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乡镇信息化建设的落后现状,采用基于CTI技术和语音卡建立了乡镇呼叫中心。该系统采用了独特的设计方法,把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呼叫系统的自动化,只要能通电话的地方都可以方便、快捷的使用该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CTI技术在呼叫中心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CTI技术的特点、系统原理及组成结构,详细论述了CTI技术的核心设备CTU服务器(电话服务器)的典型结构,给出用TSAPI实现呼叫中心座席端应用的例程序.  相似文献   

3.
接力技术系统的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接力技术的理论和运作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接力技术软件系统需达到的目标,详尽地描述了接力技术软件系统的数据流程,功能,模块和数据结构的设计框架。该系统中的接力运行图和资源图的功能实现,充分体现了接力技术的主要思想和方法实质,采用该系统,可给施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4.
以污水处理设备为被控对象,利用AW60(飞思卡尔)MCU为主控制器,设计实现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在系统控制方面,该系统不仅实现了现场(键盘)控制,还实现了基于ZigBee技术的远程控制.系统分为硬件、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控制输出模块、远程接口模块、现场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等;基于CodeWar-rior平台,软件部分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该系统实现了现场操作和运程操作双重功能,同时具有工作稳定、功耗低、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在通信电台中嵌入蓝牙技术,利用蓝牙模块并结合个人数字助理技术完成无线遥控功能的蓝牙遥控器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采用该方案,改造了电台的遥控接口,实现了蓝牙遥控器,使便携式通信电台的使用更方便、具有更强的移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Net、数据库技术及web平台,通过高校新生报到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功能模块、业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合Javascrip技术设计B/S模式及OutLook风格的自动生成模块功能的新生报到系统。该系统管理员可直接通过模块管理自行定义业务模块及链接程序地址,无须编写程序代码即可快速生成报到系统二级菜单;通过用户管理及权限管理选择实现不同权限用户拥有各自功能菜单的个性界面并保证了系统的信息安全。该系统操作简单、方便且设计思路独特,对B/S模式的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控制技术,PAC是目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首先简要介绍PAC技术的功能特征,进而论述PAC的实现技术一RIO技术。针对传统流体控制测试系统参数繁多、系统庞杂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PAC的流体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以NI公司的cRIO-9104嵌入式实时控制器为核心,结合多功能数据采集模块及信号调理模块,利用串口通信实现主机对变频器的多种控制,开发出模拟不同流动情况的测试系统。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测试方便、精度较高、可扩展性好。  相似文献   

