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
4.
5.
这是一栋建于19世纪的三层高住宅。在岁月的流逝中它经历了几次变动。19世纪40年代期间,它被分隔成三套独立的住宅;1993年进一步被改动,其第三层又被分隔为三套住宅,其中之一即是本项目的设计对象。通过追溯该建筑的历史及其被分裂的过程中大型空间以各自作为独立实体的方式连接,以及了解业主的要求,我们继续坚持整体空间的概念。在这种整体空间里,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和谐的并存。所以,我们将该住宅定义为一个“完全开放”空间,通过两个不同标高的平面来隐含“间隔”:底层为白天活动区域,二层则为夜间活动服务。 后部紧靠着一堵… 相似文献
6.
7.
该建筑位于巴黎的主要两大街的交汇处并处干一个城市空间序列的末端。方案的概念缘起于城市方位的独特性建筑正好与一栋高层建筑相邻这栋高层建筑又是另一空间序列的标志,体现着强烈的商业性和建筑进小,缺乏过渡空间等特点。它造型简单装饰较少在不尽相同的环境中体现着城市的永恒特性:尺度与序列。 建筑共有20个住宅单元和工作室再加首层的3个商业空间。在最下面的4层中公寓与工作室跃居布置共8套。这种安排是出于立面的需要、通过窗的设计和尺度表达出住宅和工作室的特征使之从外面看起来既适合干工作空间又适合于居住空间。 建筑…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客户决定从都灵市中心的高级公寓搬回家乡,并将他和妻子婚后第二年修复的小房子旁边的大棚子进行改造——那里现在只剩下一个破败的屋顶.这是他长久以来的梦想,所以愿意投入大部分积蓄.在和多位建筑师交流之后,他决定请MARC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家,让他度过余生.MARC被这位客户的真诚和执著打动,接下了这项任务,并以最直接的方式实现了这家人的需求,而没有提炼为一个过于统一的设计.住宅与室外保持通透,既富活力又有个性;还新添一个小游泳池,使新家无需改动就可与原住宅融为一体.这个由精心设计的元素构成的小小世界在漫长的施工过程中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反思,而它多样化的特征又在RAL7032卵石灰色的涂层下得到了统一.与地形的密切联系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道浅沟从住宅下穿过,明确了建筑与地面的关系,并在室内外环境之间形成了直接的视觉与功能联系.下面的黄色基底在没有改变建筑轮廓的情况下,容纳了一层新的空间,同时为二层的空中游泳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以享受更多的阳光. 相似文献
12.
本案的整个设计源自瑞士巴塞尔市中心的古旧农舍的改造设计比赛.最终,Oppenheim Architecture和Huesler Architekten联手,将其变成适合当下使用的空间.这个老建筑建成于1743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残破和不合时宜.经过合理的改造后,设计师将这里成功打造成一个建筑公司的办公室,最出人意料的是,设计师还紧邻于这个老建筑设计了一个私人住宅.让新旧两个建筑相互依附,形成一个有意思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3.
该设计实际上是两栋建筑,由一座缆索人行天桥连接。该栋七层的高楼包括主生活区、卧室、业主办公室及室外连着小船码头的小院。陆地上的建筑坐落在原有的露出地面的巨石上,包括客房、一间可通向室外院子的录音工作室和通往海滨的踏步。在非常炎热而干燥的海滨气候中,它使人感觉宛如在水中。体形高瘦的建筑经海风吹拂,变得凉爽,并提供了壮观的360o海滨风光。高瘦的体形使建筑在一天中最热的几个小时里受太阳照射的表面面积达到最小程度。塔楼的基础落在浅海底,有一个浮动的码头在海平面上与主建筑相连。室内起居室是一个玻璃球,随着海…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建筑师帕林达·坎南加拉的事务所和住宅,它位于斯里兰卡科伦坡郊区拉夏吉里雅的一块湿地旁。虽然处在城市边缘,靠近一连串高层建筑和一条繁忙的主要道路,但建筑设计得犹如一座要塞,将它与科伦坡的高温(特别设计了双层百叶避免暴露西向和南向)、车流以及道路的噪声隔开。而一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彼得·卒姆托在瑞士哈尔登施泰因的村子里建造了他的第一个建筑工作室。这所房子过去始终只作为少数几人共事的个人工作空间使用,人数最多不超过8个人。但由于后来工作室里经常有15个人或者更多的员工在一起工作,因此,就需要更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转角窗设置对剪力墙结构影响的分析,明确了剪力墙住宅转角窗处的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与角窗相连的墙肢、角窗上转角梁、转角窗处板内暗拉梁的设计与构造方法,希望对广大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良渚文化村竹径茶语公寓设计从现状地形条件及功能需要出发,寻找城市文明与自然生态的结合点,把建筑融于自然之中,符合现代生态公寓的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