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向异性现象对于非织造布的结构和应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性质。纤维排列及其取向分配与纤维网的机械结构有关。本实验中,我们利用一台有一个随机罗拉的罗拉梳棉机的道夫来生产非织造布。通过转移罗拉上的纤维获得随机排列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在随机纤维网中,拉伸强力和  相似文献   

2.
在非织造布生产方面 ,印度仍打算赶上许多其他国家。非织造布在多样化应用方面有巨大潜力。用机织、针织和编织的方法生产织物时 ,提高产量的范围有限。非织造布则生产速度很快 ,且应用范围很广。非织造布是纺织工业的一个重要部分。非织造布的产生可追溯到 1 942年。非织造布是聚合的纤维网絮片 ,其中的纤维平行、交叉或杂乱地排列在一起成为集合体 ,并且用粘合剂粘结以提高强度。热塑性纤维则是用加热方法粘合起来。非织造布生产工艺有两个过程 ,首先是连续纤维絮片 ,即纤维网的形成 ,网重范围是 5 0 g/ m2~ 60 0 g/ m2 。网重必须调整到…  相似文献   

3.
非织造材料孔隙结构的定量表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孔隙尺寸、孔隙形状和纤维取向分布等直观表达非织造纤维材料结 构的参数;利用新的几何学———分形几何,对非织造纤维材料的孔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获得孔径分 布分形维数。在此基础上研究纤维网单位面积质量和特征长度对纤维网结构的影响,以及孔径分布 分形维数与通透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湿法非织造布是非织造布的一个分支,它与其它非织造布的区别在于其成型方式是湿法工艺,是采用特种纤维(或者说采用传统造纸植物纤维之外的纤维品种)经湿法工艺抄造的纸,从造纸分类看是“长纤维纸”中那些采用或掺用纺织纤维抄造的、具有功能性即产业用的片状材料或者用途上替代纺织品的片状材料。湿法非织造布与传统的造纸工艺在成型原理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水为载体,纤维在水中均匀分散后,在成型网上脱水,纤维沉积在成型网上,形成纤维网层。虽然湿法非织造布加工的方法是借鉴造纸方法而产生的,按造纸行业分类,也可归属于由使用的纤维原…  相似文献   

5.
一、纺粘法一般非织造布工艺是将纤维原料(短纤维)经过混合、开松、梳理、成网,然后将纤维网加固、整理而制得产品。纺粘法是在聚合物纺丝过程中使长丝成网,经自身粘合,或用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加固而成非织造布。此法的优点是:工艺流程最短,因为可省去长丝切断、打包、开包、开松、混合与梳理等工序;产量高;设备少,占地面积小;成网的机械物理性能好,无纵、横方向性差异;产品强度高。存在的问题是:比干法生产投资用费高;能耗较高;翻改品种不方便。目前世界上纺粘法非织造布采用的纤维原料主要是涤纶、丙  相似文献   

6.
在梳理成网中,成网质量既有喂入量不匀引起的非织造布纤网长片断不匀,也有梳理作用不良引起的短片断不匀.它们合起来造成输出纤网的定量均匀值的波动.最短周期的不匀往往在最后梳理过程中造成,虽然  相似文献   

7.
无底布非织造针刺织物由无底布的纤维网针刺而成。纤维首先经过均匀混和,然后梳理成纤维网,接着将其交叉叠铺成多层网,以便最后针刺成布。 预针刺加工可在传统的预针刺机上进行。西德迪洛(Dilo)公司在这方面作了进一步改进。这是在预针刺时将纤维网放在一条毛刷带上进行针刺,用了毛刷带可使纤维网在针刺过程中不致移动,而且在此过程中能得到充足的针刺密度。通过这种预针刺,使纤维有充分的内在交联,从而取得一定的尺寸稳定性。足够的针刺密度显然是必要的,以保证所用的叉形  相似文献   

8.
用霉菌制造非织造布英国纺织方面的科学家发展了一种不用传统的纺纱、织布工艺,而是利用霉菌生长法制造非织造布的新工艺。迄今为止,各种非织造布成本均比较高,而强度还不够高,大部分非织造布是由粘合在一起的纤维网组成的。霉菌纤维的优点是所有的纤维是通过交叉抱合...  相似文献   

9.
正1热风非织造布生产工艺及应用热风粘合法是指在烘燥设备上利用热风穿透纤网,使之受热熔融而产生粘合的生产方式。它主要以ES复合短纤维为原料,通过喂入、混合、开松、梳理等工序,使块状纤维分梳成具有一定密度且网面均匀的纤网,然后利用化学纤维普遍具有的热塑性,通过热风烘箱定型使纤网受热,部分纤维熔融后纤维间产生粘结,再经冷却后得到热风非织造布。热粘合法非织造布材料具备的手感柔软、弹性好、能  相似文献   

