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红  李华  李艳艳  熊玉卿 《金属学报》2004,9(7):792-794
目的: 建立一种固相萃取的克拉霉素血药浓度HPLC测定方法,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 柱(4.6 mm ×150 m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KH2PO4 (pH=3.07)=32∶6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 。结果: 本方法在0.05 ~ 3.2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可定量浓度为0.05mg·L-1(信噪比>3),两制剂间AUC、Cmax、Tmax、t12β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供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10 ±19.40)%。结论: 本HPLC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很好地评价了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
张红  傅军  戴群  李艳艳  熊玉卿 《金属学报》2000,5(3):245-247
目的 评价尼莫地平胶囊和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18 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100mg 国产尼莫地平胶囊或片剂,2wk 后进行第2次试验,交叉服用同剂量的对照品或供试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拟合表明,该药物符合体内一级吸收的一室开放模型。其Cmax为(56.4±16.9)μg·L-1,t1/2ke为(2.08±0.42)h,tpeak为(1.27±0.52)h,AUC0~9为(197.2±46.5)μg·h·L-1,与对照品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供试品相对于对照品的生物利用度为(99.3±13.1)%。结论 两制剂体内过程相仿,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简单、快速、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测定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 CsA) 血药浓度的方法, 研究羟甲烟胺对CsA 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方法 采用HPLC 法测定18 名健康志愿者单服CsA 及同服羟甲烟胺后CsA 的血药浓度, 用3p97 分析处理数据, 比较两组药动学参数的变化。 结果 单服CsA 及同服羟甲烟胺后CsA 的Cmax 和AUC0~∞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 而t 1/2(β)、Tmax无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HPLC 法准确可靠, 操作简便, 适用于临床药动学研究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羟甲烟胺可促进CsA 的吸收, 提高CsA 的峰浓度及药时曲线下面积, 但不影响CsA 的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健康男性自愿者口服国产丙硫氧嘧啶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20 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自身对照分别单次口服丙硫氧嘧啶国产及进口片剂各200 mg 。用HPLC 法检测血药浓度,以内标法定量。结果 峰浓度Cmax分别为(5.7±1.5)及(5.8±1.8)m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4±0.8)及(1.4±0.7)h;消除相半衰期t1/2分别为(1.7±0.3)及(1.7±0.2)h;AUC0 -t分别为(18.0±4.4)及(17.8±4.6)mg ·h·L-1;AUC0-∞分别为(18.1±4.5)及(17.9±4.7)mg·h· L-1 。受试片相对于参比片的生物利用度为(101.9±13.2)%。结论 丙硫氧嘧啶片国产片和进口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复方二甲双胍胶囊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方法 20 名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复方二甲双胍胶囊(试验药) 或合用二甲双胍片 格列本脲片(参比药), HPLC-紫外法和LC-MS 法测定人血浆中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浓度, 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结果 口服试验药和参比药后二甲双胍的Cmax 分别为1.87 ±0.36 和1.77 ±0.35 mg·L-1;Tmax 为1.7 ±0.6和1.8 ±0.5 h;AUC0-∞ 为8.13 ±1.32 和8.62 ±1.47 mg·L-1·h-1 , 格列本脲的Cmax 分别为129.2 ±51.4 和123.9 ±50.7 μg·L-1;Tmax 为2.3 ±0.7 和2.6 ±0.9 h;AUC0-∞为0.690 ±0.228 和0.632 ±0.211 mg·L-1 ·h-1, 以上参数在试验药和参比药之间皆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片中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相对于参比药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5.0 % ±11.5 % 和109.6 %±8.8 %。 结论 复方二甲双胍胶囊中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与参比药相比皆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
祖鲁宁  李莉  于大海 《金属学报》2000,5(3):242-244
目的 观察瑞巴匹特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27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剂量口服国产或进口瑞巴匹特60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服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国产和进口瑞巴匹特单剂量口服后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开放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0.56 ±0.24)和(0.59 ±0.29)mg·L-1,tmax为(1.75±0.92)和(1.98±1.05)h,t1/2(β)分别为(1.86±1.38)和(1.93 ±1.45)h,AUC0~∞为(2.48 ±1.06)和(2.62±1.35)mg·h·L-1 ,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别(P>0.05);以进口药物为参比,国产药物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66 %。