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氧化镁、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对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文中选用轻烧氧化镁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和粉煤灰掺量等3个因素作为正交试验因素,每个因素5个水平,确定25组正交试验配合比,进行快速冻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轻烧氧化镁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冻性能先增加后降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冻性能逐渐降低;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轻烧氧化镁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肖开涛  董芸 《水力发电》2007,33(12):85-88
研究了石粉代替部分粉煤灰对碾压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极限拉伸值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0、50%两种取代率的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绝热温升、抗剪强度、抗渗、抗冻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石粉替代部分粉煤灰对碾压混凝土的和易性,抗渗、抗冻性能影响较小,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变短,绝热温升降低,但碾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对掺入火成岩纤维水工粉煤灰混凝土抗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火成岩纤维增强水工粉煤灰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纤维对大型渡槽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水北调工程大型渡槽高性能混凝土抗裂、防渗与抗冻的要求,试验分别研究了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C50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在最佳掺量下的聚丙烯纤维增强C50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变形和耐久性能。结果表明:0.9kg/m^3聚丙烯纤维增强的C50高性能混凝土,其工作性最好,28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分别提高6.5%、20.8%、24.3%,弹性模量和干缩率有所下降,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杨锐  王兆 《人民长江》2015,46(13):78-81
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无机纤维材料,将其掺入普通混凝土中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改变玄武岩纤维掺量,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以及抗冻性。干缩耐久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探讨了不同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相关成果可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6.
根据粉煤灰、聚丙烯纤维和轻烧氧化镁掺量3个正交因素的5个水平设计25组试验配合比,通过快速冻融试验探讨各因素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随轻烧氧化镁掺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征,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呈逐渐下降趋势,从高到低各因素对抗冻性的影响排序为粉煤灰>轻烧氧化镁>聚丙烯纤维。  相似文献   

7.
短切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无机纤维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抗裂性能好、性价比高等优点。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短切玄武岩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极限拉伸值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短切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量,用其进行短切玄武岩纤维泵送混凝土配比设计可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极限拉伸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广再生混凝土在高海拔和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对单掺、混掺不同体积掺量玄武岩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的再生混凝土进行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损失率3项抗冻性能指标的探究,并用SEM对200次冻融循环后混掺纤维再生混凝土进行细观作用机理分析,最后结合响应面法对混掺纤维掺量进行优选。结果显示:外掺纤维能够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而混掺纤维效果优于单掺纤维;2种纤维在试件内部呈网状分布,协同受力,与基体互相约束,很大程度限制了裂缝的扩展和数量;纤维优化结果显示当聚乙烯醇纤维与玄武岩体积掺量分别为0.170%和0.246%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优。研究成果对玄武岩-聚乙烯醇纤维再生混凝土纤维掺量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大洼三角洲平原水库机织模袋护坡工程的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室内外试验研究成果,尤其是机织模袋混凝土抗冻性能以及粉煤灰掺量方面进行较深入的试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结合某水工混凝土工程,采用快速冻融法,对粉煤灰混凝土试样进行抗冻试验,分别考察了含气量、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下冻融环境中,混凝土抗冻性能随着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降低,加入适量引气剂有助于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高;根据现有的冻融损伤演化方程,通过试验数据函数拟合和公式转换可以得到影响因素与材料参数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