10.
水刺法是一种独特的纤网固结工艺,它不是利用粘合剂,也不是利用针刺法,而是利用高压高速的微细水流冲击纤维网,使纤维网中的纤维相互缠结,制成手感柔软的非织造布.对于圆网型水刺法生产工艺来说,从成网机出来的薄型纤维网、由金属帘喂入圆形网帘,继而受到多头喷嘴的高压高速水流(水速约30m/s)的冲击.由于圆网上含有直径为1mm左右大小的无数小孔(约40/cm~2),并排有一定花纹,因而纤维受水流的冲击后,被密集到小孔周围.纤维在水的冲击下相互缠绕,当水从小孔中流出后,纤维网就形成有一定强度的非织造布.然后可经烘干和其它后处理.实际上,圆网表面的小孔也可用表面的凹凸不平来代替,能得到同样的效果,但必须使水从一定的方向和路线流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机采棉梳理质量,介绍机采棉的原料特点、梳理工艺配置以及对梳理质量的要求,分析机采棉梳理中易出现短绒率高、棉结杂质排除不充分的原因,运用新型梳理器材进行实践并对比数据。指出:机采棉因含杂率高、各类疵点多等问题导致其成纱强力低、结杂大;采用AT型薄尖加密刺辊、NS型双阶锥齿锡林针布、锥齿高密度锡林针布、大排杂BNT型高密度弹性盖板针布等新型梳理器材,增加梳理齿密,改善排杂能力,明显提高机采棉梳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探讨牵伸工艺与梳理工艺。论述了牵伸工艺与梳理工艺的关系。介绍了梳理技术的组成,针对梳理元件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梳棉工艺,分析了刺辊与给棉板隔距、给棉板梳理工艺长度、锡林刺辊线速比、锡林与活动盖板隔距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认为:梳棉工艺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梳理度、梳理强度与转移的关系,梳理元件的锋利度、粗糙度、耐用度等是工艺的基础,应遵循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的工艺原则,优选工艺,从而提高棉纱的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锁廷 《纺织器材》2003,30(3):15-18
分析了毛纺精梳机的梳理过程,重点阐述了影响圆梳的各种因素,并提出选择参数时应考虑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探讨新型梳棉机梳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TC11型、C70型、MK系列梳棉机的技术性能、驼峰形针布和新型梳棉机除尘系统的特点,指出了新型梳棉机梳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新型梳棉机梳理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优化喂入机构,采用模块化技术,抬高锡林中心,缩小锡林直径,增加工作机幅和提高锡林速度等,最终使梳棉机的有效梳理面积增加,实现梳棉机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5.
清梳联高产梳棉机用针布齿条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当代清梳联高产梳棉机对关键梳理元件的要求,从配用的锡林、道夫针布齿条的设计、原材料选用,制造精度,淬火硬度入手分析了国内外的现状及差距,并通过对国外知针布公司的相关介绍,为我国针布齿条制造技术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梳理器材对差别化纤维的梳理效果。通过试验,对比介绍了不同的锡林针布、盖板针布、道夫针布及附加分梳元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梳棉工艺和不同的纤维,确定了较好的工艺参数以及针布使用保养周期。在差别化纤维梳理器材的选择上,在保证有效梳理的同时,要保证纤维的顺利转移,针布密度一般偏大控制。  相似文献   

17.
概述现代国外梳棉机及梳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现代梳棉机的结构特点和发展历程来看,简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金属针布崭露头角,梳棉机单产从3kg/h~5kg/h迅速提升至30kg/h~50kg/h;第二阶段,梳理技术、梳理理念、控制检测技术长足发展,功能和结构不断改进和完善,理论产量达到了80kg/h左右;第三阶段,高速高产化、智能化、模块组合,理论产量甚至达到了260kg/h~280kg/h。认为: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梳棉机的结构布局进入成熟阶段,未来将从单一的机械设备向机械、电气、网络高度统一的智能化加工单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梳棉机预分梳对梳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梳棉机后罩板处加装带有固定盖板的吸风装置,在刺辊下采用只加小漏底、锯齿分梳板和小漏底、梳针分梳板和小漏底三种配置,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刺辊不同速度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当刺辊预分梳加强时,附加吸风装置排除短绒和杂质的能力加强,生条和成纱质量也有所提高,其中,刺辊速度采用1080r/min时,加装锯齿分梳板优于加装梳针分梳板,刺辊速度采用1470r/min时,加梳针分梳板优于加装锯齿分梳板,试验还证明,梳针分梳板对于减少杂质破碎有利.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地分析、判断梳棉机的梳理质量,介绍了梳理度和梳理强度两个概念、梳理度的计算方法和提高措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分析了针齿锋利度、隔距、锡林速度、附加分梳件等因素对梳棉机梳理强度的影响,探讨了采用仪器分析法和感官分析法测试梳理强度的具体操作方法。指出:梳理度是参考指标,计算得到的梳理度指标不能真实反映梳棉机的实际梳理质量,必须通过梳理强度的测试分析准确地判断梳理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0.
探讨梳棉机固定分梳元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梳棉机刺辊部分的预分梳板、后固定盖板、前固定盖板的发展历史、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分梳板、后固定盖板、前固定盖板隔距的合理选择范围。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梳棉机的产量,增加固定分梳元件是必须的,但相关的工艺隔距优化至关重要。认为:应重点研究固定分梳元件的齿深、齿排列及齿宽等相关参数对梳理质量的影响;梳针分梳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也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