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塔里奇克组是南疆北部地区煤田的重要生产层系之一。过去一直将其划归侏罗系的底部,和北疆地区的八通湾组对比。本文根据南北疆三叠、侏罗纪煤系地层的剖面结构、层序和内部接触关系、关健岩组的平面分布、沉积特点和现有生物化石资料,论证了该组是三叠系的顶部层位。北疆与其相应的沉积是郝家沟组而非八道湾组。郝家沟组与八道湾组之间的界线是新疆三叠系和侏罗系的分界线,也是西北地区的层型界线。并从沉积形成过程与地壳运动之关系,指出了形成南北疆三叠、侏罗纪煤系地层之间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北疆型和南疆型侏罗系的概念。这对划分对比和研究新疆及近邻地区陆相三叠、侏罗纪煤系地层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三叠纪孢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吐哈盆地三叠系各层位的孢粉分布特征,认为可以划分3个孢粉组合:烧房沟组、韭菜园组的单脊双囊粉属(Chordasporites)一圆形粒面孢属(Cyclog-ranisporites)一背光孢属(Limatulmporites)组合;克拉玛依组的宽肋粉属(Taenioporites)-阿里粉属(Alisporites)一犁形孢属(Aratrisporites)组合;郝家沟组、黄山街组的阿里粉属(Alisporites)-苏铁粉属(Cycadopites)-圆形锥瘤抱属(Apiculatisporites)组合。此项研究为该区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石莫地区井下地层划分以及与周边地区地层对比问题,对石莫1井中生界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所见孢粉化石共计98 属195种,建立了5个孢粉组合,依次为Concavissimisporites-Classopollis-Rugubivesiculites组合,对应下白垩统清水河组;Cyathidites-Cerebropollenites-Piceaepollenites组合,对应下—中侏罗统三工河组;Osmundacidites-Cycadopites-Protoconiferus组合,对应下侏罗统八道湾组;Dictyophyllidites-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对应上三叠统白碱滩组至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下部;Punctatisporites-Converrucosisporites xinjiangensis-Parataeniaesporites pseudostriatus组合,对应中—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其组合特征可分别与准噶尔盆地南缘清水河组、三工河组、八道湾组、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克拉玛依组孢粉组合对比。孢粉化石资料表明,该井区侏罗系发育不全,缺失头屯河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三工河组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统与下侏罗统的界线应划在三工河组下段与上段之间;八道湾组底部时代为晚三叠世,三叠系与侏罗系的界线应划在八道湾组下部。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杜瓦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塔里木盆地南缘杜瓦剖面上发现了中下三叠统,建立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早期3个孢粉组合,分别为:(1)Alisporites-Lueckisporitesvirkkiae-Taeniaesporiteswuntong-gouensis-Protohaplozypinus组合,(2)Kraeuselisporites-Lundbladispora-Mintosaccus-Taeniaesporites组合,(3)Minutosaccus-Pristinuspollenites-Taeniaesporites-Lundbladispora-Retusotriletes组合。二叠—三叠系界线上下具有孢粉化石突变、化学元素及粘土矿物含量变化较大、岩性一致、沉积连续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焉耆盆地原油物理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焉耆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均发现原油,目前关于侏罗系产层原油的油源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对研究区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原油不仅在物理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别,而且在地球化学组成及生物标记化合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应具有不同的来源。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属于典型腐殖型干酪根成因,而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除了具有腐殖型干酪根成因的某些特征外,还具有湖相泥岩生烃的特点。通过原油与各类源岩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与西山窑、三工河组烃源岩及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与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对比性较好。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与八道湾组、三叠系源岩有一定相似性,因此认为八道湾组源岩为其主要源岩,三叠系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目前勘探生产主要以八道湾组烃源岩为目标,下一步应加强对三叠系烃源岩贡献区带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6.