结论 国产瑞巴匹特与进口制剂具有相同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国产加替沙星片剂在健康男性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24 名男性受试者按双交叉随机开放试验设计,每名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国产或进口片剂4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 结果 受试者单剂空腹口服国产和进口加替沙星片剂后体内过程均符合血管外二室模型, 平均血药高峰浓度(Cmax) 分别为4.45 ± 1.04 和4.05 ±0.85 mg·L-1, 平均达峰中位时间(Tmax) 分别为0.75(0.5, 3) h 和0.75 (0.5, 2.5) h, 平均消除半衰期(T1 2β) 为6.97 ±1.08 和7.19 ±0.91 h, 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 ~ ∞分别为31.99 ±3.80 和32.11 ±3.37 mg·h-1 ·L-1。48 h 内平均累积尿排出率分别为(79.47 ±6.00) %和(79.59 ±5.89) %。与进口片剂相比, 两制剂间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相近, 其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 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74 ±7.42) %。 结论 受试者单剂空腹口服国产加替沙星片剂400 mg 后体内过程符合血管外二室模型, 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 原型药物在尿中排出率高。与进口片剂具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感染患者体内盐酸洛美沙星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比较口服和静脉滴注、空腹与进餐、不同剂量、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时的体内过程和动力学特征,体内药物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洛美沙星在体内均表现为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空愎和餐后口服洛美沙星200 mg后,显示食物可使该药物吸收过程明显延长,T1/2 ka分别为0.39±0.18和0.47±0.20 h,Tmax分别为1.3±0.3和1.6±0.4 h,但Cmax下降不明显。单剂量空復口服洛美沙星 200, 400 和 600 mg 后,Tmax分别为 9.8±2.9, 10.7±4.0 和 11.2±3.9 h, Cmax分别为1.5±0.4, 2.4±0.8和3.8±0.9 mg·L-1, AUC0-∞与剂量呈比例增加,体内药代动力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单剂量静脉滴注药物600 mg后Cmax为3.1±0.9 mg·L-1。与单剂量给药相比,400 mg, bid连续口服7d后的Cmax和AUC0-∞均显著增加,蓄积因子为1.45; 600mg,每天1次连续静脉滴注7d时AUC0-∞比单剂量给药增加不明显,蓄积因子为1.10;其他参数变化不显著。在各种给药条件下,洛美沙星原型药物24 h尿排出率均在50%左右。结论 体内过程呈线性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萘哌地尔片剂为对照, 研究萘哌地尔胶囊的人体药动学过程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18 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方法, 采用HPLC-荧光检测, 血样最低定量限为1 μg ·L-1, 平均绝对回收率85.2 %~ 89.9 %, 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 小于8.05 %。血浆标准曲线在1.56 ~ 400 μg·L-1 范围内相关性良好, r =1 。结果: 萘哌地尔胶囊和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0.63±0.24 和0.57±0.21 h ;Cmax:129.1±60.7和138.3±72.5 μg·L-1 ;T1 2:5.9±1.7 和6.4±2.1 h ;AUC0-24:295.6±90.9 和291.6±89.3 μg·L-1 ·h-1 ;AUC0-∞:320±97.2 和318.0±98.3 μg·L-1 ·h-1 。萘哌地尔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24 、F0-∞分别为101.9 %±12.9 %和101.2 %±12.3 %。结论: 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理气活血中药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VEC 损伤模型, SD 大鼠30 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理气活血组, 每组各10 只。检测并比较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t-PA、PAI 活性、6-keto-PGF含量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 Tmax)等指标变化。结果 理气活血组与模型组比较, CEC 计数明显减少(P <0.01);t-PA 活性明显增强(P<0.01), PAI 活性降低(P <0.05), 活性型t-PA升高(P <0.01);6-keto-PGF含量升高(P<0.01);PAg Tmax下降(P <0.01)。结论 理气活血中药能增强VEC 的抗凝及促纤溶功能, 具有良好的VEC 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单剂量试验判定格列美脲片剂与参比胶囊剂的生物等效性。 方法 20 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 采用3 mg 单剂量(口服) 交叉试验设计, 以高效液相法测定血药浓度, 以3p97 药代动力学程序求算, 等效性分析用双单侧t 检验。 结果 格列美脲片剂和参比胶囊剂的AUC(0-t) 分别为(1.23 ±0.19) 和(1.31 ±0.22) mg·h·L-1, AUC(0-inf)分别为(1.32 ±0.20) 和(1.45 ±0.24) mg·h·L-1,Cmax分别为(0.30 ±0.05) 和(0.30 ±0.06) mg·L-1,Tpeak分别为(2.43 ±0.29) 和(2.55 ±0.46) h, T1/2Ke分别为(6.9 ±2.5) 和(9.3 ±7.9) h。FAUC(0-t) =96.4 ±21.1, FAUC(0-inf) =93.7 ±20.7。 结论 格列美脲片剂和参比胶囊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9-硝基喜树碱在犬体内药动学规律。方法: 犬静注或灌服3个剂量9-硝基喜树碱,血浆9-硝基喜树碱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质谱联用法检测,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分析AUC、Cmax及ke与剂量的线性关系。结果: 犬静注0.5、1、2mg·kg-19-硝基喜树碱,t1/2分别为2.2±2.2、1.8±1.7和0.8±0.6h;AUC0-t分别为105±71、272±81和396±93ng·h·ml-1;犬灌胃1、2、4mg·kg-19-硝基喜树碱,Cmax分别为9.3±8.2、42.2±35.7和63.6±5.9ng·ml-1,Tmax分别为0.3±0.1、0.2±0.1、0.4±0.1h,t1/2分别为1.9±1.3、1.0±0.6和2.8±1.5h,AUC0-t分别为8.9±7.2、16.3±12.3和59.5±25.5ng·h·ml-1;各剂量组t1/2及ke与剂量无关(P>0.05);口服生物利用度<6%。