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氨基酸产生菌融合子产量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米多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中筛选出的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D615发酵生产米多霉素的产量较低,但可以通过添加米多霉素的前体提高米多霉素产量;经紫外诱变获得的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D519产米多霉素的产量相对较高,但丧失了前体利用能力,菌体生长还受前体的抑制.对链轮丝菌ZD615和ZD519原生质体制备最优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甘氨酸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菌丝培养基和2 g/L的溶菌酶质量浓度最适于实验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通过研究紫外灭活ZD615和热灭活ZD519的原生质体的双亲本融合条件,发现当化学融合时间为5 min时,可得到最大的双亲融合率(5.2 %).从多种融合子中选育出一株高产链轮丝菌51-19,该菌株能够利用米多霉素的前体物质高产米多霉素,米多霉数产量比出发菌株ZD615提高了170%,达到了1 015 mg/L.  相似文献   

3.
以黄色短杆菌ISW330(Met-+Ethr+α ABr+AECr)和谷氨酸棒杆菌AS1 495(Leu-)为出发菌株,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定向选育出一株L 异亮氨酸高产菌SW182(Met-+Leu-+Ethr+α ABr+AECr),该菌株能在发酵液中积累L 异亮氨酸,浓度可达23 8g/L.  相似文献   

4.
L-异亮氨酸高产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色短杆菌ISW330(Met^- Eth^r α-AB^r AEC^r)和谷氨酸棒杆菌AS1.495(Leu^-)为出发菌株,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定向选育出一株L-异亮氨酸高产菌SW182(Met^- Leu^- Eth^r α-AB^r AEC^r),该菌株能在发酵液中积累L-异亮氨酸,浓度可达23.8g/L。  相似文献   

5.
6.
竹叶特种氨基酸的存在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竹叶及其在提取中检出相当含量的一种羟化赖氨酸-δ-OH-Lys,主要以游离单体和小肽的形式存在。从桂竹和金毛竹叶样分别测得其含量占干叶氨基酸总量的1.33%和1.40%约相当于其中Lys含量的1/4,醇-水提取的过程有富集δ-OH-Lys的作用,其在提取物中的含量远远高于Lys,这一特殊的非蛋白氨基酸以相当含量存在竹叶中,可能有着特殊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氨基酸的合成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氨基酸的生产状况,赖氨酸、复合氨基酸的性质、用途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谷氨酸棒杆菌(Coryndbacterium glutamicum)中各种氨基酸输送系统及其基因、底物、特性和在氨基酸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核黄素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紫外线对核黄素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选育获得一株核黄素的高产突变株其核黄素发酵单位较出发菌株提高66%  相似文献   

10.
L—组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761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D-组氨酸(D-His)、6-氮鸟嘧啶(6-AU)等结构类似物平板和以L-组氨酸(L-His)为惟一氮源平板定向筛选,获得一株L-组氨酸产生菌H-24(D-His^r6-AU^r Hisase^-)。在加有150g/l葡萄糖、35g/L硫酸铵以及10mL/L玉米浆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72h,产L-组氨酸1.6g/L。  相似文献   

11.
蚕丝丝素膜是弱两性天然高分子荷电膜。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pH条件下氨基酸在丝素膜上的渗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值处于丝素膜和氨基酸的等电点之间时,氨基酸通过丝素膜的量较大,而当pH值处于丝素膜和氨基酸两者的等电点之外时,氨基酸的透过量较小。  相似文献   

12.
The sorption behavior of amino methylene phosphonic acid resin (APAR) for In (Ⅲ ) was investigated .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n ( Ⅲ ) adsorbed on APAR can be elated with 2mol · L -1 HCl. The apparent rate constant is k29 = 1.50 × 10-5s-1. The sorption behavior of APAR for In ( Ⅲ ) obeys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The themodynamic parameters of sorption, enthalpy change ()H, free energy change ()G and entropy change ()S of sorption (APAR) for In ( Ⅲ ) are 24.1 kJ·mol-1, -35. 1kJ· mol-1 and 200J· mol-1·K-1 respectively. The coordination molar ratio of the functional group of APAR to In( Ⅲ ) is 2:1. The sorption mechanism of APAR for In( Ⅲ ) was examined by IR spectrometry.  相似文献   

13.
酶技术开发动物血制取复合氨基酸营养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酶法开发动物血制取复合氨基酸营养液。AS1.398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中,AS1.398中性蛋白酶对猪血的水解能力最强,其水解作用最佳条件为:PH=7.5,温度40℃,酶与底物8000u/g,,底物浓度8%,水解时间7hr,水解率可达49.7%。  相似文献   

14.
复合氨基酸中牛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国产C1 8反相柱 ,研究了异硫氰酸苯酯 (PIT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氨基酸中牛磺酸的可行性 ,测定了淡水珍珠中牛磺酸的含量 ,结果表明 ,采用甲醇流动相体系 ,在适宜的色谱条件下 ,牛磺酸可获得较好的分离 ,并且在 8~ 4 0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峰面积定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7% (n =5) ,牛磺酸的PITC衍生物溶液室温存放 3 6h不变质 ,用本法测得淡水珍珠样品中牛磺酸含量为 0 .0 2 %。  相似文献   

15.
以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氟硼酸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2种氨基酸氟硼酸离子液体,并在298.15K下利用恒温溶解热测定系统对合成的氨基酸阳离子型离子液体进行摩尔溶解热的研究。首先对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稀水溶液进行溶解焓的测定,然后借助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计算得到各化合物的标准摩尔溶解焓及相应的Pitzer焓参数,估算了离子液体的水化焓,并且将不同类型离子液体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估算出的甘氨酸阳离子的水化焓小于咪唑类阳离子,而甘氨酸阴离子的水化焓也小于氟硼酸阴离子。  相似文献   

16.
蚕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其综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蚕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其他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还介绍了蚕豆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的制取工艺以及其在食品、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酸乳制品中乳酸菌分离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七种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酸化MRS和M17培养基分别是该两菌的较好的分离培养基。菌种的筛选应进行产酸风味和组织状态的综合比较,两菌不同组合菌株的选择应结合不同发酵条件进行。通过该方法分离筛选到不同风味类型的两组混菌。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以毛发为原料,通过低压密闭快速水解法提取胱氨酸的新途径;并确定了最优化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能提高水解率,大大缩短水解时间,节省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乳酸菌发酵型冬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瓜汁中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通过改变发酵温度、菌种添加量以及口味的调配优化,以期得到满足消费者口味的新型冬瓜汁乳酸菌饮料。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的pH值、氨态氮、总酸、还原糖、乳酸菌数进行测定和对比,结合感官评定得出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3℃、接种量1.0%、发酵时间2d;调配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加白砂糖1.0%、柠檬酸0.025%、不加盐时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20.
缺氧-好氧生物膜法脱氮系统中各类菌株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淹没式生物膜法缺氧(A段)-好氧(O段)系统对煤气废水进行脱氮处理工艺中,氨化菌、反硝化菌和硝化菌在氮的转化过程中最为重要,只有这几类细菌发挥正常功能,才能达到脱氮目的。本文在试验中测定了这几类菌的数量,初步确定了它们在填料上和水中的分布情况,并同时测定了一些相应的水质指标,以利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