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构建基于产权关系视角的乡村空间发展研究框架;其次以无锡市阳山镇为例,分析承包地、村庄宅基地和村镇企业用地三类用地的产权关系空间特征和现状问题;最后,从基于“规模集聚”的农业现代化、基于“拆分租赁”的复合功能农业、基于“明晰产权边界”的乡村休闲产业、基于“使用权流转”的空置村宅更新、基于“镇为单元”的产业统筹和基于“村民共享”的乡村工业转型六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聚集提升类村庄作为我国乡村的主要类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这类型的村庄往往都发展得比较成熟,对其规划建设的思路在于就地更新。文章基于“三生空间”的理论研究,从空间格局、产业前景、居住环境三个方面梳理对乡村更新规划的启示。结合上高县泗溪镇洋港村乡村更新规划实践,通过对其“三生空间”现状特征的分析,发现农旅供给不足、公共空间衰败、水系形态破坏的问题,确定产业规划发展、空间功能重构、整体风貌整治、乡土文化延续、农业生态保护的“三生”空间协同发展路径,为当下洋港村乡村更新建设指明方向,亦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聚集提升类村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计划生育的实行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众多乡村教育机构被“撤点并校”,教育建筑亦被闲置废弃,造成了乡村物质空间的浪费与乡土文化的衰退。虽然近年来这些闲置的教育建筑逐渐被挖掘利用,但大多采用单向更新利用模式,使得部分空间功能固化且缺乏弹性,不利于闲置建筑的可持续利用。文章旨在结合当下“县域辐射”与“人口回流”的社会发展趋势,重新审视乡村闲置教育建筑的更新模式,并基于“可逆干预”理念,从时间、建构、代际三个维度提出了乡村闲置教育建筑功能空间的更新策略,以契合新时代乡村振兴多元功能需求,为同类闲置建筑空间的更新活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贺勇  陈钰凡  赵静 《室内设计》2023,38(5):17-23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郊村落在城镇 化进程中,拥有独特的发展条件,也面临“非城非 乡”的发展困境,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国家战 略导向下,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的城 乡过渡性、边界不稳定性和动态变化性等特征, 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人地关系矛盾,受到学界的 广泛关注。本研究选择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 城镇杭州市瓜沥镇为对象,对瓜沥镇64个乡村进 行广泛调查,并在其中选择了13个相似自然条件 的乡村,从其500 m尺度样本的差异化形态的定 性分析入手,探讨瓜沥乡村功能转型与形态演化 动态耦合关系。最后,以三个典型样本的多功能 转型过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城郊乡村聚落多 功能转型的实现路径。本研究揭示了瓜沥乡村聚 落的功能转型经历了起步、分化、冲突和协同四 个阶段。在政策及资金的倾斜作用下,政府引导 的治理创新对乡村聚落的多功能协同发展起到关 键作用。该研究结果对于阐明发达地区乡村聚落 的演变过程,探讨其未来的规划与发展策略具有 积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乡村景观是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其中的社会结构所组成的生态综合体,对维系乡村人地关系与地域风貌具有重要意义。引入“三生”功能理论,运用ArcGIS技术对顺德杏坛北七乡1988—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三生空间”功能转换与乡村景观时空演变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乡村“三生”景观时空演变下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乡村景观经历了从缓慢变化、急剧变化到平缓变化三个阶段,景观结构呈现从“乡村聚落斑块—江河水道通廊—基塘基质”到“乡村聚落和工业区斑块—江河水道和道路通廊—基塘基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从城乡区域时空全过程、景观过程全要素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对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历史文脉保护传承等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处大都市边缘地区的乡村由于其特 殊的区位,逐渐成为政策制度、资金等要素交织 影响作用的空间场域,空间异化明显。为引导乡 村空间合理转型,研究以空间生产理论“三元辩 证法”作为理论支撑,构建大都市边缘地区乡村 空间转型的研究框架,选取西安市长安区抱龙 村作为案例,实证分析其空间转型的特征及作用 机理,并基于乡村空间生产的协调、可持续提出 相应的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在城市消费需求的 驱使下,政府、市场等多元主体共同推动了空间 价值的提升、社会网络的“业缘化”和文化构成 的重塑;但同时,多元主体在空间价值关注点、 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容易造成空间“商品 化”、乡村社会“分层化”、乡土文化异质化等问 题;因此,在乡村转型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资本的增殖行为对乡村空间功能结构、社会关系网络、文化构成等方面的影响,并注重发挥权力主体 在要素配置、监督管理方面的职能,以营造公正公平的空间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空间、要素和时间维度,辨析城边村与“城”“产”“人”三重外部动力的多重关联性,构建“城—产—人”关联视角下的城边村转型研究框架。