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经臭氧熏蒸防治害虫试验后,对处理过的稻谷进行粘度、脂肪酸值等品质检测,发现臭氧处理后的稻谷品质略有下降,但不显著。模拟储藏,研究了不同浓度臭氧熏蒸处理对稻谷在常温储藏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臭氧熏蒸对稻谷的发芽率有轻微的影响,发芽率呈基本一致的下降趋势。在臭氧处理浓度高时,稻谷脂肪酸值有所增加,处理天数超过40天后脂肪酸值又会有下降趋势。考虑到臭氧处理浓度对稻谷品质的影响和储藏成本,臭氧处理浓度选择以40ppm为宜。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臭氧处理稻谷在不同温度储藏过程中水分、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臭氧处理能明显降低稻谷微生物含量。臭氧处理的稻谷水分在储藏初期40d内略有上升,之后基本呈下降趋势,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臭氧处理的稻谷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在15、20℃时基本稳定,而在25、30、35℃时,比储藏前下降较多。另外臭氧处理的稻谷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在储藏初期出现反弹现象。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和时间都是储藏稻谷细菌总数或霉菌总数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因素;进一步的SPSS软件分析表明稻谷细菌总数或霉菌总数与储藏温度、时间呈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储藏温度对稻谷微生物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高湿(85%)条件下温度对稻谷微生物区系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湿度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霉菌量和脂肪酸值呈增加的趋势,细菌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方差分析得出储藏温度、时间对稻谷微生物区系和脂肪酸值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霉菌量、脂肪酸值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显著二元线性关系,而细菌量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极显著的二元二次曲线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稻谷脂肪酸值与霉菌量、温度呈极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脂肪酸值随着霉菌量的增加和储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4.
温度直接影响稻谷储藏品质与储藏时间,是稻谷储藏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素。实验测定了不同储藏温度下稻谷的水分、容重、出糙率、发芽率、还原糖及脂肪酸值各项品质指标,同时考察了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个指标来说,温度越高,变化越剧烈。同时温度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又不尽相同。发芽率受温度的影响最大,15℃的储藏环境中降低了2%,而在35℃储藏条件下降低了9%;脂肪酸值在15℃的储藏条件下增加了0.9%,而在35℃条件下增加了18.3%。另外温度对储藏稻谷的微生物含量有显著影响,15℃下,微生物的菌落总数与初始相比减少了200 cfu/g,而当在高温环境中,特别是35℃下,微生物的菌落总数增加到7200 cfu/g。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温度对储藏过程中小包装小麦粉微生物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15℃时,小麦粉中微生物和水分基本不变,脂肪酸值增加缓慢;25、35℃时,菌落总数、霉菌总数、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水分减少,但脂肪酸值增加快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储藏过程中,小包装小麦粉水分、脂肪酸值与储藏温度呈极显著相关性。考虑小包装小麦粉储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和品质变化,为了保证小麦粉的储藏安全,应选择在低温15℃储藏,在此温度下水分和微生物量基本稳定,脂肪酸值增加缓慢,有利于延缓小麦粉品质和净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长粒型优质籼稻低温储藏解除后的品质变化,为稻谷的品质变化及科学储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广西桂林新收获的长粒型优质籼稻为对象,对低温储藏解除后的稻谷进行低温(15℃)、常温(25℃)和高温(35℃)储存180 d,每20 d取样进行品质指标检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 在3个温度条件下,稻谷的出糙率、整精米率、水分含量、发芽率、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品尝评分值呈下降趋势,黄粒米率、直链淀粉含量、丙二醛含量、脂肪酸值呈上升趋势,15℃条件下继续储存可以有效地延缓稻谷品质的劣变,低温解除前后的温差对稻谷储存前期品质变化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储藏时间和温度与稻谷各品质指标均呈显著相关性;温差与稻谷各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不强。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水分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脂肪酸值的变化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在相同储藏温度条件下,丙二醛含量的活化能均小于水分含量和脂肪酸值的活化能。结论 稻谷低温解除后,短时间储存稻谷应避免温差较大,长时间储存应在较低温度下储存,既能延缓稻谷品质劣变,又能节约储存成本。丙二醛含量可作为低温解除后稻谷品质变化的早期预测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交设计,将含水量14.0%~17.0%的稻谷,用150~450 mg/kg的臭氧处理2~6h。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对稻谷品质指标影响小,臭氧处理后稻谷脂肪酸值为12.98~15.56 mg/100g、发芽率为87%~97%、品尝评分值为75~81分。臭氧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和稻谷初始含水量对霉菌总数减量有极显著影响。臭氧处理后,霉菌总数减量6.9×103~2.1×104 cfu/g。以稻谷霉菌总数减量(Y)为因变量,以臭氧处理时间(X1)、稻谷初始水分含量(X2)、臭氧处理浓度(X3)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模型Y=1 602.78X1+1 448.15X2+4.15X3-16 572.22。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温湿度动态变化条件下糙米储藏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优化糙米安全储藏条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初始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5%、17%、19%和21%的糙米,分别在低温动态组(L组)、中温动态组(M组)、高温动态组(H组)3?种不同温湿度动态条件下模拟储藏240?d,观测糙米发芽率、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活力等主要品质指标和低场核磁共振水分迁移规律的变化。结果:在240?d的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过氧化氢酶活力呈显著下降趋势,脂肪酸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糙米品质发生劣变。初始水分质量分数高的糙米其自由水的质量分数要高于初始水分质量分数低的糙米;高温会引起水分迁移混乱,吸附水向自由水迁移,自由水质量分数升高。水分质量分数越高、温度越高,糙米就越容易发生霉变变质。储藏温度对发芽率、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活力有显著影响,初始水分质量分数对发芽率、脂肪酸值有显著影响。结论:初始水分质量分数和储藏温度对糙米的品质特性影响显著。为防止糙米发生品质劣变,正常水分(质量分数15%)和偏高水分(质量分数17%、19%)的糙米安全储藏期为120?d,低温或中温可以延长正常水分糙米储藏期至180?d。  相似文献   

9.
偏高水分玉米储藏难度大,品质劣变速度快,严格控制适当的储藏温度有利于延缓其品质劣变,提高其储藏品质。该试验选择水分含量为14.5% 的玉米作为偏高水分玉米样品,将其在不同温度下储藏6 个月,探究低温(15 ℃)、准低温(20 ℃)、常温(25 ℃)和高温(30 ℃)等不同温度对偏高水分玉米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偏高水分玉米在15、20 ℃下储藏6 个月之后,品质保持良好;25 ℃下储藏6 个月时,其色泽、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地下降,玉米粉轻微老化,脂肪酸值为51.88 mg/100 g,呈宜存状态;30 ℃下储藏6 个月时,其色泽、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均剧烈下降,电导率迅速增加,玉米粉老化程度严重,脂肪酸值增至84.05 mg/100 g,呈重度不宜存状态。根据上述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建议粮库选择20 ℃储藏偏高水分(14.5%)玉米,可在保证玉米储藏品质的同时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稻谷储藏过程中微生物及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在高大平房仓中安全水分的储藏稻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储藏0~5年稻谷中微生物数量、色度、脂肪酸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稻谷酶活的变化,探究储藏时间对稻谷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数量、稻谷表面亮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稻谷酶活呈下降趋势,脂肪酸值和稻谷表面褐变度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的安全性和品质的差异。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霉菌数量、稻谷表面L~*值及b~*值、淀粉酶活力、多酚氧化酶活力可以作为除脂肪酸值以外的稻谷储藏品质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