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沟道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现行淤地坝的防洪标准符合黄土高原地区的洪水泥沙特征,能够满足淤地坝防洪与生产的安全需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在坝系内布设具有一定防洪能力的治沟骨干坝,可发挥上拦下保的作用,有效提高小流域坝系防洪标准,确保整个坝系工程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防洪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沟道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现行淤地坝的防洪标准符合黄土高原地区的洪水泥沙特征,能够满足淤地坝防洪与生产的安全需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在坝系内布设具有一定防洪能力的治沟骨干坝,可发挥上拦下保的作用,有效提高小流域坝系防洪标准,确保整个坝系工程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通过实地典型调查,得知农村在利用淤地坝增加收入的方面还存在或多或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结合当前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规划、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在坝系流域所在的村镇,依靠坝地巨大的增产效益,建立坝系经济区,面向国内市场,打出品牌,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建立小型加工厂,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经济附加值,积极发展农村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黄土高原小流域沟道治理及生态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珠江》2016,(9)
陕西延安南泥湾镇存在大量沟道土地,利用率较低,结合土地综合治理技术及保护生态的理念,综合设计项目区农田、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和防护林等,突破了传统的治理模式,形成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治理新模式,整治规模约591.13 hm~2,涉及沟道累计总长度约21 km,新增及恢复耕地超过266.67 hm~2,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沟道土地治理开辟新途径;提高了耕地数量及质量,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黄土高原地区治沟工程现状及其水毁情况分析入手,认为造成治沟工程水毁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施工质量问题:二是管理养护问题;三是沟道内末形成坝系或坝系布局不合理。其中,沟道内末形成坝系或坝系布局不合理是造成治沟工程水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相对稳定研究进展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坝系相对稳定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简要回顾了近年来淤地坝相对稳定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辨析了坝系相对稳定的基本概念。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贡献与不足的分析,说明了淤地坝相对稳定标准的局限性,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