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库发挥重要的拦沙作用,改变水库下游的水沙条件。自2003年三峡工程投入运行后,长江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入高峰期,未来将建成超大规模的水库群,其拦沙作用将急剧改变三峡工程入库泥沙条件。为此,本文对长江上游水库群(含已建、在建、拟建水库)的拦沙效果进行综合分析,预测了三峡入库泥沙量。水库群涉及的水库共计66座(1995年以前建成的水库不计),计算采用基于Brune拦沙率的分组方法,采用1991-2000实测水沙序列的均值作为输入。结果表明,在2015-2050期间,水库群拦沙作用突出,三峡入库沙量降至每年约6000万吨,仅为1991-2005年均值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2.
二滩水库拦沙作用及其对金沙江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沙江流域的水沙变化对三峡入库水沙条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二滩上游水沙变化过程的统计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方法估算了二滩水库的拦沙量.结果表明:1998~2004年,二滩水库年均拦沙量约5000~6500×104 t左右,水库年均淤积率大于0.66%.2001~2004年,上游来沙量减小,二滩水库拦沙量也相应减小,年均拦沙量4000~5000×104 t,上游所来泥沙约有95%淤积在库区.2001~2004年二滩比1991~2000年新增拦沙量0.238×108 t,占屏山站减沙量的21.25%.二滩上游梯级电站及金沙江干流梯级电站建成后,按照二滩的运用方式,可拦截流域90%左右的来沙,从目前的水沙条件看,可能使三峡水库的进库悬移质泥沙减小60%以上.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长江三峡的特色旅游资源,指出开发中存在特色品牌不"特"、文化气息不"浓"、特色观念不"新"、市场定位不"清"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增强长江三峡特色旅游的吸引力及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旅游生态系统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设计,从还原旅游地的生态完整性出发,转变旅游开发方式,把整个旅游地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种群,以“还本求原”为手段,探寻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旅游生态链条.长江三峡旅游生态系统设计可以从支骨、通脉、布络、会节、丰体、饰皮、提神七个方面形成保持本土、强化特质、改善环境、营造历史氛围的共生结构.  相似文献   

5.
利用破坏概率和稳定系数相结合评价黄腊石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黄腊石滑坡目前具有低稳定系数,高破坏概率。三峡水库蓄水后黄腊石滑坡有失稳滑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在治理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的过程中,建设施工单位考虑得更多的是确保黄金水道的交通安全和城乡居民的人生安全,而长江三峡作为世界著名的山地峡谷风景名胜区,其自然与人文景观品质的保护与建设却遭到忽略。从长江三峡景观的内在品质的要素入手,提出了在治理三峡地质灾害的过程中,通过消隐式、融合式、强势景观建设式、人文景观凸显法等方式方法的实施,实现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三峡发展)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三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其前身是1989年1月成立的三峡总公司(筹建处)十三陵工程建设公司,1998年合并重组后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登记设立,注册资金2844万元。主营业务是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国际、国内工程技术咨询与服务,工程项目管理及国际工程总承包等。公司在岗职工915人,具有中高级职称者382人,具有各类监理工程师资  相似文献   

8.
在惯常的旅游区域范围划定原则中增加地域特质、文化特质要求,对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进行了界定,把地貌边界作为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的极限.考虑长江三峡旅游概念的时空变化,通过整合多种标准形成的复合标准,确定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由概念区、基本范围和关联带三大部分组成,为寻找三峡“主线”与“腹地”的发展关系和各板块旅游的“共生”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使用岩体长期变形观测资料分析岩体软弱控制面强度指标的方法,以开发观测数据提供的信息对岩体稳定性进行评估,这无异于在现场进行超大型尺寸的岩体力学试验。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地区地跨重庆市和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和享誉世界的旅游区域。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三峡水库入库水沙条件及实际运行方式的变化,计算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方案变化对水库泥沙运动及变动回水区航运条件造成的影响.采用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蓄水方案对水库泥沙淤积情况的影响及各方案间的差别,进而对方案调整后变动回水区重点浅滩的水深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的水沙条件及考虑上游建库的影响下,蓄水方案调整带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6~11 a,并随水库运行时间的延长而缩小,不会对变动回水区浅滩河段通航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库区水位抬高,航道尺度大幅提高,航宽普遍在200m以上,峡谷河段受岸壁约束,增幅也达40~100m左右,航深4m以上,弯曲半径除局部河段外均大于1000m.分析表明:蓄水后常年库区枯水期碍航滩险消除,洪水期流量在20000m3/s以下时,基本无不良流态出现,水流平缓;流量在20000m3/s以上时,水流亦有较大减缓,变动回水区流速有所减缓.