在对新疆吐拉盆地侏罗系露头剖面详细实测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该盆地侏罗纪岩石地层系统,并新建了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安西组。新发现了孢粉化石和古植物化石,并建立了5个生物组合,它们分别是孢粉:Cyathidites—Cycadopites—Qsmundacidites组合、Cyathidites-Qsmundacidites—Chnsmatosporites组合、Chasmatosporites-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和Classopollis组合以及古植物:Coniopteris—Phoenicopsis组合。在阐述了各生物化石组合的组成、分布和组合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其所代表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7.
前人对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三叠系-侏罗系地层沉积相类型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在野外剖面观测及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石颜色、沉积构造、剖面结构、测井相和地震响应等沉积相识别标志认为,该区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发育湿地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对该体系进一步作时空演化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于奇地区三叠纪-侏罗纪古气候湿润,物源主要来自沙雅隆起剥蚀区南缘: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可识别出湿地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相:由于印支运动构造抬升,导致该区缺失三叠系上统地层的顶部、侏罗系中统和上统地层,仅侏罗系下统地层发育湿地扇三角洲平原相。通过此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于奇地区三叠纪-侏罗纪地层的沉积环境,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8.
台北凹陷是吐哈盆地的主要含油气区,而三间房组的大套砂岩是本地区的主要储集层。对采自葡1井和草南1井三间房组样品的分析,发现孢粉化石33属69种,依据属种含量分布及地史意义,孢粉植物群可确立为Cyathidites-Clasopolis-Piceites组合。组合中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含量为604%,蕨类植物孢子含量为396%通过主要类型和重要属种地史分布的讨论、对比,结合地层的上下关系,认为三间房组孢粉组合与辽宁西部蓝旗组等地层所产的组合较相似,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中期,大致相当Bajocian-Bathonian期。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杜瓦地区早三叠世地层,生物群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塔里木盆地杜瓦地区早三叠世地层(乌尊萨依组)中,发现了孢粉、大孢子、叶肢介、鱼和疑源类等化石。其中以孢粉化石最为丰富,共发现孢粉50属,67种,根据这些孢粉化石建立了一个孢粉组合,命名为Taeniaesporites-Camptotriletes组合,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建立皮山杜瓦地区早三叠世生物地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东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农101井96块孢粉样品的分析鉴定,划分了2个孢粉组合带,即Deltoidospora-Cayto-nipollenites、Classopollis组合带和Cicatricosisportites、Densoisporites-Piceaepollenites组合带,并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所属的地质时代。最后,讨论了相邻地区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在藏北地区中部的双湖、唐古拉山口和巴青发现的侏罗纪生物化石及其组合特征的研究,首次系统地建立了该区侏罗纪生物地层层序。所发现的古生物门类有双壳类、腕足类、层孔虫、菊石、孢粉和介形虫等,并建立了14个化石组合(带)。其中.孢粉、介形虫和层孔虫3个门类的化石为本次工作首次发现,相应地首次建立了5个化石组合(带).它们分别是孢粉Neoraistrickia组合、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Deltoidospora组合和Classopollis—Cycadopites组合;介形虫Darwinula-Metacypris组合;层孔虫Cladocoropsis mirabilis带。在阐述各生物化石组合的组成、分布和组合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其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及其对比特征。  相似文献   

12.
