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现有射流管阀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其气路等效桥路修正公式讨论了射流管阀控制系统的线性化分析方法,给出了线性化关键参数——起始压力、压力增益和流量放大系数在不同流动状态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判断流动状态的准则以及它们阀结构参数的函数。试验表明,其主要关键参数计算公式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2.
针对节流理论分析射流管阀压力特性时理论与试验相差较大的问题,用射流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射流管阀工作过程,研究了节流理论在分析射流管阀时的适用条件,提出了用气流半径代替射流管内径的修正方法,给出了计算气流半径的公式,试验结果表明,修正压力特性较好地反映了射流管阀的压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射流管阀压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节流理论分析射流管阀压力特性时理论与试验相差较大的问题,用射流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射流管阀工作过程,研究了节流理论在分析射流管阀时的适用条件,提出了用气流半径代替射流管内径的修正方法,给出了计算气流半径的公式,试验结果表明修正压力特性较好地反映了射流管阀的压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针对节流理论分析射流管阀压力特性时理论与试验相差较大的问题,用射流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射流管阀工作过程,研究了节流理论在分析射流管阀时的适用条件,提出了用气流半径代替射流管内径的修正方法,给出了计算气流半径的公式,试验结果表明,修正压力特性较好地反映了射流管阀的压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射流阀门开/闭过程无网格法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姿轨控发动机射流换向阀门开/闭过程的复杂流场,采用耦合两方程湍流模型的最小二乘无网格方法进行数值模拟,清晰捕捉到了合理的流场结构与流动特征,成功模拟出附壁流动、主流的切换等复杂的非定常流动状态,给出了主流切换时间,能够客观地反应射流阀的基本切换过程。数值模拟结果为姿轨控发动机射流阀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耦合两方程湍流模型的最小二乘无网格方法在求解射流阀切换过程这一实际工程问题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量定理为主要处理方法,对斜切身管主射流偏转角δ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文中给出了各参量的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给出了斜切身管典型结构参数的主射流偏转角δ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分析、预测射流管阀性能参数的方法,该方法避开用传统方法对射流管阀进行建模分析的困难,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估计理论运用到建模问题中,并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8.
油气弹簧叠加阀片设计方法及对节流缝隙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开阀压力和阀片变形计算公式,建立了油气弹簧单片节流阀片厚度解析设计式。利用叠加阀片等效厚度和应力计算公式,建立了叠加阀片设计方法。对开阀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调整垫片厚度设计公式。利用开阀压力和流量之间关系,建立油气弹簧节流缝隙设计公式。在此基础上,对阀系参数设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对油气弹簧阀系参数进行了设计,对叠加阀片等效厚度、开阀特性和应力强度进行验证,并对油气弹簧进行了特性试验。特性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油气弹簧阀系参数设计应考虑叠加阀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竞  延皓  任玉凯  许玲玲  董立静 《兵工学报》2018,39(5):1012-1021
建立偏导射流伺服阀前置级流场精确且完整的数学模型,对伺服阀先导级设计和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将射流过程分为初次射流、偏导板压力恢复、二次射流、接收口压力恢复4个阶段,在前置级二次射流过程中分别采用不同理论模型来构建前置级流场完整的数学模型,对射流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描述。分析发现,油液射流进入前置级流场与偏导板侧壁发生撞击,流动形态发生改变,一部分油液沿侧壁反向流出偏导板,另一部分油液流速降低在下游形成高压区。油液流出偏导板时受到分流器的作用,分别流入不同通道。根据节流模型流量和压力特性公式求得了压力增益,并建立起负载压力与偏导板偏移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数值模拟过程中,采用不同湍流模型对前置级流场压力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仿真结果、外特性实验结果与射流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和分析,验证了该模型描述射流特性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对喷射沉积中三种不同结构的超音气动雾化器导液管末端压力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收缩型喷咀结构的Ⅰ型雾化器导液管末端压力受雾化压力、插管伸出长度和导液管末端锥角等因素的影响,且呈现正压的趋势明显;采用Laval喷咀结构的Ⅲ型和Ⅳ型雾化器导液管末端在较宽的雾化压力范围内均呈现负压而插管无需伸出。导液管末端压力特征与气体射流的流动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