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碎屑岩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冀中苏桥、文安地区井下岩心分析化验数据,论述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碎屑岩的岩石类型、储渗性能及孔隙结构等储集层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储渗性能的因素。认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砂岩储集层虽然物性差,但对储气来说仍不失为较好的储集层。当局部地区存在沉积间断面的风化溶蚀或构造缝发育等特定条件时,其储集条件有变好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豫西石炭二叠系煤层气资源前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丰富的资料对豫西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的沉积特征、含气性和储集层的渗透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该区具有煤层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和赋存的地质条件。以影响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地质因素为重点,详细论述了煤层含气性和储集层渗透性,认为导致煤层含气性变化较大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煤的演化变质程度、上覆有效地层厚度和上覆盖层条件,煤储集层渗透性主要受煤体结构类型、割理发育性和滑动构造改造程度的控制。豫西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关键地质因素不是煤层气资源的丰度和资源量,而是煤层的储集层条件。综合煤储集层渗透性特征及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认为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有利区为平顶山、宝丰和临汝含煤区,较有利区为禹县南部、新安和陕渑含煤区,不利区为偃龙—荥巩、登封—新密和禹县北部含煤区。平顶山含煤区应作为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部署的首选区。图2表3参3(宁正伟摘)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含气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的生气强度属中等偏低,影响了气藏充满足程度;储层砂体小、分布广、物性差,出现处处有气,产量偏低的分布格局。虽然存在这些问题,通过对生成子系统、运聚子系统、封盖子系统的入研究,仍发现弧形构造带或鼻隆带与有利储集相带和好封盖相带相匹配的气藏富集区,是我们勘探的重点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华北克拉通上古生界含气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公布的中国第一 大气田苏里格,以及山西的沁水气田的产气层均为石炭-二叠系,在石炭-二叠系沉积时整个华北克拉通大体可分为北、中、南三个带,烃源条件具有广泛性。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中,华北克拉通分割成六个地块”,各地运聚条件差别很大。在构造简单且有三叠系覆于石炭-二叠系之上时,对气田藏)保护有 利。在鄂尔多斯和沁水应扩大勘探成果,在渤海湾应深入研究二次生烃和再次运移,在南华北盆地、汾河地堑盆地和巴音浩特等盆地应突破找气关。  相似文献   

5.
华北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从油气系统角度分析了华北区古生界的石油地质条件。下古生界是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在开阔海台地相的台凹环境下形成的源岩生烃潜力最大,纵向上表现为寒武系的府君山组、张夏组,奥陶系的马家沟组、峰峰组。平面上以黄骅—临清复向斜带为最有利区。上古生界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煤系地层,煤层及暗色泥岩厚,热演化程度大多处于成熟—高熟阶段,生烃潜力大。从源岩的生烃演化史及油气的运聚和圈闭关系指出古生界具有形成原生油气藏的条件,原生油气藏勘探研究的难点及关键问题在于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潜力、范围及油气保存条件。在系统分析总结前人勘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渤海湾、南华北及沁水地区古生界油气生成、保存条件,指出渤海湾地区是二次生烃的最有利地区,油气保存条件好,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广阔;南华北地区油气生成及保存条件好,但源岩演化程度较高,是天然气的有利勘探区;沁水地区亦具有二次生烃条件,但盖层及油气保存条件差、水动力条件强,北部地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勘探前景尚好。  相似文献   

6.
王建栋 《试采技术》2000,21(3):26-27
塔河3、4同气田目前是西北石油局的主力油气田,塔河3、4号油气田的油气层主要在奥陶系和石炭系,奥陶系和石炭系的测试评价工作直接影响到增储上产。对奥陶系和石炭系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石炭系混合沉积层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凹陷北部的石炭系露头剖面进行了野外详细实测,根据古生物特征,岩性、岩相分析和地层对比,对地层层位进行了划分、对比。由露头区向覆盖区进行了地震追踪,证实覆盖区内也有石炭系分布。古生物、岩性、岩相、沉积构造和粒度等资料证实,本区石炭系在垂向上发育典型的滨浅海碎屑岩和台地相碳酸盐岩互层的混合沉积层序。总结出了适合这种混合沉积层序的相模式,依据这种相模式对本剖面石炭纪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简单分析。在这种典型的沉积层序中,发育着良好的烃源岩和储集层,使研究区内的石炭系具备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划分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划分为3个地层分区、6个地层小区。建立了蜓、牙形石、有孔虫、介形虫、孢粉5个门类的化石带或化石组合共36个。用各门类化石,结合国内外的化石资料对各地层小区进行了对比,厘定了新的地层划分方案。为石油地质勘探和井下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武威盆地发育厚度近千米的石炭系,具东厚西薄的特点,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含煤沉积。早石炭世早期前黑山组沉积时期,仅在盆地南部接受沉积,厚度为100~150 m,气候炎热干旱,以滨浅海和咸化泻湖环境为主,主要沉积了杂色碎屑岩,夹白云岩和石膏沉积,生油能力差;下石炭统上段臭牛沟组-上石炭统靖远组、羊虎沟组、太原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海侵范围扩大,盆地内均有沉积,厚度为300~800 m,为滨浅海、滨海沼泽、淡化泻湖、三角洲环境,形成了暗色泥岩、页岩、炭质泥岩、灰岩烃源岩,盆地周缘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属中等-好烃源岩,是盆地内主要的生油气源岩,发育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综合分析表明武威盆地是一个有潜力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10.
