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畅 《现代家电》2004,(3):53-54
近几年来,热水器市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热水器技术的不断革新,需求量呈激增之势,市场总体上看,近年来市场上竞争力强劲的电热水器的知名度指标大幅度提高,如阿里斯顿。在品牌满意度方面,燃气热水器的满意度情况好于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之间的满意度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2002年,经过多年“痛并快乐着”的竞争的热水器行业开始了理性的反思: 9月,海尔、阿里斯顿、AO史密斯、万家乐、万和等十几家国内热水器企业齐聚北京参与“家用热水器专题研讨会”,行业巨头开始联手对电热水器行业进行门户清理。 11月,万家乐、万和、华帝、樱花、博世等企业在广州出席了“2002年燃气热水器行业峰会”,并发表了“广州宣言”,行业的公平竞争有了基础平台。 面对“让人欢喜让人忧”的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曾独领风骚十几年的燃气热水器如何重振辉煌,收复“旧河山”?  相似文献   

3.
阿里斯顿是意大利默洛尼公司的品牌,2001年,其电热水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跃居热水器行业前列。一个在中国设厂只有三年的外国企业是如何成为中国热水器的主流品牌的?带着这个问题,今年2月,本刊主编傅教智专程赴无锡采访了时任默洛尼卫生洁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的安德烈帝尼先生。下面是傅教智(简称傅)与安德烈帝尼(简称安)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叶浓 《现代家电》2006,(12):54-55
2005年,燃气热水器行业的二大看点可以说足以让业内唏嘘。一是高调进入国内市场不到两年的博世燃气热水器于2005年8月全面撤出中国市场;二是海尔、阿里斯顿、A.O.史密斯三大电热水器品牌燃气热水器市场份额的节节上升。那么,伴随着这些变化,我们要探讨三大电热水器品牌着力于燃气热水器的原因就变得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家电》2004,(22):46-47
作为河北省的省会,石家庄是一个比较发达的中等城市。气源的充足使得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可以平分石家庄的热水器零售市场,与其他城市不同.在石家庄40~50升(包括电脑板和遥控板)的电热水器占有了市场80%的份额.60升以上的大容积贮水式电热水器产品只被少部分消费者所接受。市场中排在前五位的品牌已经达到了总量的80%。海尔、史密斯、阿里斯顿等品牌机的价位基本在千元以上.而一些浙  相似文献   

6.
蒋士桦 《现代家电》2006,(20):38-39
昆明一度是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王国。2004年以前.除了太阳能热水器.其它两种热水器市场很难打开局面.整体销售额很低.太阳能热水器占据了半壁江山.留给电热水器及燃气热水器很少的空间.两种产品的销售额加在一起不足五千万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热水器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伴随着产品多元化和渠道多元化的发展,诸多专业的电热水器品牌纷纷投身于燃气热水器领域。并且在部分区域市场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华东地区几个区域市场为例:在徐州市场,由于传统强势燃热品牌遭遇了渠道变革和人事变革两次冲击,阿里斯顿燃气热水器借助新品上市的契机和深厚的品牌积淀迅速填补了市场缺口,目前已经占据了第一:在苏州市场,据中怡康2006年7月统计数据显示,A.O.史密斯和阿里斯顿分别占据了苏州燃气热水器市场的20.13%和9.26%,分列第一和第三,平均单价分列一线品牌中的第一和第二;杭州市场,据中怡康2006年7月统计数据显示,A.O.史密斯.海尔、阿里斯顿分列行业第一、第三和第五,市场表现不俗。  相似文献   

8.
叶浓 《现代家电》2004,(20):42-43
阿里斯顿是默洛尼集团的品牌。在中国国内市场,人们看到的阿里斯顿产品多为电热水器。一些人以为默洛尼集团的阿里斯顿品牌精良产品主要限于电热水器。其实,阿里斯顿的燃气产品也相当突出。默洛尼集团40年前就开始在欧洲研制生产的燃气储热式,采暖热水二用壁挂炉产品了。近年来这类产品也在中国工程和零售两个市场全面展开.并迅速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同,销量也大幅度攀升。  相似文献   

