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防一览》是明代河工专家潘季驯(1521~1595)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河工专著之一。成书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潘季驯第三次任总理河道,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他深入实地考察,全面规划,在前两次主持治河的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主持治理黄河的背景、思想体系和实施方略及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3.
郭涛 《水利学报》2022,53(12):1433-1444
本文全面分析了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四次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的历史经过、历史挑战、治河主张和工程措施。总结了潘季驯在治河思想上的四大理论贡献:(1)提出了黄河治理必须抓住水少沙多、暴涨暴落的基本特征;(2)提出了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三个理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淤滩固堤)及其相应工程措施;(3)提出了治理清口为中心,建设洪泽湖水利枢纽,全面治理黄、淮、运的跨流域规划思想及相应工程措施;(4)提出了建设系统堤防的思想及其相应工程措施和管理制度。指出了潘季驯治河四个历史贡献:(1)推动治河工程从分流杀势到筑堤束水、固定河槽的根本转变;(2)推动了持续近200年的黄河下游堤防工程和洪泽湖枢纽的大建设;(3)基本保证了京杭运河的畅通;(4)相对减少了黄淮平原的洪水灾害破坏。同时指出,潘季驯治河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  相似文献   

4.
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在黄河任总河时,曾有人问他,“水高堤高,不将隆堤于天乎”?意思是说:“黄河下游河道,年年淤高,水位抬高了,堤防也相应加高,这样下去,年代久远,不将大堤加高到天上了吗?”当时潘季驯曾解释说:  相似文献   

5.
潘季驯是明代的治河理论家和实践家,我国治河史上享有盛名的治河人物之一。从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起,到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止,他曾四次主持治河工作将近十年之久,使东奔西突、紊乱已极的黄河,一度出现了河患较少、河道相对稳定的小安局面。特别是他认真总结了前人治河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的治河方略,对清代以来的黄河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论陈潢治河     
陈潢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治河名家,他曾协助靳辅治河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理论上继承并发展了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在实践方面最突出的是利用黄河泥沙进行放淤固堤,在处理黄河与运河的关系上,成功地开凿了中河,保证了漕运畅通。  相似文献   

7.
“去国之臣,心犹在河”。这是我国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在72岁退休时说的一句感人肺腑的话。潘季驯(公元1521年——1595年),字时良,号印川,湖州乌程人(今浙江湖州吴兴)。嘉靖29年进士,曾任江西、广东、河南等省地方官。从嘉靖44年(公元1565年)45岁起,曾4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主持治理黄、淮、运河,前后历时27年,为我国治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四任“总理河道”职务中,以第三次任职时的成绩最为显著。那是在万历6年(公元1578年),黄河和淮河同时决溢,以致黄淮交汇处的清口淤塞,淮河南徙,灾情非常严重。朝廷无计  相似文献   

8.
潘季驯     
潘季驯(公元1521~1595年)字时良,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从明嘉靖44年(1565年)至万历20年(1593年)的27年间,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对明代治河做出了积极贡献黄河自金章宗明昌5年(1194年)于河南阳武决口南  相似文献   

9.
渭水 《水利天地》2006,(11):22-23
潘季驯(公元1521年~1595年),字时良,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29岁中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潘季驯曾数次总理河道,负责治理黄河、运河。他不仅注重实践经验的应用,而且善于进行理论研究,是一代著名的治河专家,对后世治水影响深远。全力实施“束水攻沙”嘉靖四十四年(公  相似文献   

10.
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夏,黄河在崔镇(在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北)决口,清口被淤,高堰被冲,淮水南徙。明代黄、淮、运三河通过洪泽湖交织在一起。黄河决口事关漕运线的安危,因此决口引起朝臣的纷纷议论。当时独揽朝权的张居正主持召开了一次讨论治河策略的会议,河漕尚书吴桂芳和河都御史傅希挚二人各持己见,争辩激烈,结果黄河仍泛滥,决口仍横流。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夏,张居正终于发现了一位合适的河督人选,他就是杰出的治河名家潘季驯。潘季驯,字时良,浙江乌程人,嘉靖二十年进士,这次主持河务已是他平生第三次了。他前两次虽然任职期短,  相似文献   