加之已实施的三峡工程施工期变动回水区航道整治工程,使常年库区及变动回水区航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遇洪水陡涨过程,峡谷河段仍会呈现不良流态.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的街道建设,具有山地城市与移民迁建城市的典型特点.通过分析三峡库区城市街道的演变过程及其建设特点,从影响街道建设的自然地理因素、对外交通联系等方面,对城市迁建前后街道建设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适应水库水位消落变化与山地地形环境的库区城市道路网络建设形态,以及采用高路网密度、低路幅宽度以适应地形变化和节约投资的建设对策;通过总结街道尤其是梯道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库区实际提出了街道演变对移民城市建设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一维非恒定非饱和输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不同调度方式下三峡水库的淤积过程及淤积量的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汛期限制水位对三峡水库最终的淤积平衡具有重要影响.汛限水位在汛前、汛后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及正常蓄水位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仅会改变水库的淤积过程,对水库的最终平衡淤积量影响不大.一定来水来沙情况下,汛期的坝前水位最终决定了水库淤积平衡后的淤积量.因此,在制定调度方案时要特别注意汛期的坝前水位及持续时间,这对减少三峡水库淤积、增大水库发电、防洪和航运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对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秭归县和巴东县集镇迁建规划的工作实践,对移民迁建规划的一些理论性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其迁建成果符合国家有关迁建规划大纲和规范指标,并提出了现实可行的规划决策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流行与发生地理空间分布,获取疫源地理空间分布规律,为疫情防控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ArcGIS软件进行核密度分析、区域重心分析以及多环缓冲区分析等,揭示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空间格局和分布特征,并对疫情扩散风险进行预测,利用Moran's 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三峡宜昌区域疫情重灾区集中在当阳市、夷陵区和宜都市;受害松林密度相对集中,传播距离长、跨度大,疫情传播特征呈现地理面状扩散,疫源呈跳跃和迁移式发展,局部爆发特点;松林受害地理分布集中在海拔1200 m以下,高海拔成为疫源传播的自然屏障;疫源的分布模式为随机分布,松材线虫病危害程度由中心聚集向周围扩散.[结论]三峡宜昌区域处于疫情包围之中,该区域疫源具有传播扩散风险.基于地理空间分析,应根除松材线虫疫源地,控制人为和自然传播来阻挡疫源扩散,减少疫情爆发.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土门子滑坡白1992年以来滑坡体蠕动变形持续发展,近期变形进一步加剧造成滑体内公路及房屋破坏.在分析滑坡地质环境和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体处于整体蠕动变形局部滑移,持续强降雨是诱发其失稳破坏的主导因素,在暴雨工况下,滑坡体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三峡库区某变形体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变形特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变形体的现状和规划态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及评价,并采用卡丘金法和地质类比法对塌岸破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塌岸已经影响到集镇的中部,库岸治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归纳了三峡库区方言发音的特点,分析了库区方音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不良影响.要帮助学生克服方言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不良影响,一方面教学中必须加强语音教学,注意语音语调的训练;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库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关洲河段属典型的主流年内交替型分汊河道,地处三峡大坝下游,受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带来的水沙变异影响,河道冲淤响应较早,但因河床组成差异呈现出不同于沙质河床的河势调整规律。松滋口作为分泄长江水沙进入洞庭湖的重要通道,其分流特性变化与上游关洲河段河势调整密切相关,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两者的影响关系研究相对不足。本文基于近10年来的河道实测资料和水文观测数据,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关洲河段的河道演变特点;从关洲河段河道冲淤、左汊发展和左汊主汊的维持时间等三个方面研究了上游河势调整对松滋口分流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2002.10~2013.11),关洲河段河道枯水河槽冲刷幅度较大,冲刷量占总冲刷量的90%,且冲刷主要集中于左侧低滩及左汊,致使左汊中下段深泓高程低于右汊,枯水期同流量下左汊分流比呈现增加的趋势;当上游来流小于20000m3/s时,同流量下松滋口分流能力下降,但这一影响随着关洲河段河道冲刷的趋于平衡而逐渐削弱;关洲左汊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较大流量时松滋口的分流比,且这一流量持续的时间越长,即左汊维持主汊地位的时间越长,松滋口年分流比越大。此外,左汊的过度发展可能会引起关洲河段主流不再年内交替,而是将长期稳定在左汊河道,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关洲河段左汊河道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