9.
张强 《现代家电》2006,(18):30-31
2001年我应公司要求接手徐州市场,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考察市场。当时阿里斯顿在徐州市以代理制的形式操作,今天以分公司直营为主的模式是在我到任后这五年中根据市场变化逐步调整过来。实事求是地说,当时阿里斯顿热水器在徐州市市场占有率不高,主要原因并不是阿里斯顿的操作失误,而是由于当时整体电热水器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不高。另外当时徐州热水器市场高端品牌基本上不存在,消费者选择热水器主要以中低端的燃气热水器产品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代理商选择了低价策略,希望以利润为代价赢得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0.
即热行业虽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但整个品类在家电圈和消费者的意识中.仍然属于一个新兴的品类。尽管即热式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消费者对于即热式的认知.仍然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大家从一无所知到有一定了解.整体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也正因为如此.整个热水器市场还是以储水式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为主,太阳能热水器,即热式电热水器和热泵热水器在整体热水器市场中占比还是偏小.这是由品类的宣传以及品类自身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美的热水器自2001年涉足行业以来,一直颇受行业人士的关注,近日,记者拜访了集团属下热水器公司的总经理曾建林先生。美的热水器公司正式成立于2003年七月,是美的日用家电集团下属的一个经营单位,专门从事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壁挂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2003年、2004年两年的残酷市场竞争中,许多热水器品牌相继倒下,诞生在这个时期的美的热水器公司,非但没有被行业和市场所淘汰,反而迅猛的快速在发展,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匹热水器行业的“黑马”冲出来的呢?曾建林总经理的一席话给我们道出了个中真谛,以下是我们采访曾总经理时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目前市场上的热水器有三种类型,即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1979年底,我国第一台投放市场的燃气热水器在南京诞生,燃气热水器曾经以快速、水流量大等突出的优点占领了热水器市场大部分份额;太阳能热水器则以一次性投入、经久耐用的巨大诱惑迷倒了许多消费者。但这三种热水器相比,电热水器的发展速度更快,以年递增40%以上的速度走进更多居民百姓的家庭。目前,市场上七成的商户卖的是电热水器。那么,电热水器究竟好在哪?它有哪些燃气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无法比拟的优势?为什么电热水器能在激烈的热水器竞争中市场份额能够节节攀升,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三者各方面的比较看一看电热水器究竟好在哪。  相似文献   

