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空袭体系与防空体系的对抗将越演越烈,在空袭体系中,战术弹道导弹由于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突防能力强、毁伤威力大等特点,使其在空袭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作为防空体系的防御对象也越显重要。为适应未来战争的发展,世界各国竞相开展防御战术弹道导弹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制作和配置。战术弹道导弹的攻、防正成为争夺制空、制天、制信息权必不可少的重要作战模式和未来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战术弹道导弹防御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  相似文献   

2.
陈振华  张海兵  陈刚 《兵工自动化》2006,25(12):I0002-I0002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战争成为信息与反信息的对抗.未来信息条件下自行炮兵作战中应树立信息作战思想,实施积极主动信息进攻,做好严密信息防御,运用信息作战攻防结合,以提高我军自行炮兵信息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态势感知模型无法准确捕捉网络系统信息变化的弊端,提出了基于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态势评估模型。通过对态势要素的状态进行模糊和概率化处理,构建了态势感知和态势评估两个子模型。模型归一化各级态势要素的状态并权值相加,按值划分态势区间,推演态势等级,形成态势处置方案为网络空间防御提供了辅助决策。将概率及观测数据输入模型中进行仿真评估,并与静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和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进行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的评估结果综合了更多节点关系和观测信息,在对抗中能逐渐适应对抗强度,防御水平逐渐提高,随着对抗时间的延续,能较好地反映网络防御作战态势的变化规律,同时能有效对目标网络威胁等级进行分类,对态势结果和趋向进行准确分析预估。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现代海战舰艇编队对抗效能评估问题,对休斯模型加以改进,综合考虑舰人的因素以及层次化防御、软硬手段结合的攻防特点对舰艇编队对抗效能的影响,从进攻力、外层防御、中层防御、内层防御和对抗结果5个方面开展研究。算例分析结果证明:改进后的休斯模型能有效地反映编队在导弹攻防作战中的兵力损耗情况,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军事动态     
《兵器》2013,(4):2-2
以军建成信息防御中心经过两年的建设,以色列国防军于2013年2月l3日正式启用了最新的信息防御控制中心。由20名士兵负责的该中心将全天不问断运行,为以军监视所有网络攻击企图,以保护以军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免受来自敌对国家和黑客的信息攻击。  相似文献   

6.
美军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功能最全、性能最好的侦察卫星系统。介绍了美军侦察卫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美军现役侦察卫星的作战部署情况。探讨了美军侦察卫星发展对未来战争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对抗卫星侦察的被动防御手段和主动攻击手段。  相似文献   

7.
李浩 《兵器》2013,(2):44-47
进入21世纪之后,信息化战争就一直围绕着我们,信息将是未来战争的主导,它将是未来战争的灵魂。更高效信息处理方式的武器平台一定能击败信窟、处理能力低下的武器平台,未来的战争无疑将是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能力的对抗。2012年,在信息化的发展方面,世界各国都不遗余力。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年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化武器发展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在中欧对华沙条约组织作战可能是美国陆军最重要的任务。华沙条约组织的条令规定在未来战争中要抢先使用核武器,但又教导准备无核武器作战。由于这两个条件,特别强调装甲部队的高度集中。为了对抗苏联装备和训练的部队,军事力量必须是高度集中和高度机动性的。如果发生战争,战争将以历史上从未见过的规模和速度进行。为了防御装甲部队,必须在战争早期构筑需要的障碍物和防御阵地,而且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这一工作。因此美国陆军正在发展散  相似文献   

9.
网络中心战     
今后的战争是以网络为中心的战争, 与过去的以平台为中心的战争不同, 在网络中心战中将以连结平台的网络为中心。进行以网络为中心的战争一方面可以连续改变战争, 而且改变的速度可以不断加快。结果封闭了以平台为中心的对方战略, 这样就可结束战争或取得战争胜利。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了从平台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的变化。商业界向以网络为中心的迅速变化取得了巨大活力。这将直接影响到军事, 与过去消耗战不同的基于新概念的以网络为中心的战争即将出现  相似文献   

10.
谭显裕 《航空兵器》2001,203(4):38-42
以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及北约使用的兵器为例,综述了现代战争中采用信息手段和数字化设备的优越性及对抗措施,说明在现代战争中采用信息和数字化可提高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防空作战中。信息种类繁多,信息密度不断增大,各种防空作战信息涌向各级指挥中心.通过对信息流到达的各种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现代战争空袭特点,利用泊松流对现代防空作战条件下信息流的到达进行建模,从而能够得到各种情况下信息流到达的参数分布,为分析通信系统性能、通信设备管理辅助决策、通信仿真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美俄空间攻防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未来战争是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战争,制天权将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就这一问题主要对美国和俄罗斯的空间攻防武器装备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巡航导弹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说明了目前防御巡航导弹的主要方法全部是针对末制导进行干扰.根据巡航导弹防御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指纹的巡航导弹末制导方式.该系统利用目标空域的电磁指纹特征,实现对打击目标的确认.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具有低复杂度的可实现性,而且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东俊  张磊  黎潇 《兵工学报》2018,39(7):1450-1456
作战实验是分析战争制胜机理的有效手段。针对作战实验中作战指挥建模及定量分析的需求,提出了面向作战指挥控制的作战能量(简称战能)传递函数构建方法。将实际作战过程转变为能量积蓄和释放过程,综合考虑作战布势、装备能力和指挥行为,分析了信息能力、攻击能力、指挥控制能力、保障能力和指挥行为等战能传递要素。采用模糊推理方法构造战能传递函数,将作战领域知识及指挥信息纳入到模糊推理规则中,建立了作战复杂系统变系数的线性微分方程,为实现作战进程有效控制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已在某装备作战实验推演中得到应用,结果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王增光  卢昱  李玺 《兵工学报》2020,41(3):608-617
针对军事信息网络的防御策略选取问题,分析军事信息网络的攻防对抗特点,提出一种军事信息网络主动防御策略选取方法。该方法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对网络攻防过程进行建模,从网络安全属性的角度出发对攻防收益进行量化;以防御效能作为策略选取的标准,设计主动防御策略选取算法。与传统基于博弈论的网络防御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如下优势:在模型设计和收益量化方面更加符合网络攻防实际;能够以纯策略的形式进行主动防御策略选取,有效解决当前以概率形式进行防御策略选取不便于理解和操作的问题。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通过防御收益分析总结了网络安全防御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关键是发展一体化、网络化的C4IKSP系统。重要的作战手段是信息战装备。它的基础是主战平台的信息化、隐身化、多功能和高机动。基本毁伤手段是高精度、高生存能力和自主化的精确制导武器。主要防御手段是一体化的防空和防导系统。  相似文献   

17.
18.
The organization of coordinated attack and the selection of aiming point which affect hit probability were analyzed for the countermeasures taken by the hostile submarines at two helicopters’ coordinated attack.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coordinated attack parameters,a model of submarine maneuver,and a model of noise jammer were established.Compared to single helicopter’ torpedo attack,the coordinated attack of two helicopters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hit probability of torpedo and achieve the higher target detecting probability under counterwork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9.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作为现阶段乃至未来复杂电磁环境下战场主要的信息分发系统,在战争中将会起到决定性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系统信息传输性能强大、作战组网灵活及通信组网稳固三个方面;同时在战争中也将会成为敌方干扰和攻击的首要目标,因此分析其防护性能对提高系统信息传输性能,进而更好发挥数据链作战支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