在此视角下,基于城边村演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总结,从城区、园区、社区3个层面探讨城边村转型的多尺度空间路径,分别为:以城乡融合推动空间结构重组、以产业转型支撑空间布局融合、以人群需求引领品质生活营造。最后以溧阳北拓区乡村为例,以“融入城区—联动园区—激活社区”为脉络,提出城边村多尺度协同的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转型与新型城镇化提供可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蔡院村为研究对象,从地方性角度出发,发现乡村建筑存在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三个维度,并具有"三生一体"的内在机制。在解析地方性和三生一体概念的基础上,从乡村建筑的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及"三生"功能价值之间的关系分析地方性的乡村建筑"三生一体"的自有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性空间改造策略,以期为美丽乡村地方性表达和可持续性发展探寻一种有机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唐惜之  雷舒涵 《城市建筑》2023,(4):21-23+53
乡村规划是近年来我国规划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农村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下文简称“三生空间”)的优化研究,对农村生态保护与空间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乡村高效、高质地发展。本研究以商南县花园村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生空间”的特点,以现状问题为导向,提出优化策略,以协调生活、生态和生产空间,使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系”代表了中国几千年传统农耕文明下农民社会交往的一种价值面向,体现了我国乡村治理的本原逻辑.从“关系”到“社会资本”,描述了新时期我国乡村社会资源配置的逻辑之变,也是当前我国乡村规划及乡村规划理论构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重点解析了“关系”背景下我国乡村规划在产权界定、公共物品供给、地方性空间生产、乡村治理中面临的困境;提出应顺应乡村从“关系”到社会资本的资源配置逻辑之变.重点通过嵌入“地方性知识”、构建“生命共同体”、培育“公共精神”构建基于我国乡村社会资本提升的乡村规划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乡村调查与实践,提出了我国乡村规划的4个突破方向:①农民聚居:从村落走向社区;②公共物品供给:从“低水平的均衡供给”走向“多元、梯度、差异化的渐进提升”;③土地整治:从“经济需求”走向“村社发展”;④乡村治理: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网络化”.  相似文献   

11.
李欢 《福建建筑》2012,(4):10-12
受限于乡村的技术与经济能力,各地村镇普遍处于一个快速低技术的建设模式之下,造成各地的新兴村镇景观风貌状况日益堪忧。本文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在当前村镇建设模式下,如何通过可操作手段来改善村镇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建 设的持续推进带动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乡村治理的丰富实践开拓了乡土经济社会运 行的新思路。本文以乡村建设活动中涌现出 的乡村治理参与主体的组合结构与组合力量 作为分类的基本依据,构建全谱系的乡村治 理类型和模式,通过对13种模式所对应的典 型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剖析乡村治理主体的 基本特征与行为逻辑。案例表明,现阶段大 多数乡村通过外力型路径达成治理目标,内 生力量的匮乏导致乡村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 决,也难以建立长效机制。基于对不同治理 类型的路径与成本的分析,总结乡村治理模 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中国乡村治理 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 大乡村地域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 产生活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新农村建 设”、“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等一系列 创建活动一方面体现了各级政府对乡村地域 的投入与指导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也对传统 的营建模式产生了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 村庄建设中外力强介入的整体改建、外力弱 介入和村民自建的局部改建等营建方式的特 点,随后分析乡村地区建筑特有的与生产生 活紧密相连的功能多样性,与时间紧密相连 的营建渐进性,以及与使用者紧密相连的村 民主体性等营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针 对功能多样性特征的村落分类和引导,针对 营建渐进式特征的建筑营造示范与引导,以 及针对村民主体性特征的村落营建保障与支 撑等乡村地域建筑营建模式。  相似文献   

14.