结论: 静脉及灌胃给药后,9-硝基喜树碱在犬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在本实验所用的剂量范围内为线性动力学过程。9-硝基喜树碱灌胃给药后吸收迅速,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左旋氧氟沙星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2 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200mg盐酸左旋氧氟沙星胶囊和左旋氧氟沙星片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旋氧氟沙星血药浓度,用一级吸收的二室模型拟合血浓-时间数据,用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 检验进行制剂的等效性分析。结果 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3.18±0.57)mg·L-1,tmax=(0.83±0.33)h,AUC0~24=(20.0±2.9)mg·h·L-1,t1/2(β)=(7.8±2.0)h;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2.96±0.43)mg·L-1,tmax=(0.96±0.33)h,AUC0~24=(21.5±1.9)mg·h·L-1,t1/2(β)=(6.82±0.84)h,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0±11.8)%。结论 盐酸左旋氧氟沙星胶囊和左旋氧氟沙星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中国妇女单剂及连续口服复方左旋炔诺孕酮长效避孕片后体内左旋炔诺酮(LNG)的药代动力学变化,为长期应用该长效避孕片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9例健康育龄妇女于月经第5天口服复方左旋炔诺孕酮长效片(左旋炔诺孕酮6mg+炔雌醚3mg),每月1片,连续服用1年。于第1和第12次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LNG浓度,并采用自身对照比较单剂和长期给药后LNG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 首次单剂给药后LNG药-时曲线呈二室开放模型,分布半衰期(αT1/2)为2.86±1.60小时,消除半衰期(βT1/2)为1.52±0.35天。血清LNG于2.56±1.13小时达峰浓度;血药峰值水平(Cmax)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平均为141.36±70.20nmol/L。服用第12片后LNG平均Cmax为314.83±128.55nmol/L,显示连续给药后血LNG峰浓度显著升高。第1和第12次用药后AUC0~∞分别为182.42±135.85nmol/L·d-1和601.60±320.99nmol/L·d-1,两者亦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第12次服药后Tmax为2.11±0.78小时,与单次给药相比无显著变化。第12次服药后LNG平均βT1/2为1.67±0.48天,与单剂给药相比亦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多次给药后药物的代谢速率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且21天体内LNG血浓度已降至0.058±0.069nmol/L(<100pg/ml)。结论 长期应用该复方口服避孕片并不引起受试者体内LNG的明显蓄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氧氟沙星缓释片单次、多次给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氧氟沙星片比较其缓释特征与生物等效性。方法: 单次给药20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双周期交叉对照,单次口服药物 400 mg;多次给药18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双周期交叉对照,多次口服药物(参比制剂 400 mg/2次/d×5 d,受试制剂 400 mg/次/d×5 d)。通过反相HPLC法测定血浆氧氟沙星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次给药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Cmax分别为(5382±1558)、(3419±1034)μg/L;Tmax分别为(1.7±0.6)、(4.2±1.8) h;t1/2分别为(8.2±1.0)、(7.6±1.8) h;MRT分别为(8.6±0.9)、(10.3±1.4) h;AUC0-t分别为(33764±5297)、(31280±4412) μg·L-1·h;AUC0→∞分别为(34643±5356)、(32642±4257)μg·L-1·h;Frel为(97.9±12.4)%。方差分析显示,Cmax、Tmax、MRT各参数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AUC0-t、AUC0→∞各参数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效性检验显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90%可信限AUC0-t为 89.0%~97.0%;AUC0→∞为 91.4%~97.8%。多次给药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Cmax分别为(3732±1502)、(3564±982) μg/L;Cmin分别为(750±193)、(438±89) μg/L;Tmax分别为(1.5±0.5)、(3.7±1.7) h;AUCSS分别为(32689±4786)、(33591±7929) μg·L-1·h;Cav分别为(1362±199)、(1405±337) μg/L;DF分别为(216.1±76.5)、(221.5±33.9)%;Frel为(102.9±22.5)%。方差分析显示,Cmax、Cav、AUCSS、DF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效性检验显示,90%可信限Cmax为 80.8% ~114.6%;AUCSS为 89.3%~111.9%;Cav为 89.5%~112.4%;DF为 93.7%~122.4%。结论: 受试制剂氧氟沙星缓释片相对于参比制剂氧氟沙星片,单次给药具有缓释动力学特征及吸收程度生物等效,多次给药达稳态时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克拉霉素分散片与克拉霉素片(利迈先)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交叉单剂口服给药法, 以藤黄八叠球菌为指示菌, 采用微生物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克拉霉素分散片和利迈先经时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 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及双单侧t 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分析。结果 克拉霉素分散片和利迈先药物动力学参数Ka 为0.7843 和0.5893 h-1, t1/2 (α)为1.7324 和2.3140 h, t1/2(β)为4.1449 和3.8635 h, Cmax 为2.2308 和1.8742 μg ·ml-1, AUC为17.741 和16.2751 μg ·h ·ml-1 。克拉霉素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21 %。结论 两种制剂AUC值剂型间、阶段间和个体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7.
