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铜合金在海水环境中的腐蚀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2.
在南海海域铜合金8年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7种铜合金在南海榆林站海水中8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7种铜合金的平均腐蚀深度与时间关系符合H=aTb规律,其平均腐蚀速度随时间而下降,利用EPMA、X衍射分析了HSn62—1、QSn6.5-0.1腐蚀膜成分、结构与耐蚀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铜合金在3.5%NaCl+S^2—溶液中的腐蚀磨损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HAl77-2铝黄铜,BFe30-1-1白铜在3.5%NaCl和3.5%NaCl+S^2-溶液中的腐蚀速率,腐蚀磨损率和电化学行为;观察了腐蚀磨损后铜合金的微观形貌。研究了腐蚀后样品的表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2-的存在加速了铜合金的腐蚀,腐蚀磨损,使Ecorr明显负移,icorr增加;硫离子对铜合金腐蚀磨损的加速作用与腐蚀磨损过程中的硫致脆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青岛海域铜合金脱成分腐蚀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金相、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铜合金在青岛海域脱成分腐蚀特征.  相似文献   

5.
铜合金实海暴露腐蚀与抗污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19种钢合金在我国海域青岛、厦门、榆林各海区暴露1—8年腐蚀和抗污行为  相似文献   

6.
铸铁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桂桥 《腐蚀与防护》2001,22(9):384-386
报告了18种铸铁在天然海水和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试验结果,总结了它们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普通铸铁在天然海水及流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与碳钢接近,低合金铸铁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与普通铸铁相似。CrSbCu铸铁在海水中的腐蚀比普通铸铁轻,添加Ni,Ni-Cr,Ni-Cr-Mo,Ni-Cr-Cu,Ni-Cr-Re,Cu-Sn-Re,Cu-Cr,Cu-Al等的低合金铸铁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与普通铸铁无明显差别,加入少量Ni,Cr,Mo,Cu,Sn,Sb,Re等合金元素可减小铸铁在海洋大气区的腐蚀速度,高镍铸铁在天然海水及流动海水中的腐蚀均较轻。  相似文献   

7.
海水泵阀用新型铸造铜合金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海水泵阀用新型铸造铜合金,该合金综合力学性能优良:δb≥550MPa,δ0.2≥280MPa,δ5≥18%;耐海水腐蚀性能优异,在7m/s的天然海水冲刷下,腐蚀率低于0.042mm/a,在3.5m/s的含砂海水冲刷下,腐蚀率为0.144mm/a;与目前推广使用的海水管系材料B1O的腐蚀电位相差较小,电偶腐蚀率为0.0092mm/a,能有效抑制海水管系的电流腐蚀,提高海水泵阀的使用寿命。与国内海水泵阀常用的铜合金相比,该合金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屈强比,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在深海工程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态挂片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试验研究了碳钢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l~-对腐蚀的影响最大,且腐蚀速度随着Cl~-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腐蚀形式主要为孔蚀;电极过程表现为阳极的极化率较小,阴极腐蚀过程的速度由氧的扩散过程所控制,腐蚀主要是氧的去极化所致。  相似文献   

9.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有色金属海水腐蚀的长期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并利用4个实海暴露站点8年累积的腐蚀数据对其进行训练.在训练成功以后,应用其对合金的16年腐蚀行为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误差在20%以内,远比传统的函数回归方法小.尤其对于规律性差,无法成功进行函数回归的腐蚀数据,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却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铜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在氯化钠盐雾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氯化钠盐雾腐蚀实验,结合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研究了铜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在氯化钠盐雾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实验初期材料的腐蚀速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约96 h以后腐蚀速度基本不再变化;BZn15-17与纯镍复合材料的耐蚀性最好;实验初期和后期的腐蚀产物组成基本相同,2种白铜合金的主要腐蚀产物都是CuCl2@2H2O,黄铜合金的主要腐蚀产物为CuCl,其次为CuCl2@2H2O和(CuZn)2(OH)3Cl;腐蚀形貌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1.
钢在厦门海域全浸和潮差区的腐蚀行为分析(摘要)林志坚,宋文桑(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二五研究所厦门分部,厦门361002)根据暴露在厦门海域全浸区、潮差区几种钢8年腐蚀试验结果,讨论不同的合金元素对低合金钢局部腐蚀发展倾向的影响;应用回归分析技术,计算不同钢种在潮差区平均腐蚀速度产生”逆转”的时间,讨论分析影响”逆转”现象的因素.l碳钢和IE#全钢局部腐蚀发展趋势全浸区8年取样处理时发现两种含Cr钢和09MnNb(济)钢的内锈....  相似文献   

