈唇边的形成过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轴承座内孔处厚度比轴承外圈厚度小0.1~0.2 mm,倒角为外圈V形槽深度的0.6~0.7时,轴承滚压收口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2.
小波变换在滚动轴承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通过对测试到的故障轴承的振动速度信号进行分析,分别绘出故障信号的频谱图,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表明,离散小波分析技术在滚动轴承内圈及滚动体故障特征频率提取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滚动轴承动力特性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轴承的动力特性对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特性有重要的影响。但至今,滚动轴承的动力特性仍缺乏系统的资料,在许多情况下,将滚动轴承简化为无阻尼的定常弹性元件。本文分析了滚动轴承动力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滚动轴承动力特性的两种测试方法,并以某航空轴承为例作了具体测试,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作为建立滚动轴承动力特性数据库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4.
支承高速柔性转子的滚动轴承的寿命、可靠性及失效形式十分复杂,很难得到准确的理论分析结果。因此新研制了高速滚动轴承柔性转子试验机,可以模拟轴承的载荷、转速、润滑等工况条件,测试支承柔性转子系统的轴承性能,为高速轴承性能分析提供准确的试验数据。对支承柔性转子的滚动轴承进行了试验,验证了试验机的可靠性,发现与刚性转子系统相比,柔性转子系统振幅增大且轴心轨迹复杂,这将影响支承轴承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5.
以生命期阶段划分的视角,用失效滚动轴承样本为对象进行分析,发现了设计、制造、使用3个阶段和材料对滚动轴承失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试图逐步建立滚动轴承失效影响因素全集。还对3个阶段和材料对轴承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为改善滚动轴承的生命期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introduce an experimental procedure for predicting the fatigue life of each individual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separately using vibration modal analysis.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nalysi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find an empirical model that correlates the dynamic load capacity of rolling bearings to thei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damping). Thes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obtained from the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of each individual bearing that results from vibration modal analysis. A modified formula to the already known Lundberg-Palmgren life formula is proposed for rolling element bearings. Given the modified formula, one can predict the fatigue life of each individual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based on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compares the results from the modified formula with those from Lundberg-Palmgren formula. The modified formula provides an accurate prediction for the fatigue life of each individual bearing based on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he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modified formula is considered for future work.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rolling element bearings in machinery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Evaluating new materials for rolling element bearings (REBs) is an expensive, time-consuming, and difficult process. This work presents a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CDM)-based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that incorporates gradual material degradation under cyclic loading and discrete material representation to predict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RCF) failure. The fully reversed orthogonal shear stress was considered the critical stress for the CDM RCF modeling. Torsional fatigue results available from the open literature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ritical parameters for CDM FEM.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modeling approaches,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CDM material parameters were considered probabilistic in nature to represent variations in material strength or resistance to fatigue. This modification to the modeling procedure resulted in RCF life predictions that capture life scatter characteristic of the RCF phenomena for REBs. Based on the model results, a fatigue life equation was developed to corroborate the Lundberg and Palmgren (LP) theory.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predictive life equation generated from the CDM-based FEM using material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torsional fatigu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LP model.  相似文献   

18.
滚动轴承振动与加工质量的灰色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理论的广义关联度概念分析了滚动轴承的振动与加工质量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宏观尺寸误差参数对轴承振动的影响比较大,宏观形状误差参数和微观形貌参数已达到比较高的质量水平,对轴承振动的影响比较小.而轴承的宏观尺寸参数及其公差在设计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是影响轴承振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冷辗扩技术在新时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无缝环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满足各种使用要求的高性能轴承的需求,其中冷辗扩技术就是制造高质量无缝环件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对国内外冷辗扩技术的研究开发情况作了总体概述。  相似文献   

20.
基于谐波控制理论的滚动轴承噪声声压级函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谐波和噪声实验为基础,建立滚动轴承表面谐波分布模型,研究谐波分布参数对轴承噪声声压级的影响规律,得出控制噪声的最优谐波控制线方程,对6203轴承的噪声实验研究表明,所给出的最优轴承噪声声压级函数的预测误差很小,小约为4dB,鉴于谐波分布参数可以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控制,因此在轴承零件制造过程中控制装配后的成品轴承的噪声将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