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超声磨料混粉电火花复合加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阐述了超声磨料混粉电火花复合加工基本原理和基本设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加工参数进行详细的讨论,分析了主要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使用超声振动辅助混粉电解电火花铣削加工硬脆性非导电材料的方法。通过对高硼玻璃进行超声振动作用下的混粉电解电火花铣削加工实验,研究了超声振动对电解电火花铣削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振动辅助混粉电解电火花加工,可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3.
超声振动辅助混粉电火花表面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超声振动辅助混粉电火花表面进行的强化试验,分析脉冲宽度、脉冲间隔、脉冲峰值电流、混粉浓度和超声振动振幅等因素对强化层形成的影响规律,并对强化层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振动辅助混粉电火花表面强化形成的强化层在硬度和耐磨性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强化层厚度可达10 μm左右,可有效提高强化处理表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混粉电火花加工机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混粉电火花加工的发展概况 ,并以实验为基础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 ,认为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迅速降低主要是放电通道对熔融金属平整作用的结果。对于这一工艺的加工效率进行了剖析 ,认为从改善表面质量的角度来看 ,混粉电火花加工具有很高的加工效率。通过对电极损耗情况的观察 ,发现电极损耗特性也有一临界点 ,这一点与普通电火花加工相似  相似文献   

5.
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在粗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混粉电火花加工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混粉电火花粗加工中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放电参数,混粉电火花加工在相近加工表面粗糙度时,能显著提高加工效率,从而为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在粗加工中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混粉电火花加工工艺的发展概况,解释了混粉电火花加工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文章认为,在一定加工时间的保证下(15h) ,选择合理的加工规准,能够用混粉电火花加工机床加工出面积为100cm2 、表面粗糙度Ra 为0 .183μm 的镜面。  相似文献   

7.
电参数对混粉镜面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混粉镜面电火花加工的实验装置,并应用单因素法初步研究了脉冲电参数对混粉大面积镜面电火花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振动辅助混粉电火花放电表面强化技术进行了65Mn钢表面强化实验。研究了粉末浓度、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超声振幅对工件表面强化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低能量、低振幅和一定粉末浓度条件下,可使粉末渗入工件表面形成强化层。峰值电流过大会导致TiC粉末全部熔融,在超声振动作用下抛离工件表面,不能形成强化层。辅助超声振动可显著提高工件表面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9.
对混粉电火花加工表面的显微裂纹进行了研究.选用铝粉工作液和硅粉工作液,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对两种工件材料进行了加工实验,得到了相应的裂纹分布图.结果表明,脉冲宽度对加工后表面显微裂纹的影响十分明显,峰值电流、粉末种类、工件材料等因素对显微裂纹的影响则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混粉电火花加工工艺初步试验及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混粉电火花加工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经实测测试和生产使用,证明此技术是模具光整加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7Cr7Mo2V2Si钢垫头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产锌锰电池整体锌筒的挤压模具中,活塞垫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优选7Cr7Mo2V2Si钢作为垫头材料,对其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活塞垫头长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制的活塞垫头深受用户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2.
一种冷冲模新材料--7Cr7Mo3V2Si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于冷冲模具的新材料——7Cr7Mo3V2Si钢的工艺试验和性能分析,它能使冷冲模的使用寿命提高3~4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EAF+LF+VOD工艺冶炼三峡水轮机叶片用ZG06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的过程。EAF采用优质原材料有效控制P含量;LF调整成分、温度、脱硫;VOD精炼控制吹氧真空度、吹氧强度、氧枪高度、氩气流量等工艺参数,并结合氧势图和废气温度准确判断停吹氧时间。结果表明,产品最终[C]=0.033%,VOD过程降C速率达到每分钟0.01%,Cr回收率达到93%,气体含量也达到了较低水平,[N]=34×10-4%,[H]=1.7×10-4%,[O]=36×10-4%。  相似文献   

14.
纳米封孔7Cr13电弧喷涂涂层的组织与耐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弧喷涂工艺在基体Q235钢上喷涂了厚度约为150μm的7Cr13涂层,并采用3种封孔工艺对涂层进行封孔处理,封孔剂采用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Al2O3异丙醇溶液的有机硅透明树脂.用乙酸盐雾腐蚀、全浸泡腐蚀以及电化学腐蚀检测了7Cr13涂层与对比材料镀铬层的耐腐蚀性能.结合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对腐蚀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结果表明,涂层呈层状结构,涂层封孔后孔隙率明显降低,涂层结合强度为47 MPa,远高于镀铬层,封孔涂层的耐腐蚀性明显优于未封孔涂层,纳米封孔7Cr13涂层的耐腐蚀性能优于镀铬层.  相似文献   

15.
7Cr13_Zn复合涂层具有强度高和硬度高、收缩率小等优点,是一种适合于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的喷涂层,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电弧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强度、空隙率、耐磨性等指标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根据该组合成功地将7Cr13_Zn复合涂层应用到快速制模中,改善了电弧喷涂模具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XRD、扫描电镜、EBSD、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r13Ni4Mo钢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成规律、形成机制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r13Ni4Mo钢经550~730℃一次回火后并没有逆转变奥氏体产生;经630℃一次回火+530~630℃二次回火时,随二次回火温度的升高,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强塑积也相应地先增加后减少。当二次回火温度为590℃时,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达到峰值,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二次回火温度为550℃时,逆转变奥氏体主要以切变机制在马氏体板条内部形成,随着二次回火温度升高,逆转变奥氏体逐渐以扩散机制形成为主。  相似文献   

17.
强流脉冲电子束2Cr13钢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OPE-I型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装置处理2Cr13马氏体不锈钢。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检测和摩擦磨损测试方法对表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样品表面产生熔坑,主要由样品表层的(FeCr)23C6型碳化物选择喷发造成。原始样品主要为马氏体Fe-Cr(α)相,处理后样品表层中碳化物经喷发和液相溶解后减少,相反奥氏体相含量增加。由于表面碳化物的去除和高奥氏体含量的形成,处理样品表面显微硬度降低,截面显微硬度呈波动分布。使用加速电压27kV和15次脉冲处理后,磨痕深度由原始样品的7.3μm降低到5.1μm,耐磨性能提高了约30%。  相似文献   

18.
陈溪强 《热处理》2014,(6):21-23
研究了超级13Cr钢的软化处理工艺,其中包括退火、高温回火和调质处理。采用全自动相变仪Formastor-F II测定了钢的临界点。结果表明,钢的临界点为Ac1670℃,Ac3760℃,Ms 210℃,Mf160℃。由于该超级13Cr钢从奥氏体化温度冷却的过程中不存在珠光体转变而仅发生马氏体转变,所以退火后硬度高于330 HB。此外,高温回火后的硬度也高于300 HB,只有调质处理的材料硬度低于280 HB,符合机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不锈钢材料数控车削加工的特点进行分析,论述了在数控车削不锈钢零件时,通过合理收变钢材料的硬度、选择切削刀具与切削用量以及选用适当的冷却液等加工工艺措施,可显著提高不锈钢零件车削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郭海霞 《热处理》2010,25(5):65-68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断口分析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ZG42Cr1Mo钢托轮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铸造工艺不当致使托轮内存在大量的硫化锰夹杂物、缩松、气孔、组织偏析及脱碳等缺陷,降低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热装应力的作用下裂纹由缺陷处扩展并最终导致托轮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