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两层分类算法进行视频烟雾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视频烟雾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的两层最近邻自适应度量分类算法(PTLNN)来进行烟雾检测.该算法以最小化平均绝对误差为原则,结合AdaBoost和KNN算法的优势,充分考虑局部和全局的样本分布,能明显提升分类精度.采用离散余弦变换(DCT)和离散小波变换(DWT)两种方式对烟雾特征进行提取,并验证算法性能.通过与传统算法的对比实验发现,采用离散余弦变换并结合PTLNN算法在视频烟雾检测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既满足实时性要求又提高了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有限样本下,KNN算法距离量的选择以及以前距离量学习研究中没有充分考虑样本分布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概率的两层最近邻自适应度量算法(PTLNN)。该算法分为两层,在低层使用欧氏距离来确定一个未标记的样本局部子空间;在高层,用AdaBoost在子空间进行信息提取。以最小化平均绝对误差为原则,定义一个基于概率的自适应距离度量进行最近邻分类。该算法结合KNN与AdaBoost算法的优势,在有限样本下充分考虑样本分布能降低分类错误率,并且在噪声数据下有很好的稳定性,能降低AdaBoost过度拟合现象发生。通过与其他算法对比实验表明,PTLNN算法取得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摘 要:为提高物体识别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稀疏分布特征和最近邻分类的目标识别方法。首先,提取图像的梯度模值和方向特征,构建梯度模值和方向图像;然后,分别对灰度图像、梯度模值图像和梯度方向图像进行稀疏表示,提取稀疏分布特征,得到融合后的多稀疏分布特征;最后,依据最近邻分类方法进行特征分类,实现物体识别。通过在国际公认的COIL-100和PVOC-2007两个公共测试数据集下进行对比实验,对本文方法的参数选择、鲁棒性和识别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进行物体识别的识别率高于目前经典的SIFT、SURF和ORB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物体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k-最近邻图的小样本KNN分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k-最近邻图的小样本KNN分类算法。通过划分k-最近邻图,形成多个相似度较高的簇,根据簇内已有标记的数据对象来标识同簇中未标记的数据对象,同时剔除原样本集中的噪声数据,从而扩展样本集,利用该新样本集对类标号未知数据对象进行类别标识。采用标准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小样本情况下能够提高KNN的分类精度,减小最近邻阈值k对分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分类器学习新样本知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邻算法的增量学习算法。该算法以最近邻算法为基础;首先计算新样本与标准样本之间的匹配度;找到最佳匹配样本和次佳匹配样本;然后通过与匹配度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是类内学习还是类别学习。算法采用UCI中的标准数据集进行实验并应用于车辆识别仿真;其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匹配度阈值的选择和初始化样本数量选取对分类正确率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海娟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23,(29):30-32+39
K近邻分类器(KNN, The K-Nearest-Neighbor Method)是一种惰性分类算法,其思想简单,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但当样本容量不均衡时大类别样本会占有密度优势,当训练集含有大量样本时其分类效率较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加了训练过程的基于聚类分析的最近邻分类算法。该方法首先对训练集中的每一类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将每一类的训练样本划分为多个子类,然后利用了类内样本高度相似的特点,为每个子类计算一个代表样本。对新样本进行分类时,计算该样本与每个子类的代表样本之间的距离,并将其赋予最近的代表样本的类别。为了测试该算法的效果,本文在多个人工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分类准确率接近甚至优于KNN方法,而且分类效率远远高于KNN方法。 相似文献
7.