系统收集整理准噶尔盆地地面、井下三工河组的古生物资料,重点研究三工河组Classopollis(克拉梭粉属)高含量带的孢粉组合的分布规律,在北天山山前Classopollis高含量带地层厚度大,含量高。准噶尔盆地由南向北其含量减少,地层厚度减薄。认为Classopollis高含量带在三工河组下段顶部,与吐哈盆地煤窑沟剖面三工河组,塔里木盆地库车河剖面阳霞组上段、青海大煤沟剖面大煤沟组二、三段,民和盆地炭洞沟组上部,陕甘宁盆地南部富县组相当,反映全球托阿尔斯(Toarcian)的一次气候变干事件。Classopollis高含量带是一良好标志层,可以作为中下侏罗统划分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民和盆地侏罗系生物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和盆地侏罗系所产生物化石可划分为4个生物化石组合,2个亚组合。它们分别分布于下侏罗统大西沟组、中侏罗统窑街组、上侏罗统上部享堂组和大通宵可组下部。2个亚组分布于中侏罗统窑街组一般和窑街组二段。据上述古生物化石的2上分布组合,划发侏罗系下界位于大西沟组与元古界灰绿色千枚岩或白云岩化大理岩之间。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双井子剖面二叠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双井子剖面二叠系的孢粉化石分布及组合特征分析对比,结合磁性地层和同位素年龄的研究结果,认为平地泉组的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中期的中Kazanian期至中Tatarian期。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藏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目前天然气发现率仅为15.12%,探明率只有3.48%,勘探潜力巨大。指出:盆地主要气源岩有下二叠统佳木河组、风城组、上二叠统乌尔禾组、芦草沟组、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已发现的天然气绝大部分为高成熟腐殖型气;从石炭系火成岩至第三系各个层位都有储层发育,具有多套生储盖组合;上三叠统和下侏罗统为全盆地分布的区域性盖层;已发现的天然气藏和出气点主要分布在伸入烃源区的正向构造单元上,以盆地西北缘和南缘为主,其次为腹部和东部;盆地南缘第二、三排构造带下第三系、西北缘二叠系、腹部莫索湾深层石炭系-二叠系等是今后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地区和层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小渠子地区地面地质及山地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齐古构造主要是由燕山期与喜山期构造迭加,受强烈挤压冲断所致,背斜构造基本对称,保存较为完整;昌吉背斜、喀拉扎背斜与之具有一致性。油气主要来自其北部的昌吉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成藏期为燕山期,在喜山期油气藏遭受破坏,油气重新分配,并与进入生油门限的侏罗系煤系低成熟油气相混。齐古一小渠子地区侏罗系、三叠系是目前盆地南缘最现实的找油领域。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三叠系发育较齐全,沉积厚度大,但地层划分对比精度低,已成为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多口钻井样品获得的丰富孢粉化石资料建立了4个孢粉组合,即Lundbladispora-Limatulasporites-Taeniaesporites,Punctatisporites-Aratrisporites-Calamospora,Apiculatisporis-Rugulatisporites-Colpectopollis,Dictyophyllidites-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将草湖凹陷三叠系划分为3统3组5个段,自下而上为下统柯吐尔组(进行了重新厘定,上、下段)、中统阿克库勒组(上、下段)与上统哈拉哈塘组。各段的岩电特征十分明显,柯吐尔组下段上部的"纯泥岩段"及哈拉哈塘组上部的"大泥巴"为区域对比标志层,中、下三叠统之间存在地层缺失。层序地层共划分为3个Ⅱ级、5个Ⅲ级层序。以生物地层为依据,结合岩石地层、层序地层与测井地层,对该区三叠系进行了详细的地层划分与对比,从而为沉积相、构造运动及油气成藏等其它学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地层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地层水相关参数为基础,结合油气藏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红车断裂带及其周缘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聚集和保存的关系。新近系沙湾组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地层水以CaCl2型为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上侏罗统齐古组和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以NaHCO3型为主;沙湾组地层水矿化度最高,清水河组次之,三工河组最低;三工河组的钠氯系数、碳酸盐平衡系数及脱硫系数最高,齐古组和清水河组次之;沙湾组的钙镁系数和变质系数最高,清水河组和八道湾组次之。综合分析表明,八道湾组地层封闭性最好,沙湾组和清水河组次之,齐古组和三工河组较差。清水河组地层封闭性以中部地区最好,齐古组以北部地区最好,八道湾组以南部地区最好。地层水化学特征指示的地层封闭性与油气藏空间分布特征十分吻合,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