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服装设计中的"雕塑感"是对造型艺术中雕塑元素的捕捉和融合。利用二度空间的布和三度空间的人体,从空间上找到了实现服装雕塑感的媒介;利用成熟的立体裁剪方法,结合雕、刻、塑等制作手段,从过程上找到了实施服装设计中雕塑感塑造的方式。同时,人体的三维结构及其延伸形态,也为塑造服装的雕塑感提供了无限的创作源本。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用“雕塑性美感”,即建筑的“雕塑感”来说明某些现代建筑的形象特征。什么是建筑的“雕塑感”呢? 建筑作品的所谓“雕塑感”,主要是指它的富有表现力的体积感、体量感。单一的立方体,只有简单的立体轮廓,体积感较为平淡;两个立方体相加,立体轮廓较为丰富,体积感有所增强;两个以上的立方体组合在一起,立体轮廓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3.
刘鹏 《华中建筑》1990,(3):27-31,22
建筑的外部空间形式往往是高层次的建筑理论的重要表现途径,对建筑的形体塑造的研究与讨论虽不时兴,但却值得,这将会直接地提高建筑创作实践水平。本文拟就对某些建筑形象中的“雕塑性”形式感问题及其创造作些肤浅的探索。一“雕塑感”——建筑中的美学现象在建筑评论文章中,“雕塑感”一词常被用来品评一些具有个性的建筑形象,表达了品评者对建筑外的空间形象的心理感受:建筑的外形特征使他们联想到了雕塑艺术。例如:  相似文献   

4.
园林空间与雕塑——以包头南海景区北入口广场设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包头南海景区北入口广场的设计,探讨园林中雕塑的设计布局.使之从理念、功能、空间、细部融入整体尉林之中.整合现有资源,使雕塑艺术与园林设计融为一体.在设计中运用雕塑艺术的设计理念,将园林看作一个大型的雕塑.在对园林造景材料的"雕"与"塑"过程中,实现设计理念的完美表达,并使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雕塑服从于园林的整体规划设计,园林环境为雕塑营造艺术氛围,两者共同构成一件完美的景观艺术品.  相似文献   

5.
刘开辉 《江西建材》2012,(4):173+168-173,168
本文对园林雕塑艺术进行多方面探究,并运用发展的观点对园林雕塑的多个层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深化对园林雕塑的理性认识,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园林雕塑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地质矿产陈列馆(简称陈列馆)的设计,将建筑与雕塑相互融通,以独特的构思创造了造型别致,线型丰富,具有立体感和雕塑感的一座建筑,受到人们的热爱。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24日,美标至美空间,雕塑风尚,卫浴设计趋势发布会在番禺路上时尚场所Z58隆重举行,Z58、世界知名设计师隈研吾(KengoKuma)的扛鼎之作——充满诗意和灵性。从步入会场的第一刻起.来宾即进入了时尚前卫的雕塑感空间,在众多知名媒体和顶级设计师的卫浴设计趋势发布会上.美标对于雕塑感和建筑感将成为新时期卫浴设计潮流元素的判断引起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雕塑在园林空间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佛山市区几个园林雕塑的创作,探索雕塑在园林空间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对汉代园林雕塑风格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其社会价值、研究价值等各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汉代园林雕塑反映了相应时期的社会时代精神,表现了对应的大时代的思想内容,填补了我国在汉代园林雕塑研究中由文字内容转变为物化成果的空白,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剖析当今城市园林雕塑建设设计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今城市园林雕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正确认识园林雕塑基本特征、类型及其作用,提出树立正确园林雕塑规划设计思想,旨在走出当今建设误区,为城市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晓容 《山西建筑》2012,(33):220-221
针对环境规划时如何合理设置雕塑进行了探讨,结合实例分析了根据环境特点安放雕塑的重要性,指出园林雕塑的设置应当考虑题材与园林环境及建筑内容相一致,才能达到审美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城市园林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浪潮中,城市居民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生活习惯的变化,园林夜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构成城市园林景观要素进行设计方法的探索,最终达到满足城市居民对园林夜景观的基本需求。雕塑小品、指示牌的照明设计1.雕塑小品从用途与功能上来说,雕塑大致可分为: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和功能性雕塑。不同雕塑所突出的主题不同,例如,  相似文献   

13.
1960年代以来的当代园林流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初至1960年代是现代园林时期,1960年代以后是当代园林时期.笔者介绍了当代园林时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园林、解构主义园林、高技派园林、后工业景观的园林、雕塑艺术园林、大地艺术园林、极简主义园林、生态主义园林、超现实主义园林、软质园林、批评性地方主义园林、历史文脉主义园林、极多主义园林等新流派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4.
广州雕塑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雕塑公园位于广州市下塘西路飞鹅岭,占地46万m2.分四大园区:羊场面雕塑区、中华史雕区、森林景区和雕塑大观园.目前建成开放的"羊城雕塑区"占地17万m2,以广东省雕塑家创作的反映羊城风貌的雕塑为主要造景题材,通过运用各种园林造景艺术手法,把雕塑、园林和建筑等多种造景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15.
空间的雕塑——艺术家野口勇的园林作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箐 《中国园林》2002,18(2):49-52
野口勇是20世纪上半叶少数几个尝试将雕塑与园林结合起来的学者之一。他独特的经历为他的园林和雕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的园林作品展现了园林设计的新途径,激励了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到室外景观的塑造中去,并对现代园林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园林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创作丰富耐看的景观,以满足观者审美心理的需要。古今中外的优秀雕塑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能赋予人们以人文内涵与艺术熏陶。作为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开发与运用传统文化资源促进中国现代园林雕塑艺术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5)
绿色雕塑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兴艺术形式,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绿色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运用,构成了一个个绿色环保、有生命力、不断变化成长的环境艺术品。高雅的雕塑艺术融入绿色的园林生态景观,成为受社会各界青睐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18.
■广州雕塑公园 雕塑与园林结合可以为雕塑提供优美的环境、理想的背景,突出作品的视觉效果,使之更加醒目;而在园林中配置雕塑,则犹如画龙点睛,常常成为绿地空间的焦点,甚至某一局部或景区的中心;雕塑又可赋予园林以文化内涵,表现一定的思想主题.在法国凡尔赛宫苑中设有许许多多雕像,而由于路易十四自诩为太阳神,因此,在凡尔赛宫控制全园的中轴线上,只设置太阳神阿波罗和娜通娜女神,怀抱双胞胎婴儿的雕像(希腊神话中传说娜通娜是太阳神和月亮神的母亲),以此显示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9.
纪念性园林是人类纪念情节物化于园林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纪念性建筑和纪念性雕塑,是一个更大的尺度概念,其中包含了建筑、雕塑等人工因素和山水、植物等自然因素,并且功能也较复杂,更加需要强调整体统一和有机组合。以葫芦岛市和平公园概念性规划为例,探讨了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纪念主题与形象表达问题,强调场所塑造与情感对话是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城乡建设》2004,(9):87-87
广东省中山市硕泉古建园林艺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专营古典、现代园林建筑、园林绿化、雕塑喷泉、筑山理水等外环境工程的专业公司。公司聘有古典园林建筑师、高级园林工程师并配备有数支高素质专业园林施工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