李庆忠  顾世芬  吴际  陈汇 《金属学报》2004,9(8):897-900
目的: 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伊托必利颗粒的血药浓度并对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20 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00 mg 盐酸伊托必利颗粒剂(受试药)和盐酸伊托必利片(参比药)后,血浆中伊托必利浓度变化情况,用3P97 程序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 测得受试药和参比药Cmax 分别为594.8 ±152.3 和628.6 ±261.4 μg·L-1,Tmax 分别为0.766 ±0.213 和0.900 ±0.392 h,T12ke 分别为3.21 ±0.86 和3.49 ±0.77 h,AUC0-15 分别为2266.0 ± 1340.9 和2339.4 ±1831.7 μg·L-1·h-1,AUC0-∞分别为2472.1 ±1800.3和2496.9 ±1952.3 μg·L-1 ·h-1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颗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9 % ±27.3 %;选择Cmax 、AUC0-15 和AUC0-∞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单侧t 检验,结果表明受试药与参比药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汪涛  王建新  韩丽妹 《金属学报》2008,13(12):1411-1415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B 、银杏内酯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LC-MS 测定血浆中银杏内酯B 的血药浓度, 采用3p87 药动学处理软件, 计算药动学参数, Cmax 、tmax 采用实测值。结果 银杏内酯B 单体、银杏内酯提取物大鼠口服后的t1/2α分别为(0.18 ±0.09) 、(0.17 ±0.07) h;t1/2β;分别为(2.3 ±2.0) 、(2.3 ±1.5) h;AUC0-12 h分别为(2701 ± 655) 、(2889 ± 836)μg°L-1°h;AUC0-∞ 分别为(2778 ± 680) 、(2966 ±854)μg°L-1 °h, 银杏内酯提取物中银杏内酯B 的生物利用度是单体的1.07 倍。结论 银杏内酯B单体、银杏内酯提取物大鼠口服后的药动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银杏内酯提取物中共存成分对银杏内酯B 的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国产双氯芬酸钠缓释栓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20 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给予100 mg 双氯芬酸钠缓释栓,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双氯芬酸钠的浓度。用3p87 程序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 为1.1 ±0.3 mg·L-1;Tmax 为1.7 ±0.7 h;T1/2(ke) 为2.4 ±0.6 h;CL 为27 ±6 L·h-1;Vd 为74 ±25 L;AUC0-∞为4.0 ±1.2 mg·h-1·L-1结论:双氯芬酸钠缓释栓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单室模型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健康受试者的双交又试验比较萘普生缓释胶囊与普通片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10位健康受试者一次服用这两种制剂500mg,在稳态试验中8位受试者接受两种制剂5天,缓释胶囊500mg每天一次,普通片每天两次,每次250mg。血药浓度用HPLC方法测定。结果 一次服药试验证明该缓释胶囊血药浓度上升缓慢,浓度变化平稳,Cmax为85.9μg/ml,Tpeak为6.0h,而普通片的Cmax为140.4μg/ml,Tpeak为3.2h,两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相当,缓释胶囊与普通片生物等效。通过8位健康受试者交叉连续服用萘普生缓释胶囊与普通片的稳态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到第3天给药后已达到稳态,由第5天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测定数据计算其主要的稳态药代动力学参数,缓释胶囊的峰浓度(Cmax)、峰谷比和波动度(DF)明显低于普通片,这些参数分别为73.1pg/ml、1.48和37.7%;而普通片的上述参数分别为100.8 ug/ml、2.51和78.2%。结论 奈普生缓释胶囊具有缓释作用,能较好维持血药治疗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