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实验研究橡胶混凝土梁和普通梁在集中荷载下受弯性能,探讨橡胶粉对混凝土梁的承载力、裂缝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梁表面裂缝分布都具有统汁意义上的自相似性;在同一荷载等级下橡胶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小于普通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胶粉的加入改善混凝土材料抗裂性能;利用分形理论求出各荷载等级下表面裂缝分维值,并建立起表面裂缝分维值与最大裂缝宽度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形理论的混凝土裂缝对钢筋腐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承受外部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的发展影响着内部钢筋的腐蚀程度,通过对具有荷载裂缝的钢筋混凝土试件的腐蚀试验,利用分形理论,研究了钢筋混凝土试件表面荷载裂缝的发展规律及其对钢筋腐蚀的影响,探索分形理论在评价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程度和耐久性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点对称集中的同步分级加载方式,对8根配置500 MPa钢筋和4根配置400 MPa细晶钢筋的混凝土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观测试件的裂缝发展过程,了解此类构件的裂缝特点,为工程中推广应用500 MPa钢筋和400 MPa细晶钢筋提供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配置500 MPa钢筋和400 MPa细晶钢筋的受弯构件裂缝发展规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基本相同,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此类构件进行裂缝宽度验算,计算值均大于试验值。同时,结合其它67根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试验数据,评估了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裂缝宽度公式的适用性,并在该规范的计算模式基础上,提出平均裂缝间距及短期最大裂缝宽度计算的修正公式,修正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10根配置400MPa和500MPa高强纵筋的陶粒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获得了10组裂缝间距和39组短期裂缝宽度数据,并收集了国内外27根高强钢筋轻骨料混凝土梁的裂缝试验数据。采用以上数据,分析了钢筋轻骨料混凝土梁的裂缝特征,并评估了JGJ 12—2006《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裂缝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JGJ 12—2006的短期裂缝特征值计算方法仍适用于高强钢筋轻骨料混凝土梁,但按其公式计算的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和最大裂缝宽度与试验值有一定偏差,二者之比的均值为0.992、1.276和1.037,因此建议对JGJ 12—2006中公式的部分参数进行修正。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了梁侧面受拉纵筋中心处裂缝宽度的修正计算式,以及梁侧面受拉钢筋中心处与受拉边缘裂缝宽度的换算关系式,建议公式计算得到的裂缝宽度和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6根配置表层钢筋的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进行试验,其中试验梁的纵筋为HRBF500钢筋,研究配置表层钢筋的混凝土梁开裂特点,分析表层钢筋对混凝土梁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配置表层钢筋能有效减小裂缝宽度,其中其短期最大裂缝宽度与对照梁相比可减少35%~70%。参考欧洲规范EN 1992-1-1:2004的有关规定,对表层钢筋的配置及构造和裂缝宽度折减系数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4根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试验,运用分形理论对混凝土梁表面裂纹进行分形计算,探讨在全梁区域、纯弯段、弯剪段及单条裂缝分形维数的异同。分析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下分形维数与混凝土梁跨中挠度、最大裂缝宽度等的关系,分析表明:在全梁区域,同级荷载下分形维数随着取代率的变大先下降后上升,当混凝土达到极限荷载后,纯弯段、弯剪段分形维数均随着取代率的变大而变大,并且纯弯段分形维数小于弯剪段,对试验梁AB面典型裂纹分形维数统计发现,伴随取代率的变大,其表面单条裂纹的分形维数也逐渐增大。把分形维数与混凝土跨中挠度、最大裂缝宽度进行二次多项式进行拟合,具有较高的拟合度,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取代率的变大,混凝土底部受拉钢筋屈服荷载先增大后减小,且综合分析得出再生混凝土梁粗骨料取代率为30%时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7.
通过无机聚合物混凝土与钢筋高温黏结性能试验,分析无机聚合物混凝土抗压与抗拉强度、相对保护层厚度、钢筋黏结长度等因素对无机聚合物混凝土与钢筋高温黏结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混凝土-钢筋高温黏结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机聚合物混凝土与钢筋的高温黏结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无机聚合物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强度高温退化规律与抗压抗拉强度退化规律基本一致,在400℃以下黏结强度下降20%以内,400℃后加剧下降,到800℃后仅残余10%左右;相对保护层厚度越小,无机聚合物混凝土与钢筋黏结强度高温退化越剧烈;黏结长度对黏结强度高温退化规律影响不大,但影响常温下无机聚合物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强度;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得到无机聚合物混凝土与钢筋的高温黏结强度计算式以及黏结-滑移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8.
