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无卤阻燃改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要介绍了无卤阻燃剂(氢氧化物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膨胀阻燃剂等)的阻燃机理、特点及改性方法,并展望了EVA无卤阻燃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阻燃材料与技术》2006,(2):20-21,19
欧盟2006年全面禁用PBB等阻燃剂,恒信公司开发成功新型红磷阻燃剂,增韧阻燃增效Mg(OH)2阻燃剂,无卤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橡胶,一种新型阻燃填料Portaflame SG40,Rhodia出售含磷聚氨酯阻燃剂装置,反应型阻燃聚氨酯改性酚醛胶粘剂,无卤电线组合物,推荐一种用于低烟无卤阻燃协效助剂,杜邦-东丽等公司开发无阻燃剂的阻燃树脂新技术,低烟雾聚氨酯阻燃材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电子产品用新型无卤无磷阻燃塑料(NEC公司),具有优异的耐热和耐湿性的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组成(旭电化工业公司),半导体封装和半导体设备用环氧树脂组成(日立公司),阻燃剂、阻燃树脂组成及其制备(以色列溴化物公司),环氧树脂组成及其用于半导体设备封装粘接剂(住友酚醛塑料公司)。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无卤阻燃改性聚丙烯(PP)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了几种无卤阻燃剂(包括金属氢氧化物、膨胀型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混合阻燃剂)的优缺点及改性方法,分析了各种无卤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并对无卤阻燃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阻燃环氧树脂,PP用无卤阻燃剂,阻燃PA,阻燃TPE,用于PP的无卤阻燃材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无卤阻燃PA最新研究进展;微胶囊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季戊四醇在膨胀型阻燃体系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苯乙烯系树脂的无卤阻燃研究进展;一种双官能团膨胀型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一种新型无卤阻燃剂的合成研究;加氢催化剂阻燃剂的研究与工业试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保要求,PE无卤阻燃成了阻燃研究的主流。目前PE的无卤阻燃中应用最广的是无机氢氧化物,但由于其过大的添加量严重影响了制品力学和加工性能。膨胀型(IFR)阻燃剂则具有无卤、低毒、低烟等优点,而且添加量小,是一种环境友好、高效的阻燃剂,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主要通过受热分解在材料表面生成膨胀炭层,  相似文献   