乡村农业生产力水平决定其生产关 系,并构成了乡村社会关系结构的总体特征, 进而形成相应的村落空间环境格局。当乡村 生产力水平发生根本变革,它也带来了一系列 改变,乡村传统空间布局也因此面临被改变、 被放弃的挑战。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理论视角,运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分析指 出我国乡村空间在新的生产力动力下将迎来 空间重构的大趋势。乡村空间布局应适合新 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演进的客观 规律,从而促进乡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可持续 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优化和重构应发挥自然 资源和传统文化优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传统乡村空间遗存,采用分类指导、多元 融合、包容增长、统筹谋划和科学布局,实现 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周蝉鸣 《室内设计》2012,93(2):42-48
乡村是最基本的生存空间和社会主体,促进乡村发展是城乡统筹规划的核心。本文引入"乡村经营"理念,以四川省开江县城乡统筹规划为例,明确经营乡村的资源条件和重点解决问题;并从经营的空间统筹出发,强调乡村发展的空间全覆盖与区域联系。本文分县域、城市规划区和跨域统筹思考经营乡村的策略与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16.
罗荩  高美祥  杨瑛  陈翚 《室内设计》2022,(2):126-133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乡土文化传 承、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等功用,是乡 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随着乡村休闲 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型和新型公共文化 空间在外来和内生文化资本的叠加作用下混合共 生。借鉴文化资本的作用原理和分类方式,根据 空间生成不同阶段的干预因素和作用特征,将乡 村公共文化空间识别为由具态化、物态化和制度 化文化资本主导的生产型空间、生活型空间及组 织型空间三种类型。在乡村旅游经济资本力量的 驱动下,公共文化空间在更新过程中产生消费化、 静态化和孤岛化等发展趋势。以湖南浏阳市农业 休闲旅游型竹联村美丽屋场营建为例,分析三类 公共文化空间物理场域和文化活动的存在特征, 探究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过程中的空间复合 化更新路径,进而提出弹性转化、多元化发展、整体式营建等更新策略,以期为其他类似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营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s the priority task of China due to the wid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cities and villages caused by the most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his-tory.In the province-city-town-villag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China,town,as the smallest urban form,is the social,economic,and cultural center of a rural area and becomes the key to many development problems.An improved township enhances living standards and creates numerous jobs in rural areas,and it will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urban-rural sustainable integr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ree typical rural forms in Nantong and demonstrates the objective fact that rural form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residents'living habits,his-torical context,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areas.Then,this study aims to find the clos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form and town development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orphological indicators.Therefore,on the basis of full understanding of rural forms,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tow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ng the countryside,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ural residents,and protecting the rural landscape textur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the development mode conforming to the spir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各种类型、各个层面的城乡统筹规划实践正在我国展开,然而在中国宏观发展背景的作用下,一方面,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表现出了许多认识的误区,产生了功利主义和利益博弈的取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配套的制度与法规支撑,城乡统筹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实施难题。文章通过对当前国内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的检讨,揭示了“变奏”的相关现象和原因,指出城乡统筹规划及其实践的效果既需要自身不断的努力,也依赖于外部发展环境和整体制度、法规建设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Urbane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s the priority task of China due to the wid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cities and villages caused by the most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history. In the province-city-town-villag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China, town, as the smallest urban form, is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a rural area and becomes the key to many development problems. An improved township enhances living standards and creates numerous jobs in rural areas, and it will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urbanerural sustainable integr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ree typical rural forms in Nantong and demonstrates the objective fact that rural form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residents’ living habits,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areas. Then, this study aims to find the clos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form and town development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orphological indicators.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full understanding of rural forms, 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tow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ng the countrysid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protecting the rural landscape textur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the development mode conforming to the spir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土地开发面临 着多元主体利益冲突与协调困境。以四川省3个村 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对比、多主体分析 的研究思路,分别解析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村 集体主导三种村庄土地开发路径的开发过程与 驱动机制,并总结其在利益分配方面的困境或不 足。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共利益、集体利益和个 人利益的博弈中,开发主体及行为动机差异是造 成利益冲突困境的根本原因。其中,政府和市场 主导的村庄土地开发存在较多的利益分配不协调 问题,而村集体主导能够较好地协调公共、集体 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农村土地开发过程中协调 处理好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应当通过开发主体限制、平台构建、利益联结和 协商机制的确立,实现可持续的农村土地开发与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