配置表层钢筋的混凝土梁裂缝和刚度试验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6根配置表层钢筋的混凝土梁和2根未配置表层钢筋的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其裂缝和变形特点,同时对配置和未配置表层钢筋构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中配置表层钢筋能有效地控制其裂缝宽度,增加其短期刚度。分析表层钢筋对钢筋混凝土梁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提出相应计算公式,并参考欧洲规范有关规定对配置表层钢筋的混凝土梁提出设计建议。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正常使用状态下考虑表层钢筋的短期刚度计算公式。根据文中公式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配置600 MPa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分布与宽度的变化规律及平均裂缝间距与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分别进行了4组8根不同配筋率的配置600 MPa高强钢筋混凝土梁,以及1组2根配置400 MPa钢筋对比梁受弯加载试验.通过实测各类型裂缝的分类统计分析,明确了结构设计中配置600 MPa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验算对应的主要裂缝(开裂后各级荷载作用下可持续延伸,或迅速扩展到中性轴附近的裂缝)形态特征.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建议了裂缝截面有效受拉高度的计算方法.基于实测平均裂缝间距与各级荷载作用下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与采用现行国内外规范验算模式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建立了适用于配置600 MPa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的平均裂缝间距计算式,提出了2种最大裂缝宽度的验算模式.由试验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比较结果可知,所建议计算式的精度较好,且更适用于配置600 MPa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配置600 MPa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分布与宽度的变化规律及平均裂缝间距与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分别进行了4组8根不同配筋率的配置600 MPa高强钢筋混凝土梁,以及1组2根配置400 MPa钢筋对比梁受弯加载试验.通过实测各类型裂缝的分类统计分析,明确了结构设计中配置600 MPa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验算对应的主要裂缝(开裂后各级荷载作用下可持续延伸,或迅速扩展到中性轴附近的裂缝)形态特征.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建议了裂缝截面有效受拉高度的计算方法.基于实测平均裂缝间距与各级荷载作用下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与采用现行国内外规范验算模式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建立了适用于配置600 MPa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的平均裂缝间距计算式,提出了2种最大裂缝宽度的验算模式.由试验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比较结果可知,所建议计算式的精度较好,且更适用于配置600 MPa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3根集中荷载作用下不同粒径的粗骨料混凝土简支梁的试验研究,采用分形理论对裂缝的萌发、扩展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梁的断裂面的自相似性可以用分形理论较好的描述,且试验梁的宏观力学量与其断裂面的分维数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以用其断裂面的分维数表征其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粉煤灰、矿粉和碱激发剂制备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研究其疲劳性能.并与相同砂率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较,为研究在普通公路路面及桥墩结构中无机聚合物替代民用建筑水泥的可行性提供试验数据.抗压及弯拉试验结果表明:无机聚合物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抗压强度比较接近,而弯拉强度较低.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应力水平下,无机聚合物混凝...  相似文献   

13.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路面板不同龄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机聚合物作为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一直是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以矿粉、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在碱激发剂作用下形成无机聚合物,并以此为胶凝材料制备无机聚合物混凝土路面板。研究了无机聚合物混凝土路面板在自然养护条件下,龄期分别为1、3、7、28、60、90、180、210 d的芯样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和破坏特征,并对破坏后的试件进行扫描电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无机聚合物混凝土路面板达到公路路面设计指标,抗压强度增长集中在前期,后期强度基本无增长;集料和胶凝材料之间无明显的界面过渡区,胶凝材料黏结强度高,为此种材料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树脂基加固胶耐火性差的缺点所研制的一种化学激发胶凝材料,用作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用的无机加固胶,具有耐高温、隔热性能好的特点,对2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实际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与未加固构件相比,使用该无机加固胶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在钢筋屈服前的刚度提高了1.4倍,三点抗弯梁的极限荷载提高22%,最大挠度提高50%.  相似文献   

15.
分形在混凝土损伤表面的应用及其分数维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瑜  张大千  尹健 《混凝土》2004,(10):18-21
本文总结分形理论在表征和分析混凝土断裂、磨蚀等损伤表面中的应用,重点讨论混凝土损伤表面作为一种分形曲面,其分数维的几种计算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分形在混凝土损伤表面具体应用中的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16.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产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飞 《山西建筑》2003,29(17):16-17
通过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梁产生裂缝三方面的原因分析,从中找出了因材料质量差、施工管理不善等引起构件裂缝的防治方法,对广大施工人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HRB500级钢筋作为受力主筋的混凝土框架梁开裂性能,对3榀1层2跨的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静力试验,量测了在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梁端与跨中截面的裂缝宽度、位移、转角以及混凝土和钢筋应变。结果表明:框架梁端裂缝宽度实测值一般大于采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公式的计算值。研究了框架梁端裂缝的开展机理,基于黏结-滑移理论,提出把裂缝处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分为在节点内滑移和在梁端内滑移两部分,建立框架梁抵抗负弯矩的纵向钢筋在节点区的黏结-滑移模型和相应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式,并根据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校准了黏结-滑移模型的参数。框架梁端最大负弯矩作用下的裂缝宽度计算式可供工程实践和规范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惠斌 《山西建筑》2003,29(7):213-214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类和分析 ,正确认识和判断裂缝的危害性 ,并针对不同的裂缝特征和性质 ,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指出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9.
唐明  傅柏权 《混凝土》2006,(10):1-3
针对混凝土早期裂缝日益严重的现象,研究不同水灰比混凝土早期开裂的规律及分形特征,为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早期裂缝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板约束法对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的早期开裂进行测试;并应用分形理论测量并计算不同水灰比混凝土裂缝的分形维数。水灰比从0.44减小到0.28,6h裂缝总长增加2.1倍,最大裂缝宽度增加了5.9倍,分形维数从0.95增加到1.14。研究表明,水灰比的减小加剧了混凝土的塑性开裂;应用分形理论定量描述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分布规律是十分有效的,为评价早期开裂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伟 《山西建筑》2004,30(1):35-36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领域存在的裂缝问题 ,结合钢筋混凝土承受变形应力的特点 ,从混凝土的某些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方面入手对裂缝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应采取的裂缝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