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盼盼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6):126-128
尊村引黄于2003年修建了湖泊形沉沙池,经过十余年运行,已达不到原设计沉沙能力。本文以尊村灌区沉沙池改造为例,分析了沉沙池运行一定时长后产生淤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造难点,并提出了湖泊型沉沙池的改造方案、通过优化设计确定沉沙条渠方案及规模,改造后延长了原沉沙池的使用寿命,且排沙可靠、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可靠。为沉沙池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尊村引黄沉沙池改造自排沙廊道沉沙池方案、原湖泊型沉沙池清淤加高方案、新建湖泊型沉沙池方案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自排沙廊道沉沙池方案只需要对原沉沙池作较小改造,具有结构简单、占地少、不需要专门场地,可随时适应水量、泥沙的大范围变化,对排沙地形条件适应性好,排沙效率高、耗水少,维护管理简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分析了自排沙廊道沉沙池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设计了相关的改造指标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尊村引黄泵站工程概况,根据其运行现状,分析了泵站更新改造的必要性,从水力机械部分,电气设备、金属结构、土建部分四方面阐述了泵站改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尊村引黄工程现状,并对该泵站出水池裂缝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裂缝处理和结构加固措施,可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开展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改革,是促进灌区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必经之路。尊村引黄灌区现行管理体制在管理理念,灌区经营,服务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灌区效益的发挥。通过对现行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深刻剖析,分析其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灌区开展各项综合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运城市尊村引黄工程概况,分析了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及取得的主要成效,阐述了管理主要做法,即创新管理体制,形成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实行计划用水,完善供水制度;通过节能耗水,不断提升提水管理水平;注重工程质量,推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灌区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为其他灌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中介绍了尊村灌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及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节水改造、控水增产、管理体制改革、明晰水权、合理开发水资源等。 相似文献
8.
9.
黄河作为德州市的主要客水资源,已成为保障该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多年来,德州市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依赖黄河水,年供水达6000多万m~3,水利建设也主要围绕引黄作文章。自70年代初期先后兴建了李家岸、潘庄两处大型引黄灌区和韩刘、豆腐窝两处中型引黄灌区,共建成支渠以上渠道364条,总长度达1043km;各类配套建筑物2617座;总设计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运城市尊村引黄灌溉服务中心以标准化规范化创建为契机,以建设现代化节水型灌区为目标,在组织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管理、供用水管理、经济管理上制定标准,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取得初步成效,推动了灌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最南部,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基地,同时,也是严重确水的地区,干旱确水是制约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几十年来,运城市始终将引黄河水作为发展水利的主要途径。引黄提水灌溉成效显著,但泥沙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引黄灌溉的障碍,清淤负担加重,泥沙占地及风沙,为引黄泵站的经济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妥善处理泥沙才能保证引黄提水灌溉正常发展。本文结合运城市15处提黄泵站运行多年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别采用了防、沉、输、淤工程处理泥沙,减少了水泵磨损,提高了泵站效率,使入渠、入池、入地的水沙各得其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尊村引黄工程为多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系统工程,其中总干一级站前池为半开敞式矩形浆砌石与混凝土混合材料结构,目前流道所有浆砌石隔墙均已发生严重结构性断裂损坏,经多方案比较确定了加固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黄河尊村灌区泥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贤娟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3):55-58
针对尊村灌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型观察和计算,对灌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及泥沙利用模式进行研究,在天然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提出以渠道泥沙冲淤量为零(△qs=0)时水流条件所对应的相对平衡含沙量定义为渠道的水流挟沙能力;采用模型相似类比法,由已建渠道实测资料推求新建渠道的挟沙能力;总结提水灌区通过调控运行解决渠道特别是渠道首段泥沙淤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过去10年中泥沙处理技术应用经验,包括槽式管路除沙器(SPSS),萨克斯形除沙器(SSS)和小型坝自动除沙系统。这些技术的应用都以管道吸沙和输沙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19.
利用引黄泥沙来改良盐碱农田,是解决黄河三角洲引黄灌区面临的土壤盐碱化和引黄泥沙大量堆积两大突出问题的重要措施,但是引黄泥沙改良盐碱农田的土壤特性还需要大量现场试验作为支撑。为此,在黄河下游小开河灌区,针对不同泥沙利用方式,进行现场试验检测并分析引黄泥沙改良盐碱农田的土壤特性,包括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土壤团聚体组成、颗粒分形维数、土壤入渗特征、土壤持水特性、盐碱化特征、盐分离子含量等。研究结果表明,盐碱荒地掺入引黄泥沙后,改良效果明显,引黄泥沙厚度5 cm对土壤性质的改良和调节作用好于引黄泥沙厚度3 cm。成果可为后续确定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低廉高效、简便实用的泥沙利用与土壤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