8.
对电子密码锁进行系统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模块。系统以STM32F103系列CPU为主控芯片,利用矩阵键盘实现密码的输入,将输入密码与存储器中原密码逐一比较,实现开锁功能。对软件的仿真调试证明,该系统稳定性好,功耗较低,操作方便,便于二次开发,能够实现功能扩展,如在系统IO口接上无线收发模块,则可实现密码锁的远程监控管理,安全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开发设计的列车车次信息语音查询系统是一个基于PSTN网络的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服务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为用户通过手机、固定电话查询车次信息提供自动的语音应答服务。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设计方法,包括建立连接电话网的CTI服务器、系统平台、后台数据库和语音文件库。系统平台的设计使用界面操作性好的C++Builder软件,后台数据库使用Access数据库建立。应用计算机电话集成(CTI)技术和自动语音应答(IVR)技术,构建的车次信息查询系统提供了与电话网的接入功能,为用户服务的自动语音引导、查询功能,还为管理人员建立了友好的前台列车车次信息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0.
基于PCI总线的通用公差测量平台的开发.系统采用了模块化技术,构建测量仪器基础机械结构模块、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过PCI桥接芯片CH365实现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硬件接口功能;采用VB6.0编程实现测量界面和数据处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局域网中语音通信时延是影响语音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局域网中语音通信时延,提高语音质量,以采用低阶音频函数和UDP协议实现语音传输系统为基础,通过实验并分析了造成局域网中语音通信时延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局域网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实时语音通信时延的解决策略,实验数据证明,时延的分析是正确的,降低时延的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电话语音系统中采用音一音组合方式实现语音输出,即事先将要输出的信息用人工朗读录制成语音文件,在用户查询时播放该语音文件.这样,语音文件的录制和存储就成为系统的瓶颈.而利用文语转换技术。将任意的中文文本信息经过文本分析、音元拼接等过程,转换为语音文件,再通过电话进行播放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系统的效率.文中重点论述了以汉字音节为基本单元的语音库建立过程,以及根据语音文件的音频格式进行波形拼接等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矿用语音通信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矿用无线语音通信系统设计方案,并给出了无线语音通信节点的软硬件设计.语音通信节点采用CC2530作为射频收发单元,通过CSP1027对语音信号进行A/D或D/A转换,并利用AMBE语音编解码技术对量化后的语音数据进行编解码,通过ZigBee无线通信协议IEEE 802.15.4实现各节点间语音信息的双向无线传输.实验证明,语音通信节点在有效通信距离内具有语音清晰、通话可靠,满足语音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文献常常使用被动语态,其出现率超过普通文学作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被动语态使用及翻译方法,同时也讨论了被动语态中助动词be与代用词get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针对语音信号振幅较大时传统压缩算法的跟踪性较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改进型自适应ADDPCM语音压缩算法.同时,根据语音信号不连续的特点,压缩算法具有静音识别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语音信号的压缩率.压缩算法在8kHz的A/D采样速率下,将实时传输和处理的语音数据减少到了3kb/s的数据流量,并且解码后的语音恢复信号具有良好的可懂度和较高的语音能量,取得了良好的语音压缩效果.在语音信号压缩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片上系统单片机C8051F005实现了语音信号的压缩编码和解码,并进行了效果的比较.实验表明,该语音压缩算法有效降低了编码率,提高了传输带宽的利用率,并且恢复的语音信号在振幅较大时取得较好的动态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分组话音业务的特点,结合分组话音业务服务质量要求,研究带比特丢弃的第2类ATM适配层(AAL2)分组话音系统中,AAL2分组长度的确定方法。通过理论研究与计算机仿真得出,对于带比特丢弃的AAL2分组话音系统,当话音采用32kb/s的G.727E-ADPCM编码时,AAL2分组最优长度可定为23或27个字节。此时AAL2分组的额外开销小,所得的许音质量高。  相似文献   

17.
分组话音源话音分组产生过程的仿真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on-off话音源模型的特点,研究了带静默检测与消除的分组话音源话音分组产生过程的仿真算法。所提出的仿真算法将多个话音源复接后的话音分组产生时刻按时间先后顺序用一维数组中的元素来表示,实现复杂底低,可以用来模拟分组话音复接器话音分组到达过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各种电灯照明浪费严重的现状,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X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由语音模块,振铃检测模块,自动摘机模块,密码储存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DTMF解码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等组成,经实际测试,所设计的系统稳定、安全,且操作简便、灵活,具有远程控制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无线可视对讲门铃系统中语音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电子技术、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人们居住环境的安全、方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由此介绍了一种用于智能小区安全的新型的无线可视对讲门铃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全双工数字语音通信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分析了数字语音在传输中的处理,讨论了帧结构的设计,并在CPLD中实现了无线可视对讲门铃系统的帧同步,最后对所做的样机系统进行了实地测试,性能稳定、可靠,语音清晰,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e quality of experience (QoE) evaluation model for voice over IP (VoIP) service is studi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network parameters on voice quality and monitor voice quality in real-time for operators. Firstly, the influence of some network parameters on the voice quality of VoIP is investigated. Then, a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VoIP transmission is built to collect voice data under different network enviornments.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 new mapping model between these arguments and VoIP voice quality is deduced. Finally, the accuracy of this voic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is examined and the results demanstrate that it has high reliability and feasi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