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和气候条件,云南已成为全国太阳能利用的重要基地之一。云南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小时,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3615.7~666.1MJ/m2;云南94%是高原山区,太阳辐照度大于5000MJ/m2·年的地域占全省面积的90%,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现有太阳能企业近200家,太阳热水器年生产能力达50万m2,产值近3亿元。产品类型很多,有平板太阳热水器、全玻璃真空管太阳热水器、闷吸太阳热水器,其中平板太阳热水器占85%。平板太阳热水器的板芯有铝(合金)翼、铜铝复合、铜(紫铜)、不锈…  相似文献   

2.
拉萨地区太阳能资源变化特征分析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富程  孙周  韩二红 《可再生能源》2014,(12):1791-1796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10年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拉萨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拉萨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一年中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呈现单峰型,5月最高,12月最低;年日照时数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各月日照时数差异不大,全年日照时数呈双峰型,10月日照时数最大,8月日照时数最小。对拉萨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拉萨地区多年平均年太阳总辐射量为7 473.3 MJ/m2,属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区;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指标为1.89,稳定程度高,且直接辐射占主导,有利于进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全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59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推广太阳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房、光伏发电技术及日光温室大棚等。北京市政府为办好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奥运会场馆周围80%至90%的路灯将利用光伏发电技术;采用太  相似文献   

4.
<正>太阳能是北京市资源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品种,年日照时数约2600小时。为了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构建低碳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好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新年伊始,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临朐县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579小时,日照率58%,年平均辐射量5.11×106kJ/m2。为搞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八五”以来,设计建设了太阳能温室5处,总建筑面积13800m2。经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运行效果良好。太阳能温室有楼房和平房之分。总体设计以东西长为主,坐北朝南,大门居中,设北走廊。南墙体为集热蓄热墙和阳光直接受益窗组成的采暖系统;东、西、北墙,一层地面(平房地面),楼顶房盖(平房房盖)采用保温设计。各部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南墙1.集热蓄热墙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厚度40厘米~44…  相似文献   

6.
利用乐亭国家基本气象站1993~2012年逐月太阳总辐射、月日照百分率数据,以及1973~2022年廊坊市9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月日照百分率资料,应用Angstrom-Prescott公式估算太阳总辐射,采用最小二乘法、趋势分析、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廊坊市太阳能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近50a廊坊市太阳总辐射在5039.4~5411.9MJ/m2之间,且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南高北低;各站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年代际变化呈单谷型,进入21世纪后呈现增长趋势;除永清县外太阳能资源均为“很丰富”等级,能满足开发利用的需求;廊坊市太阳能资源稳定度均为一般等级,近50a中各站有3~10a的稳定等级;近50a日照时数>6h的天数在198~283d,平均239d。廊坊市太阳能资源总体较好,可以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李新国  陈雁 《太阳能》2005,(4):36-37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我国太阳能资源的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约等于数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因而太阳能发电在我国很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巴特尔 《太阳能》1995,(3):22-23
高寒区太阳能办公房巴特尔为探讨太阳能采暖技术在高纬度高寒区办公房建设中的应用,自1986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和克什克腾旗科委相继建成四栋被动式太阳能采暧办公房,累计建筑面积1360.0m2,平均340.0m2/栋...  相似文献   

9.
利用黄河源区7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日照时数、平均总云量、降水日数、相对湿度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近57年黄河源区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发现黄河源区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的特点,位于北部的玛多、兴海日照时数最多,而位于南部的久治、红原最少;各季节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年日照时数相似。黄河源区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表现为兴海、红原的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分别为-28.6 h/10 a、-18.4 h/10 a,其余各地均呈上升的趋势,玛多上升趋势最明显,为22.4 h/10 a。黄河源区日照时数的月际变化表现为明显的三峰二谷的特征,4、8、11月份为3个高值时段,6、9月份为2个低值时段,其中9月份日照时数为全年最低。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日照时数的周期变化主要以2 a、4~6 a、10~13 a和22~30 a周期为主。源区日照时数和平均总云量、降水日数、相对湿度呈明显的负相关;空间分布上随总云量、降水日数、相对湿度自南向北的减少日照时数明显增多;日照时数与总云量的相关性最好,尤其季节总云量的变化对年日照时数的变化影响最敏感。源区总云量与日照时数在空间分布上恰好相反。降水日数、相对湿度的减少也是源区日照时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黄河源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且黄河源头—吉迈区间日照时数呈持续增加的趋势,有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3层固体除湿剂硅胶为除湿层和两层HEPA高效过滤纸为净化层,结合双层玻璃窗户的结构特性,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除湿净化窗,并利用太阳能对除湿层直接再生。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新型太阳能除湿净化窗的有效除湿时间超过26 h,前5 h的平均有效除湿效率达到14.11%;太阳能再生效果好于其它再生工况;PM2.5总平均净化率达到47.50%。新型太阳能除湿净化窗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再生,是一种直接利用太阳能满足建筑长时间高效除湿净化需求的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