8.
Clariant开发新型无卤阻燃剂;电视机用无卤阻燃PC/ABS问世;俄罗斯不含卤新型阻燃剂;阻燃弹性体材料;用于制造耐火导管的聚烯烃复合物;  相似文献   

9.
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在35kW/m2热辐照条件下,并结合极限氧指数(LOI)和UL-94垂直燃烧测试方法对聚丙烯(PP)/聚醋酸乙烯酯(PVAc)-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和加入无卤复配阻燃剂制备的PP/PVAc-OMMT/氢氧化镁(MH)/三氧化二锑(AO)纳米复合阻燃材料的热释放速率、烟释放及材料在燃烧时的质量损失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0%(质量分数)PVAc-OMMT可以提高PP材料的阻燃性能,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率以及烟释放量减少,且PVAc-OMMT与无卤复配阻燃剂之间可产生阻燃协效作用,使纳米复合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和抑烟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正>一、聚磷酸铵阻燃涂料简介由于成本低廉,合成材料在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塑料原料易燃性强,需要添加阻燃剂才能达到日常生活的使用要求,所以阻燃剂的消耗量日益增长。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具有环境友好性的环保型阻燃剂逐渐得到青睐。膨胀无卤阻燃剂是一种典型的环保无卤阻燃剂,其不含卤素,燃烧时不产生有毒气体,并且阻燃性优异。聚磷酸铵(APP),是一种含磷(P)、氮(N)的无机聚合物,其P-N阻燃元素含量高、热稳定性好、无毒抑烟,常作为氮磷系的膨胀无卤阻燃剂应用于多种领域[1],尤其是作为涂料的阻燃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自主开发的BOPP薄膜专用多功能改性母料,研制生产了香烟包装用高性能BOPP薄膜,从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力学性能、热收缩性能、摩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使用特性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开发的BOPP薄膜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有较大的改进,特别具有较高的热收缩率、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好的光学性能,在烟厂的批量使用证明了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指标和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ISO标准比较不同热收缩膜的收缩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望舒  陈欣  于佳佳 《包装工程》2015,36(3):54-58,84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热收缩膜的热缩力和冷缩力与温度的关系,确定各收缩膜收缩时测试的方向,验证试验设置温度与最大热缩力出现时间等参数的关系。方法依照ISO 14616空气加热原理试验方法,测试不同材质热收缩膜在最佳设置温度下(最大热缩力出现在15~30 s内时的温度)的收缩性能,并设置一系列试验温度对国内外3种性能差异较大的热收缩膜进行大量测试。结果不同热缩膜的最大冷缩力、最大热缩力的趋势并不相同,热收缩方向因收缩膜的材质及加工工艺而异,而同种热收缩膜在不同的FST-02薄膜热缩性能测试仪上表现出基本一致的收缩性能。结论ISO 14616规定的试验方法和仪器基本适用于各种材质的热收缩膜,仅试样测试方向、温度设置范围需根据收缩膜的材质及加工工艺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无卤阻燃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对比了自行研制的无卤阻燃增强PET与传统的卤系增强阻燃PET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电性能、结晶性能、耐热性能、流动性.结果表明,在满足相同阻燃要求时,无卤阻燃增强PET和卤系阻燃增强PET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当;无卤阻燃增强PET的电性能明显优于卤系阻燃增强PET;无卤阻燃增强PET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略优于卤系增强阻燃PET;二者的流动性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4.
于光  郑元丰 《包装工程》2023,44(19):137-148
目的 综述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开发高效阻燃封装材料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指导。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介绍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的种类、阻燃机理,总结当前无卤阻燃环氧树脂在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技术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 与本征型无卤阻燃环氧树脂和反应型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相比,填充型无卤阻燃环氧树脂具有工艺简单、种类齐全、性能高效等优点,成为无卤阻燃环氧树脂中应用最广的种类。结论 无卤阻燃环氧树脂能够有效提升电子封装材料的火灾安全性,延长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促进5G电子器件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BOPP薄膜热收缩性能的时效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生产时间和存储时间对BOPP薄膜热收缩率和热收缩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温度高,薄膜的纵向热收缩率低,而且衰减速度快,冬季温度低,薄膜的纵向热收缩率高,而且衰减慢;夏季和冬季的横向热收缩率差异不大,而且衰减也比较缓和。分析了氢化石油树脂、拉伸比、温度等配方和工艺因素对薄膜热收缩率衰减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C/ABS合金无卤阻燃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C/ABS合金体系无卤阻燃剂的分类、阻燃机理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重点阐述了有机磷系阻燃剂及其对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热分解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无卤阻燃剂标准,含卤阻燃剂的使用现状、各国禁卤法规以及各大公司无卤印制电路板(PCB)转换进程;详细分析了PCB中阻燃剂种类及其作用机理,并总结出阻燃剂主要通过切断燃烧三要素来源达到阻燃目的;最后综述了无卤PCB开发现状及其失效和可靠性分析现状。由于新型电子产品对PCB的性能要求愈来愈高,同时又要满足无卤无铅的环保要求,单一阻燃剂很难达到要求,因此多种阻燃剂的协同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目前对于使用无卤基板材料后电子产品失效及可靠性方面的参考资料较少,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前,橡胶的阻燃主要是采用含卤阻燃剂与氧化锑复合体系。近年来,由于对一些含卤阻燃剂的使用限制及价格因素使得橡胶的无卤阻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一些对阻燃性能要求比较高的橡胶制品(如输送带)中,采用单一类型的无卤阻燃剂,如磷类化合物、磷氮类化合物、金属氢氧化物等,通常是难以满足严格的阻燃要求。膨胀型阻燃体系被认为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阻燃体系之一。文中主要介绍膨胀型阻燃剂的发展、阻燃机理,橡胶(如丁苯橡胶、天然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等)膨胀型阻燃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膨胀型阻燃橡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蔡淑容  王进  曾智  杨娜 《包装学报》2013,5(3):41-45
综述了无机金属化合物阻燃剂、硅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磷-氮协效阻燃剂等阻燃三元乙丙橡胶的研究现状,提出无卤阻燃三元乙丙橡胶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开发多功能化、高效的无卤阻燃剂,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阻燃剂,开发协效阻燃配方等。  相似文献   

20.
聚烯烃用含硅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GA、FT-IR、SEM和TGA-FTIR联用等方法对新型含硅阻燃剂(SFR-H)的阻燃机理研究表明,SFR-H为凝聚相成炭型阻燃剂。在受热或燃烧过程中,SFR-H能迁移到材料表面降解生成高热氧稳定性的残留覆盖物,还对LLDPE基体具有催化成炭作用,能迅速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连续致密阻隔炭层,起着有效的隔热隔质作用,从而通过延缓内部材料热分解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