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配煤应用于燃煤电厂的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卫红 《动力工程》2003,23(6):2836-2839,2832
浙江省某电厂2台125MW机组,配2台410t/h四角切圆燃烧煤粉炉,由于其设计煤种实际上无法采购,因而长期烧的煤种较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炭的市场供应情况及运输途径。过去多烧两淮煤为主,近年也经常试烧北方煤。由于炉子较老旧,最大的问题主要是易导致4号炉结焦结渣、飞灰含碳量有时偏大等。针对这种情况,对该电厂配送了在杭州煤场配制的优化配煤,并进行了燃烧调试及热工环保测试,取得可喜的效果。图1表3参11  相似文献   

2.
优化配煤理论的研究肥及配煤专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阮伟  周俊虎 《动力工程》1999,19(6):434-437,508
对优化配煤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混煤特性与组成单煤之间并非是简单的加权关系,而是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性。这种特征可综合运用神经网络理论,模糊数学等现代 满意地描述。作者还根据非线性配煤理论开发了优化煤专家系统,并已成功地于杭州配煤场。  相似文献   

3.
优化配煤理论的研究以及配煤专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优化配煤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发现混煤特性与组成单煤之间并非是简单的加权关系,而是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性。这种特征可综合运用神经网络理论、模糊数学等现代数学方法加以满意地描述。作者还根据非线性配煤理论开发了优化配煤专家系统,并已成功地应用于杭州配煤场。图7 表1 参5  相似文献   

4.
电厂优化配煤多目标机会约束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随机规划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厂优化配煤我多目标机会约束数学模型。在此模型中,燃煤的煤质特性包括发热量、挥发份、灰份、水份和硫份等均被认为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的随机变量,以此充分描述掺配煤种煤质不断波动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对有关火电厂燃料应用的信息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智能电厂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提出燃料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架,重点对配煤掺配评价指标和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燃料智能管理系统可以集成已有的燃料采购管理系统、煤场管理系统、配煤掺烧优化管理系统和燃料实时成本分析系统,实现燃料全过程的智能管理。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站锅炉优化配煤神经网络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工业快速增长,煤的消耗量增加,配煤逐步成为燃煤电站锅炉的一种常态。由于煤种煤质的波动,配煤是一个在不确定的条件下的优化问题,传统的线性规划模型很难解决,而BP神经网络这一非线性优化工具已成功地应用于混煤煤质特性的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以及制约其预测效果的主要因素(网络结构、学习样本数量、隐层节点数、学习精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于预测混合煤种低位发热量的BP神经网络,得到极高的预测精度,进行了3次实验误差分别为0.043 05%,0.038 05%,0.116 267%。同时利用穷举法对配煤进行优化选取。本神经网络的结构是由输入、输出样本的数据结构决定的,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力配煤方案的Boltzmann优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遗传算法(GA)进行优化配煤,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近似最优解,但是与全局最优解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联系优化配煤的实际,通过分析GA的选择算子,应用Boltzmann选择法,在只增加少许运算时间的情况下,极大地缩短了近似最优解与全局最优解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升了GA在优化配煤中的运算性能。图10表2参5  相似文献   