11.
潘季驯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治河专家之一,400多年来,以他的治河思想为代表的束水攻沙理论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拟对潘季驯束水攻沙理论的演进、实施效果以及21世纪治黄措施等问题做初步探讨,认为以水土保持为基础,建立在水库群调控下的水沙分离、高效输沙机制是解决目前黄河下游河道严重淤积问题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禹治水,传说甚广,王景治水,史载不详,只以治功见世。唯潘季驯与李仪祉在治河的理论和方法上作了比较科学地回答,并对后世治河产生较大的影响。他们都认为黄河为害的根源在于泥沙。潘季驯主张以水攻沙,而李仪祉提出了上中下游并治的思想。他们分别实现了由治水到治沙及治河由下游到上中下游的转变。只是潘季驯的认识影响了后世300余年的治河活动,而李仪祉的思想,后人理论探讨得多,但具体实践得少。 人民治黄的开拓者之一王化云同志经过长期  相似文献   

13.
明代的治河思想在我国古代治河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代所提出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治黄策略,后人给以高度的评价,并"奉之为金科"。众人将这一思想的提出归功于潘季驯,殊不知它最初的倡导者却是万恭。  相似文献   

14.
潘季驯“束水攻沙”治河思想历史地位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魁一 《水利学报》1996,(8):1-7,15
从金、元到明前期(约十二世纪到十六世纪前半叶)治理黄河方略是以分流治黄为主,明后期则主要依靠堤防束水攻沙,这是治河防洪思想的一大转变.此后400年虽然治河工程措施有所改进,但束水攻沙一直是下游修防的主导方针之一.束水攻沙方略的代表人物是著名水利科学家潘季驯.本文探讨了束水攻沙理论和在此理论指导下工程技术措施的演变和成效,以及近代河工模型试验对潘季驯的理论所作的验证和肯定.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潘季驯治河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在4000多年治理黄河的实践中,形成并传承一系列卓越的黄河治理方略,可归纳为"束水攻沙"和"宽河滞沙"两大类.结合对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及水沙量演变过程的分析,浅析历史上黄河治理思想与实践的传承与发展.远古的大禹治水、汉代的"贾让三策"和王景治河证明了"宽河滞沙"方略的有效性.明代潘季驯、清代的靳辅和陈潢将"束...  相似文献   

16.
潘季驯《河防一览》中所收录的四十一道奏疏,记录了潘季驯领导治河活动的历史背景、河患频发的原因、堤防修守措施、河官管理、朝廷的态度等治河过程中的多个方面,均是围绕"束水攻沙论"治河思想进行的全面而具体的阐释,是研究黄河治理历史和经验的宝贵史料。本文对这些奏疏进行深入梳理和研究,从河官铨补和赏罚、河权的事权归一、"束水攻沙"实践、平定浮言、优恤官员等角度,对这些奏折中的治河思想和理念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明朝中叶以迄清初,黄河治理有较为显著的发展,在治河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明代刘天和对于黄河泥沙的运行规律作了初步的分析,得出善淤、善决、善徙的结论,认识到徙由于决,而决由于淤,因之找出了黄河下游为患的根源。潘季驯治河便从“淤”字着眼,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也谈黄河夺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决而南流入淮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北徙,史称“夺淮七百年”。本文仅就黄河夺淮的实质及表现、夺淮发展阶段、原因及影响略作剖析,期有所识。 一、夺淮的实质及表现 黄河夺淮是黄河以泥沙侵淤致于淮河河性的变化而呈现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夺淮的最终形成表现为黄河被堤防束导,河道稳定地经流徐、邳、夺淮河清口以下的河段。这时是黄河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决河始南流入淮逾四百年后的明隆庆、万历年间,相应于万恭、潘季驯的治河,可以潘季驯的治河(万历六年三任总河时)为标志。为  相似文献   

19.
《治河方略》是继明代潘季驯所著《河防一览》一书之后,又一部研究治黄的重要文献。清初靳辅(1633~1692年)编著。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任(黄河)河道总督时,正是黄、淮交敝、漕运梗阻之时。经他10余年的治理,黄、淮故道次第修复,漕运大通,治绩卓著。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玄烨皇帝南巡阅工时,念其治河有功,曾面谕靳辅:俟河道告成之日,纂述治河书,以垂永久。靳辅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完成《治河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治河奏绩  相似文献   

20.
杨惠淑 《中国水利》2014,(10):62-64
在潘季驯一生的治河生涯中,曾四次奉敕治河,以第三次事权统一,治河成就为最大。前两次治河,潘季驯只司河务,不理漕运,而权在治河,事又在通漕,事权不一,事多掣肘,不利于从根本上治河。第三次治河,情形为之一转,事权统一,不仅司理河务,还兼管漕运,在治河保漕的总体原则下,统一规划,统一治理河漕。权在河漕,事在河漕,不仅达到了保漕的目的,也实现了其治河的愿望。潘季驯治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