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秋知多少     
<正>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凉风  相似文献   

2.
润收秋虎     
《中外食品工业》2014,(8):72-73
24节气美食经:立秋、处暑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随着第一片梧桐叶悄悄飘下,天气开始慢慢变凉,而紧随其后的“处暑”的到来,则正式宣告了炎热夏天的终止。可是实际上,在立秋和处暑之间的这段时间中,夏日余威仍在,所以民间才有“秋老虎”和“争秋夺暑”的说法,说明虽然秋季在节气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依然未减,尤其是到了中午,秋阳高照,温差加大,身体会愈发觉得干燥、烦闷。  相似文献   

3.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至9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度。 过了立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相似文献   

4.
农历七月、八月、九月,为“秋三月”。按节气则是从立秋开始至立冬的前一天为止,并以中秋农历8月15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内经·素问》中就曾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为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餮泄,奉藏者少。意思就是说,“秋三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自  相似文献   

5.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立了秋,凉飕飕。"这句谚语说出了人们对凉爽秋天的一种期盼。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不过,立秋到来并不意味着天气马上会变得凉爽。由于其时间节点意义和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在漫长的时光中,立秋一直很受重视,民间逐渐形成了"啃秋"等颇具仪式感的习俗。  相似文献   

7.
郭灵洁 《中国食品》2013,(15):86-87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李益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每年8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相似文献   

8.
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从立秋之后就进入了秋季。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度季节。立秋是秋季的开始,“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健食品》2008,(9):95-95
自“立秋”节气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会不断袭来,天气会变得“一场秋雨一场寒”。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御寒锻炼,  相似文献   

10.
六七月间:立秋 立秋时在公历8月8日前后,我国习惯作为秋季的开始。古书对其的解释是:“秋,揫(jiū,聚集之意)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古人很重此节,有“揫刘之礼”,立秋瓜筵和“贴秋膘”等食俗。  相似文献   

11.
孙婧 《中国食品》2010,(20):44-45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三月,即农历七月、八月和九月,按节气则指从立秋开始至立冬前一天止,以中秋八月十五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线。自然界万物经过—个夏季的生长后已趋成熟,处于一种丰硕、从容、平静代收的景象。秋季天高风急,地气清肃,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干燥。  相似文献   

12.
《江西食品工业》2009,(3):59-60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时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气清肃,金风送爽,万物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大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  相似文献   

13.
正8月8日迎来了今年第13个节气——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从这一天起就进入秋天了,终于告别了炎热的夏日,迎来秋高气爽。在立秋这天,民间还讲究贴秋膘,食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本期特别刊出大董先生研发的立秋时令菜品,一饱眼福。  相似文献   

14.
《素·四气调神大论》谓:“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大意是说:秋三月,谓七八九月,按节气,秋季当自立秋日起,至立冬前一日止.秋天天气燥,  相似文献   

15.
秋膘创新贴     
正我国民间对二十四节气有深入讲究,立秋是一个重要节气,谚云"盛夏过后三分虚",酷暑数月,胃口欠佳,体重减轻,精神怠倦。依照中医秋冬养阴的原理,立秋过后是调节并恢复人体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需要进补。我国传统将立秋后的美食进补称为"贴秋膘","贴秋膘"首选吃肉,在立秋这天吃炖肉、烤肉、红烧肉、卤肉等,以补充因伏天食欲差、流汗过多而带来的"亏虚"。  相似文献   

16.
记得有一年立秋节气刚过,我接到求助电话,说有一位老人突然精力衰退,白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也不愿意说话,昏昏欲睡.问我怎么办? 我问这种情况有几天了?对方回答完,我一看日历,正是从立秋那天开始的,我心想,节气这东西真的很神奇啊!这么准确!我当时的判断是,立秋的节气,天气开始变凉,秋天对应金,其气清肃,阳气弱的人,会有所...  相似文献   

17.
《餐饮世界》2022,(12):37-39
<正>时间飞逝,节物相催,转眼又是一个冬至日。“冰益壮,地始坼”,人们在与新冠病毒的抗衡中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是说,从冬至这一天开始,阳气回升,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新的循环开始了,值得庆贺。  相似文献   

18.
秋实 《中国食品》2006,(16):36-37
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从立秋之后就进入了秋季。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度季节。立秋是秋季的开始,"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贴秋膘"一直是北京人迎秋的盛事,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熬过炎热的夏季,秋凉后应该好好补一补。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过去一直是京城人立秋这天的大事。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贴秋膘"也要会科学的"贴"。现在虽然流行以瘦为美,但从去年立秋时旺盛的餐饮市场看,来"贴秋膘"的顾客让餐饮店家看到了商机,今年的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秋,很多餐厅早早的做好准备迎接来"贴秋膘"的客人。而这一天位于北京方应的南北一家餐厅有"大雁煸着吃、黄鱼煎着吃、带鱼卷着吃、肘子炸着吃"四绝之一的"酥皮肘子"正好卖出第一万只。而来此给父母做寿宴的李先生幸运地成为这第一万只"酥皮肘子"的消费者。南北一家在立秋之日还为客人送小碗炖肉,并应时令推出"贴秋膘"系列菜肴。  相似文献   

19.
立秋食俗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七月间(阳历8月8日前后)。立为开始之义,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农作物开始成熟了。是日曾为汉族传统节日,名为立秋节,流行于全国各地。在周代,此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等到西郊迎秋。后朝亦有在宫廷中举行报秋仪式的。有于立秋日  相似文献   

20.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它标志着秋冬两季的转换。气候学上划分冬季的标准是,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