8.
优化配煤专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阮伟  周俊虎  曹欣玉  岑可法 《动力工程》2001,21(6):1572-1575
对配煤燃烧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分析和理论研究,指出混煤特性与组成单煤之间并非是简单的加权关系,而是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综合运用神经网络、模糊数学等现代数学方法加以满意地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优化配煤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邯峰电厂一期2台660 MW的燃煤发电机组在实际运行中掺烧非设计煤种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综合考虑所掺烧非设计煤种的燃料特性以及配套制粉系统的实际情况,保证安全运行以及环保排放的原则设计出适用于本发电机组掺烧方案。通过分析不同负荷下机组的运行数据发现,经过合理的配煤掺烧可以满足机组燃烧的安全边界以及环保达标边界的要求。经过长时间的实际运行后,对比掺烧前后2年内相同时间段的经济指标发现,合理的配煤掺烧可以节省成本,同时在电厂配煤掺烧和优化燃烧方面做出了大量技术整改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动力配煤数字化信息控制系统对配煤煤质和燃烧特性参数在线预测的精度要求,利用GA-BP神经网络建立了动力配煤煤质和燃烧特性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综合学习了各煤质指标内部以及和配比的关系,能够根据各参配煤种的Mad、Vad、Aad、Qnet.ar和对应的配比X,直接预测配煤产品的煤质指标Mad、Vad、Aad、Qne...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应用于电站锅炉的全局优化智能配煤模型.该模型在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的框架下,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目标函数和遗传算法(GA)寻优,利用神经网络实现混煤燃烧特性的预测.为提高GA的寻优性能,应用正交设计法和自适应罚函数对简单GA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自适应罚函数的正交遗传算法优化配煤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智能配煤系统并应用于某电厂优化配煤,提高了电厂配煤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动力工程》2012,32(2)
针对煤种理化特性参数对煤成浆性的影响,对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煤进行了制浆研究,并分析了煤种的内水含量、灰分、氧含量和可磨性系数等因素与煤种成浆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煤种的成浆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煤种的成浆浓度随着内水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灰分的增加,煤种的成浆浓度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随着氧含量的增加,煤种的成浆浓度降低;随着可磨系数的增加,煤种的成浆浓度呈上升趋势.上述几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一种影响因素分析某个煤种的成浆性;由于各种单煤的性质均不相同,混合后的不同煤种在成浆过程中相互影响,因此配煤成浆性呈现出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提出的精细化配煤技术,以锅炉运行经济指数来表征配煤的合理性,改变了以往研究中以配煤价格最低为单一目标函数的研究方法。同时,还介绍了智能配煤技术系统的功能、技术先进性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W火焰锅炉运行中热效率偏低问题,对燃用的烟煤、石油焦、越南无烟煤等主要煤种开展配煤掺烧,以降低燃料成本、提高锅炉效率。从燃用煤质适应性分析、W火焰锅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和混煤掺烧优化试验3方面,研究了石油焦和越南无烟煤不同掺混比例下热解和燃烧过程特性,制定了掺烧策略并通过燃烧过程模拟研究和掺烧优化试验找到了合适的配煤掺烧方法,解决了锅炉效率低、飞灰含碳量较高、锅炉排烟温度高等问题,实现了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丰海筛选厂筛分工艺存在的问题,实施了无烟煤配煤技术的改造方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配煤技术改造的经验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福建省动力配煤的发展现状和三化、永安水泥厂等企业炉窑改烧动力配煤的成功经验;分析电厂锅炉、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改烧动力配煤的可行性,预测全省可新增动力配煤市场容量400万吨以上,预计可产生2.4亿元的经济效益;提出福建省动力配煤发展思路,指出要坚持集中配煤与分散配煤相结合的原则发展动力配煤。在发展炉前配煤的同时,可在肖厝煤码头兴建一条大型的先进的动力配煤生产线,作为福建发展集中动力配煤的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7.
定义了混煤和锅炉目标煤的煤质偏差,给出以煤质偏差作为目标函数的掺配优化模型,通过调整某个成分的期望误差,可单独调节该成分与目标煤的接近程度;通过对模型约束条件设定,可限制低灰熔点煤的掺配份额,控制炉膛结焦,或提高采购量大的单煤的掺配比例。基于最小煤质偏差模型,针对某670 MW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进行掺配优化模拟,提出煤场存放的优化概念和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从复杂的单煤煤源中找到最接近目标煤质的掺配方案,优化后入炉煤质稳定,且接近目标煤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燃用低灰熔点神木煤而引发的结焦问题,广州珠江发电厂对本厂动力配煤优化进行了试验和试烧,找到了不同时期适合本厂锅炉机组安全运行的动力配煤方式。通过试烧,得出在当前条件下,神木煤和保得煤以7∶3进行的混煤能够较好地防止炉膛结焦。  相似文献   

19.
钟辉  张军 《江苏锅炉》2001,(3):8-12
火电锅炉燃用非设计煤种已成为普遍现象。燃用多种牌号的煤,若配比不当,会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热效率。本文从燃烧特性、结渣特性、积灰特性对配煤的原则作较为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动力煤分级配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国华 《动力工程》2003,23(3):2397-2399,2396
针对不同燃煤设备对燃料煤粒度组成的要求和现有动力配煤的缺陷,提出了动力煤分级配煤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其关键技术。动力煤分级配煤可生产出粉煤和粒煤两种配煤产品。试验表明:层燃炉燃用粒煤燃料可节煤10%以上,烟尘排放减少60%以上。图2表1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