范自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7,53(9):1-4
经典的稀疏表示分类(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Classification,SRC)算法是一种基于[L1]范数最小化问题,它在很多应用场合都能取得很好的分类效果,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类识别算法。然而,传统的SRC算法在求解[L1]范数最小化问题时,往往计算效率比较低。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分类算法,它利用坐标下降方法来实现SRC算法。该方法既可以显著地提高计算效率,又可取得较好的分类结果。在不同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所提的算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算法存在分类限制和计算复杂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改进了加权局部线性KNN文本特征表示方法和分类算法,通过对表示系数加权使其更加稀疏,引入非负约束以规避表示系数出现负的噪声干扰;其次,给出了分类器设计和算法的收敛性证明;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得出模型中各参数的优势值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与基础模型相比,查准率和查全率平均分别提升了2.49%和0.85%,相比于其他主流分类算法在性能上也均有明显提高。通过分析,该算法在文本分类上具有准确率高、收敛性强等优势,适用于对高维数据的文本分类。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入侵检测系统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我们将两阶段分类算法(Classification of Essential Emerging Pattern in Two Phases)CEEPTP应用到入侵检测中。该算法结合两阶段思想和基本显露模式eEP在分类方面的优势,使用两个阶段挖掘eEP并用于分类,分类时考虑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的修正作用,实验表明具有较好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0.
李伟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
K值最近邻法是常用的一种自动分类算法。当待分类文本与样本集中多个决策样本的距离相等的时候,固定的K值取法不能充分利用样本集,给分类结果带来一定的随机性,影响了自动分类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K值最近邻算法的原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K值动态选取的方案,使得K值最近邻算法的分类准确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将贝叶斯决策应用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视频烟雾检测系统。提取视频烟雾特征,通过减法聚类和混合学习算法,确定并优化得到ANFIS实例,引入贝叶斯决策对ANFIS输出进行检测判别。仿真实验表明,ANFIS比其他烟雾检测算法具备更好的检测性能,而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率和降低虚警率,能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13.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n auto-optimized lazy learning approach named BOKNN (Bayesian optimized K nearest neighbor) method to detect seepage and multi-classify various objects (e.g., segment, pipe, track, support, and cable) in operating tunnels from 3D point clouds. Firstly, the 3D laser scanning is employed to acquire raw point cloud data, and the equidistant pooling for down-sampling is conducted to improve class imbalance issues and enhance the efficiency. Then, the K-nearest neighbor (KNN) model is built on the trimmed dataset, where the Bayesian optimization is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hyper-parameters in the KNN model. A realistic cross-river tunnel section in China is used as a case study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ed approa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established BOKNN model displays a high performance in multi-class detection, together with a total accuracy of 0.935, a macro F1 score of 0.896, and a weighted F1 score of 0.939. (2) It performs well even in minor class detection, and the detection of seepage is conservative, where only 4.1% of seepage points are misclassified as non-seepage points. (3) It displays better detection performance than the other representative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i.e, Adaboost,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Naive Bayes). The developed approach is nonparametric and training-fre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decision tool to substitute the present manual detection and improve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4.