13.
热水器市场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激烈竞争和洗礼之后,无论是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似乎都充满了光明的前景。曾经一度下滑的燃气热水器,近年来也有了明显的上升的趋势,在某些地区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电热水器,受建筑一体化制约的太阳能热水器,绕开特大城市的阻碍,在二三级市场战绩越来越好。最让行业波澜起伏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家电》2005,(4):40-41
老马,在电热水器行业摸爬滚打了十余年。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热水器人:从商场的主管到代理商。从某热水器品牌的营销总经理又转身投入到制造电热水器的内胆。从渠道到工厂。从营销到技术,他始终都在热水器圈内。2004年的10月我遇到了他。他说:“我对这个行业太了解了,失败过。付出过。感情太深了,有时候感觉好像把一生最好的年华都给了这个行业。有时候也想转行做其他行业。可是又觉得热水器行业还有机会。所以一直没有离开。而且离热水器越来越近。”于是我们的话题从热水器开始了。老马的观点我也并非都赞同。但是他对热水器行业的感情和理解的深度让我钦佩。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电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基本上保持了15%左右的增速,其中,电热水器年市场年销售额维持在80亿元左右,燃气热水器则在65亿元左右。太阳能热水器(含太阳能工程)的总产值则在2005年已突破了150亿元。其中用于民用的单台式太阳能热水器占到80%以上,总使用面积达到了7500万平方米,社会保有量为6800万台。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就在电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在终端上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太阳能热水器以农村为突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市场的高需求和高发展形成极大反差的“两低”现状也令人堪忧:太阳热水器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全国生产企业达数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即热式电热水器技术的逐渐成熟和产品品质的稳定,此类产品不断的被人们所接受.同时也受到了大多数商家的关注,许多投资者都想进入这个行业淘金。即热式电热水器作为热水器行业的分支行业,强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利润空间是每一个独具慧眼的投资者都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主要原因。无论您是一个怎样的投资者.一定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发展性,创造性。下面我们就其问题和即将投入这个行业的投资者谈一谈.怎么进入这个行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热水器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伴随着产品多元化和渠道多元化的发展,诸多专业的电热水器品牌纷纷投身于燃气热水器领域。并且在部分区域市场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华东地区几个区域市场为例:在徐州市场,由于传统强势燃热品牌遭遇了渠道变革和人事变革两次冲击,阿里斯顿燃气热水器借助新品上市的契机和深厚的品牌积淀迅速填补了市场缺口,目前已经占据了第一;在苏州市场,据中怡康2006年7月统计数据显示,A.O.史密斯和阿里斯顿分别占据了苏州燃气热水器市场的20.13%和9.26%,分列第一和第三,平均单价分列一线品牌中的第一和第二;杭州市场,据中怡康2006年7月统计数据显示,A.O.史密斯、海尔、阿里斯顿分列行业第一、第三和第五,市场表现不俗。在全国市场品牌格局尚未出现较大变化时,局部市场的利好也许只是利润导向的表现。涉足燃热电热品牌将会面临哪些风险?市场为电热品牌提供了什么样的历史发展机遇?电热品牌要想在燃热领域有更长足的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持续的努力和改善?本刊专题关注的正是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明佳是我国最早从事快热式电热水器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之,推出的“佳源”牌快热式电热水器进入市场已经有17年的历史了。从93年开始,佳源为了避开市场的竞争选择了快热式电热水器参与热水器市场的竞争。那时,我们立足深圳这个快节奏发展的城市,希望能够找出其它产品的劣势开发出一个创新产品来改变人们的洗浴方式。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我们见证了这个行业的成长.也以自身的实践证明了这个行业的前景还是很光明的。  相似文献   

19.
蒋士桦 《现代家电》2006,(10):63-64
近两年.电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基本上保持了15%左右的增速.其中.电热水器年市场年销售额维持在80亿元左右.燃气热水器则在65亿元左右。太阳能热水器(含太阳能工程)的总产值则在2005年已突破了150亿元。其中用于民用的单台式太阳能热水器占到80%以上.总使用面积达到了7500万平方米,社会保有量为6800万台。  相似文献   

20.
《现代家电》2006,(20):15-16
近年来,国内热水器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伴随着产品多元化和渠道多元化的发展,诸多专业的电热水器品牌纷纷投身于燃气热水器领域。并且在部分区域市场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华东地区几个区域市场为例:在徐州市场,由于传统强势燃热品牌遭遇了渠道变革和人事变革两次冲击,阿里斯顿燃气热水器借助新品上市的契机和深厚的品牌积淀迅速填补了市场缺口,目前已经占据了第一;在苏州市场,据中怡康2006年7月统计数据显示,A.O.史密斯和阿里斯顿分别占据了苏州燃气热水器市场的20.13%和9.26%,分列第一和第三,平均单价分列一线品牌中的第一和第二;杭州市场,据中怡康2006年7月统计数据显示,A.O.史密斯、海尔、阿里斯顿分列行业第一、第三和第五,市场表现不俗。在全国市场品牌格局尚未出现较大变化时,局部市场的利好也许只是利润导向的表现。涉足燃热电热品牌将会面临哪些风险?市场为电热品牌提供了什么样的历史发展机遇?电热品牌要想在燃热领域有更长足的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持续的努力和改善?本刊专题关注的正是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