12.
金属在海水中的腐蚀电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获得了38种金属在天然海水中浸泡180d的腐蚀电位数据,列出了它们在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序,讨论了金属材料在海水中的腐蚀电位特性,分析了它们在海水中的腐蚀电位与耐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钝化能力强的金属,其腐蚀电位随浸泡时间变化较大,电位稳定时间较长,非钝化金属和钝化能力弱的金属则相反,对铝合金来说,初始电位,稳定电位较负,其耐蚀性较好,反之则较差。对不锈钢来说,稳定电位较正,其耐蚀性较好,反之则较差。  相似文献   

13.
海水管路系统中铝青铜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测试甸现役舰船海水管路系统中铝青铜管的基础上,探讨了铝肝铜管在使用过程中的脱合金腐蚀机制。结果表明,铝青铜发生的脱铝腐蚀,脱铝优先发生在α相与未分解的共析组织的界面处,然后向共析组织内部发展,并沿着亚稳的共析组织以选择性溶解的形式不断向合金内部扩展,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合金强度大大降低,α相几乎不发生脱铝腐蚀。  相似文献   

14.
不锈钢在海水飞溅区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5种不锈钢在青岛海域飞溅区暴露16年的腐蚀行为和 规律.2Cr13在飞溅区不能维持其表面的钝态,耐蚀性较差.含16%Cr以上的不锈钢在飞 溅区有较好的耐蚀性.1Cr18Ni9Ti、00Cr19Ni10和000Cr18Mo2在飞溅区暴露2~4年间,F179 在1、2年间,点蚀速度较大,此后它们的点蚀深度随时间无明显加深.不锈钢在飞溅区的点 蚀密度随暴露时间增大.增加Cr含量、添加Mo能提高不锈 钢在飞溅区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5.
金属材料长周期海水腐蚀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常用金属材料在我国的青岛、舟山、厦门和榆林4个海域的飞溅、潮差、全浸3个海洋区带中暴露1、4、8和16年的长周期腐蚀试验工作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长周期的海水腐蚀数据及其腐蚀规律.提出了一种海水腐蚀性的评价方法和一种综合评价材料耐蚀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海水浸泡试验、铜离子浸泡试验、电偶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微弧氧化层和封孔处理对6061铝合金耐海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微弧氧化后铝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蚀形貌为点蚀,封孔处理可明显降低点蚀的发生。与铜合金偶合对微弧氧化铝合金的腐蚀加速较大,在实际使用中应尽量避免两种材料的电接触。  相似文献   

17.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碳钢在鸭绿江入海口处海水 (江口水 )中的腐蚀行为 ,结果表明 :江口水具有 80 %淡海水的性质 ,碳钢在江口水中腐蚀电极过程为阴极过程控制 ,腐蚀速率略低于天然海水 ;与天然海水中比较 ,阴极极化条件下碳钢表面在江口水中欲获得较满意的钙镁盐沉积层 ,需要更大的电流密度或更长的极化时间。  相似文献   

18.
碳钢在我国不同海域的海水腐蚀行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碳钢在我国不同海域暴露8~10 a的腐蚀行为 ,总结探讨了碳钢在海水中的腐蚀规律和特性和我国海域的海水腐蚀性.在同一海水条件下 ,不同种类碳钢的平均腐蚀深度比较接近,但点蚀深度比较分散和不稳定.碳钢在海水中浸 泡第1、2 a的腐蚀(失重和点蚀)速度较快,长期浸泡趋于稳定.并且,点蚀的稳定速度约 等于它的稳定腐蚀速度.稳定腐蚀速度的大小反映了海水的腐蚀性强弱.与北美洲海域的结果 比较,碳钢在我国海域的腐蚀速度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失重试验,研究了海水中的溶解氧对1~#、2~#船体钢海水腐蚀行为的影响。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水中氧含量的升高,这两种船体钢的自腐蚀电位逐渐升高,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增大,腐蚀速率增大;失重试验表明,1~#、2~#钢在海水中的腐蚀类型主要为均匀腐蚀,且其腐蚀速率随溶解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Cu-Ni合金海水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Cu-Ni合金在海水中材料因素和海水环境及其对腐蚀行为的影响.阐述了该合金海水腐蚀热力学和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结构、初始表面状态与耐蚀性的关系;并讨论了海水的物理因素(流速、温度)、化学因素(溶解氧、硫化物)和生物因素及其协同效应对Cu-Ni合金腐蚀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