针对情感学习中常用情感状态识别方法的局限性,研究了一种通过检测学习者眨眼频率来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状态进行分类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学习者的眨眼频率将其情感状态分为正向情感或者负向情感,然后再通过贝叶斯网络根据学生信息及教学活动的上下文信息将负向情感进一步解析为具体的负向情感状态。将该分类算法应用到一个以教学视频为主体学习资源的电子学习平台,以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视频烟雾检测在火灾预警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基于视频的烟雾检测方法主要利用结构化模型提取烟雾区域的静态和动态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烟雾信息作同等或相似处理,忽略了视频数据在时间线上的连续性和特征的非结构化关系。图卷积网络(GCN)与神经常微分方程(ODE)在非欧氏结构与连续模型处理上具有突出优势,因此将二者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流和连续时间域的图烟雾检测模型。方法 目前主流的视频烟雾检测模型仍以离散模型为基础,以规则形式提取数据特征,利用ODE网络构建连续时间模型,捕捉视频帧间的隐藏信息,将原本固定时间跨度的视频帧作为连续时间轴上的样本点,充分利用模型的预测功能,补充帧间丢失信息并对未来帧进行一定程度的模拟预测,生成视频帧的特征并交给图卷积网络对其重新建模,最后使用全监督和弱监督两种方法对特征进行分类。结果 分别在2个视频和4个图像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测试,并与最新的主流深度方法进行了比较,在KMU (Korea Maritime University)视频数据集中,相比于性能第2的模型,平均正样本正确率(ATPR值)提高了0.6%;在2个图像数据集中,相比于性能第2的模型,正确率分别提高了0.21%和0.06%,检测率分别提升了0.54%和0.28%,在视频单帧图像集上正确率高于第2名0.88%。同时也在Bilkent数据集中进行了对比实验,以验证连续隐态模型在烟雾动态和起烟点预测上的有效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连续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烟雾动态并推测烟雾起烟点位置。结论 提出的连续图卷积模型,综合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模型的优势,能够获得烟雾动态信息,有效推测烟雾起烟点位置,使烟雾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大多数视频异常检测方案在局部异常检测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时空特征的视频异常检测方案。该方案先提取运动描述符,再量化拆分,对每个特征描述符使用不同标度的时间空间滤波器,获得各时间空间区域的平滑估计,为训练和测试视频计算出各区域的局部K最邻近(KNN)距离,根据上述局部KNN距离,得出测试和训练视频的总体分值。对总体分值排名,确定异常。将该方案在公共数据集(UCSD数据集、人群异常UMN数据集、U型转弯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的误差率、曲线下面积等性能指标优于现有的视频异常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检测不同失真类型的视频图像,实现对失真视频图像的分类处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图像失真检测及分类方法。首先,将视频图像分割成较小的图像块作为输入,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主动学习特征,引入正负例均衡化和自适应学习速率减缓过拟合和局部最小值问题,由softmax分类器预测图像块的失真类型,最后采用多数表决规则,得到视频图像的预测类别。采用仿真标准图像库(LIVE)和实际监控视频库对本文方法进行性能测试,前者的总体分类准确率达到92.22%,后者的总体分类准确率达到92.86%。整体的分类准确率均高于已有的其他三种算法。引入正负例均衡化和自适应学习速率后,CNN的分类准确率得到明显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主动学习图像质量特征,提高失真视频图像分类检测的准确率,通用于任意失真类型的视频图像分类检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黑烟车辆逐渐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针对黑烟的视频车辆检测方法具有效果好、成本低、应用面广和不妨碍交通等优点,但是仍存在误检率高、新方法可解释性差的缺陷。为了总结归纳视频黑烟检测算法的研究进展,本文对2016—2019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总结。视频黑烟检测框架按顺序可以分为监控视频预处理、疑似黑烟区域选取、黑烟特征选取、分类识别和算法性能分析几部分,而且此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微调。本文介绍了视频黑烟检测框架,从层次的角度分析了疑似黑烟区域提取和黑烟特征选取。疑似黑烟区域提取方法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图像级提取、目标级提取、像素级提取和纯黑烟重构等4个层次,提取方法的精细度与稳定性逐步上升,而且高层次方法一般可以应用在低层次方法的结果上。黑烟特征按基于学习的非线性映射次数划分为底层特征、中层特征和高层特征等3个层次,分界点是1次和3次。随着层次的提高,特征表达力就会越强,但二者之间并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然后从可解释性的角度重点介绍了高层特征。另外,本文从有、无深度学习的角度归纳了特征提取算法,之后从传统方法与深度方法两方面归纳了常见的分类识别方法。最后介绍了主流算法评价指标。针对视频黑烟检测算法的几个特点,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9.
20.
《Information Security Journal: A Global Perspective》2013,22(1):22-35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about the use of some supervised learning techniques to predict intrusions.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s of such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which one best addresses the intrusion detection problem. The performances of six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involving C4.5, ID3,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CART),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LR), Bayesian Networks (BN), and CN2 rule-based algorithm are investigated. The “boosting-arcing” concept was used to obtain a better prediction model while executing a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KDD'99 data se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onsidered algorithms. For these evaluations, three cases were considered: the whole attacks case, the five behaviors classes' case, and the two behaviors classes' case. The performances of each technique were compared, and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our approach is very competitive with some previous work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