大城凸起煤层含气性横向变化较大,各向异性强,部分新井钻遇水层,需要进行煤层含气性精细预测。在多井多频正演和地震频谱分析中发现频率对煤层含气性敏感,故采用小波分解和傅里叶变换方法,计算高低频调谐能量比进行煤层含气性预测。通过多井井旁地震高低频调谐能量比与钻采结果统计分析,建立高低频调谐能量比划分煤层含气性的标准,将研究区太原组Ⅵ煤层组划分为3类含气有利区,预测结果与钻探结果符合率达88.9%,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法突破了二维地震传统的定性预测,对煤层气井生产部署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在类似地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分布规律与生烃潜力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主要分布在柴东地区,是该盆地勘探和研究程度较低的层系之一。通过对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对石炭系统层及平面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露头和分析化验资料,整体评价了石炭系的生烃潜力,指出了有利生烃凹陷,为石炭系新层系进一步的勘探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岩石学镜下鉴定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资料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具有多层位生油的特征。上二叠统风城组泥岩显微组分中无定形体丰富,具极强的生油能力;上二叠统乌尔禾组及下石炭统烃源岩有机组分以混合偏腐泥型有机质为主;下二叠统佳木河组泥岩为偏腐泥型生油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煤层分布、煤岩显微组分特征、煤层甲烷气显示和气体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吸附烃脱气研究,分析了盆地南缘煤层甲烷气形成的有利条件及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中下侏罗统煤成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北地区中、下侏罗统煤层广布,厚度较大;根据对煤的有机显微组分测试及综合统计分析表明,在西北地区,煤岩尽管并不普遍具备高含量的壳质组,但其高含量的富氢基质镜质体却具有普遍规律,富氢基质镜质体的含量占有机显微组分达18%以上,具备了煤成烃的物质基础。另外,本文提出了煤的有机地化参数类比系数法,并对煤生烃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主要盆地煤具有较好-好的生烃能力。煤成烃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5.
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生烃潜力与勘探前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华北北部中、上元古海相地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地区之一。冀北露头区大量的油苗分布是该套地层生烃的直接证据,在冀中覆盖区“古潜山”油藏的精细油源对比证实了部分原油为原生油,进一步说明中、上元古界地层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主要发育5套烃源层系。按本区海相地层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衡量,页岩中下马岭组、洪水庄组有机碳平均值达到1.84%~2.21%,为好烃源层;碳酸盐岩中铁岭组、高于庄组有机碳平均值达到0.2%~0.29%,为较好烃源层;雾谜山组有机碳平均0.12%,部分层段为较好烃源层。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多数地区在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湿气—干气阶段),但冀北坳陷基本处在生油—凝析油—湿气阶段,宣龙坳陷下花园地区处在生油阶段。冀北坳陷是探索原生油藏的有利地区,冀中北部是寻找天然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上古生界含煤岩系中煤储层的纵横向分布、宏观煤岩类型、微观煤岩组分、孔隙结构与渗透性、镜质体反射率和吸附性能等方面特征的研究,认为:煤层总厚呈东西厚、南北薄的分布特点,煤层厚度满足煤层气开发的要求;多为半亮煤,仅东部边缘地带以半暗煤为主,表现为低含水、中等灰分含量和高挥发分含量的烟煤;煤岩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含量最高,其次为惰质组;孔隙类型以微孔、过渡孔为主.研究区从北向南,煤级逐渐升高,整体表现为低—中煤级;煤的吸附能力较强,煤层气具有饱和、过饱和特征,煤层含气潜力大.最后指出,本区具有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储层条件,含气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吐哈盆地是典型的煤成油气盆地。其主要成烃贡献组分为基质镜质体。应用重液分离富集技术获得较高纯度的单显微组分,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13CNMR)和热解气相色谱(Py-GC)对其生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显微组分生油能力大小顺序为孢子体、角质体、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丝质体,基质镜质体生油能力为孢子体的一半;进入生油高峰早晚顺序为基质镜质体、角质作、木栓质体、孢子体。在此基础上,结合显微组分荧光机理,并考虑显微组分在烃源岩中所占比例,建立了吐哈盆地煤及其显微组分生烃模式。通过煤相分析,指出下三角洲平原及其上发育的分流间湾沼泽是煤系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场所,流水沼泽相是煤成烃最有利相带。依据化学键能分析,提出O、S等杂原子的存在是煤中有机显微组分早期成烃的先决条件,非烃在煤成烃演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位于湖南中部的涟源盆地,发育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的短轴向斜,面积近6000km2。盆地内有下石炭统侧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两套煤系,煤层主要分布于向斜中。两套煤系的煤层均为腐殖煤,有机质属Ⅲ型干酪根,具较强的生气能力。煤岩中原生小气孔占90%以上,也有次生气孔和内生、次生裂隙,这就决定了煤层气的赋存以吸附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为辅。煤层气的组分主要为甲烷,含微量重烃气及非烃气。煤层的渗透率总体较低,但通过解放储层开采的措施,可显著提高渗透性以利于煤层气的抽放。根据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可在盆地内划分出3个高、中富气区,而两煤系煤层气的开发远景区均在靠近盆地南缘龙山东西向隆起带的各含煤向斜西南仰起端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